孝敬皇帝李弘吧
关注: 1 贴子: 35

历史人物李弘

  • 目录:
  • 历史人物
  • 0
    连镛子这样喜欢吹皇帝鸽鸽文韬武略的都不喜欢李二,李二征高昌这事就是没必要,当时的就批评“不占突厥吐谷浑的地,占高昌的干嘛”,现在李二吹爱拿玄奘回程就没高昌了吹牛。
  • 0
    李显带着百官去参拜武则天,大家要去跪武则天了都很开心。只有姚崇哭了,然后被张柬之训斥。张柬之早滑跪了。然后姚崇岁月史书了一番武则天“旧主”,好同情武则天啊,被打发走了。姚崇挺恨女的,虽然他穷到只能住寺庙还要当吐蕃奸细,不知道是什么精神吧。郭开起码还收钱。武则天的对手都是宣传大师,实绩是没有的。为什么岁月史书成姚宋是武则天留下的人才呢?因为经过几轮清洗,只有这种贵物留下了。勉强也算吧。其实是武周留下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0
    武惠妃哀册文里都没提过李隆基,只说是天后之从孙。跟他不熟,娃都养在宁王家。 维开元二十五年岁次丁丑十二月庚子朔七日丙午,惠妃武氏薨於兴庆宫之前院,移殡春宫丽正殿之西阶。粤翌日,乃命有司持节册谥曰贞顺皇后,以旌德饰终也。洎明年春二月己亥朔二十二日庚申,将迁座於敬陵,礼也。启攒涂於春禁,候重门於初旭,转灵卫於金根,缅哀怀於上国。亦既有命,铭於贞王。其词曰:《风》之始者,(阙二字)备内。职选才淑,政兼翊
  • 0
    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人人都知道。其实韦后是他第二任妻子,第一任是姑奶奶常乐公主的女儿赵氏,也就是表姑。 …… 赵氏的母亲常乐公主是唐高祖李渊最小的女儿,年纪应该和侄儿李治差不多。 赵氏的父亲赵瑰为左千牛将军。在李显还是英王时,赵氏成为王妃,但没有生育子女。这样一来,常乐公主既是李治的姑姑,也是李治的亲家母。赵氏既是李显的表姑,也是李显的结发妻。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初七,武曌以英王妃赵氏不恭为由,将
  • 0
    武则天的外公杨达:居然也是工部尚书,营东都副监。 武士彠也是工部尚书,从卖木材的奋斗成了买木材的。(虽然原始资料看不出他是卖木材的吧) 土木魂,土木魂
  • 0
    昨天刚写了乾陵,今天也写一下弘弘的恭陵。 去恭陵已经有三年了。当时刚刚考完试,难得有时间,就背着父母一个人跑去了洛阳。这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主要目的就是想去看看弘弘,连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白马寺都只是顺便看看。 恭陵很偏僻,找了好久才找到一个好心的出租车师傅送我去。彼时正是盛夏,到达时还是中午,天气很热,陵园内很空旷,很适合访古。 去了才知道,陵园面积很大,神道不经打理更显得漫长崎岖。路旁的石狮、天马
  • 0
    个人:武则天(女帝)>吕后(掌权)>>卫子夫(起兵反皇帝)>窦漪房(不了解)>甄嬛(处在清,无实权)
  • 0
    吕后连吕家都保不住,也是被吹嘘上了。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0
    李弘(652年-675年5月25日),唐高宗李治第五子,一代女皇武则天长子,唐朝第一位死后追封皇帝的太子。 永徽四年(653年),两岁的李弘被封为代王。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皇太子。李弘自幼孝顺仁德,为太子后体恤民情。龙朔元年(661年),命许敬宗、许圉师、上官仪等人从古今文集中摘选佳句,按类编录五百卷,名《瑶山玉彩》。咸亨二年(671年),高宗巡幸洛阳,李弘留守京师监国,因身体多病,庶政多决于辅佐的戴至德、张文瓘、萧德
  • 0
    《武则天秘史》袁家宝演的太子李弘有血有肉 每个表情动作演的非常到位 有一个镜头一转身看背影都能看出它的复杂的心理 袁家宝把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 帅气 武打动作英俊潇洒 袁家宝实力派演员演得太给力了
  • 1
    很难以理解李三粉的阅读能力这段史料是怎么看出李显虐待武则天?还意淫出武则天不洗脸不洗澡的?🍉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二》:太后善自粉饰,虽子孙在侧,不觉衰老。及在上阳宫不复栉頮,形容嬴悴。上入见,大惊。太后泣曰:“我自房陵迎汝来,固以天下授汝矣,而五贼贪功,惊我至此。”上悲泣不自胜,伏地拜谢死罪。由是三思等得入其谋。
  • 7
    恭陵(孝敬皇帝陵),位于中国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东北2.5公里的滹沱岭上,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李弘的陵墓。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武则天从宸妃进升为皇后,次年李弘被立为太子,曾 一度监国,原太子李忠被改封为梁王。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四月,太子弘从幸合壁宫,薨,时年二十四岁,同年八月葬于恭陵。唐高宗将其追谥“孝敬皇帝”,开创了太子死后追谥为皇帝的先例,以皇帝的规格安葬,并亲撰《孝敬皇帝睿德纪》立于
  • 1
    上元二年,李治的太子李弘因病去世,年仅二十四岁,李治和武后十分悲痛。在李弘病重之时,李治向其许诺等他病好就逊位于他,但李弘没有等到病好的那天。[lbk]lbk[rbk]种草R[lbk]rbk[rbk]生前的承诺在死后完成。李治追封李弘为皇帝,谥号“孝敬”,以天子礼仪葬于洛阳,其陵墓被称为“唐恭陵”,百官服丧三十六日。李治亲自书写《孝敬皇帝睿德纪》碑,树立于陵墓旁。李弘也是历史上唯一被父亲追封为皇帝的皇子。[lbk]lbk[rbk]种草R[lbk]rbk[rbk]唐恭陵
  • 0
    恭陵是一个坐北朝南的大冢,高约22米,呈覆斗形。冢的南面有长长的神道,神道两侧有石翁仲(石人)、石兽、望柱(华表)等,矗立在成片的杂草中。在这些精美的石刻艺术作品中,最吸引我的还是那通高约6米的石碑——唐高宗李治所撰的《孝敬皇帝睿德记》就刻在上面,可惜年深日久,石碑风化严重,表面斑驳似枯树皮,已看不出上面的字迹,它成了一通“无字碑”。 不过,看不出字迹也无妨,猜想一下大致内容,应该还是说太子李弘如何病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0
    大唐仁孝典范:恭敬皇帝李弘的短暂一生与不朽遗风 在盛唐的辉煌史诗中,有一位早逝的皇子,虽未及登基,却被父亲唐高宗李治追封为皇帝,谥号“孝敬”。他,就是武则天的长子——李弘。 天潢贵胄,仁德早显。李弘(652年-675年),字宣慈
  • 0
    李弘去世后被追谡为皇帝。关于他的史料主要来源于唐代及后世的官修史书、墓志铭和其他文献。以下是一些核心史料和现代研究参考: -- --- ### **1. 正史记载** - **《旧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三十六·高宗中宗诸子** 记载李弘的生平、为太子时的政绩及去世情况,提到他因体弱多病早逝,高宗悲痛追谡为“孝敬皇帝”。 **原文摘录**: > “弘仁孝英果,深为高宗所钟爱…自摄政以来,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焉。咸亨二年,高宗幸东都,留弘监国…上
  • 0
    哀皇后,裴氏,生卒年不详,名不详,河东薛氏女,父为右卫将军裴居道,李治与武则天长子李弘之太子妃。 undefined 最初,高宗和武后为李弘选定的太子妃是司卫少卿杨少俭的女儿杨氏。但杨氏在成婚前被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玷污,于是这件婚事就此作罢。 undefined 咸亨四年(673年)二月壬午,裴居道的女儿裴氏被选为太子妃。裴氏甚有妇德,得到唐高宗称赞:“东宫内政,吾无忧矣”。(颇有点类似唐太宗称赞李治和第一任皇后王氏“佳儿佳妇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孝敬皇帝李弘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