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观世音吧
关注: 27,344 贴子: 139,304

有佛住世以佛为师,现前无佛以戒为师

  • 目录:
  • 佛教
  • 0
    人间有很多人虽然年轻,但是心力衰退,觉得老了;有的老人虽然年寿已高,但心力旺盛,精神饱满,老当益壮。其实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一种心态,心态好的人,一辈子顺顺利利;心态不好的人,很难永葆青春。🌺~很多人说“我很穷啊”,真正的贫穷来自于贪啊!这个“贪”字和“贫”字不就差这么一个点吗?这一点就是你这个心。如果你不贪,你永远觉得很满足,什么都很富有;就是因为贪了,你才会觉得自己很贫困。真正的富有来自于知足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396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
  • 3847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0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师父再三讲说,出家不收供养,那么为什么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讲要广修供养呢? 善知识,所谓广修供养,是指供养诸如来,与如来坐下持戒之修道弟子。供养物中有七宝与道场常住,僧人衣物、粮食及生活必需品,及财物。 如何广修供养,若有如来住世,则应全身心供养,请佛久住,若现前无佛,当以戒相供养。若寺院中行,多于佛像做捐建。 善知识,切勿乱施乱供。乱供害人害己,若僧人切记:十方一粒米,大如须
  • 625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运鹏和 4-30
  • 58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0
    人的毛病是喜欢看别人的过失,这是让自己烦恼的根源。越看别人做错事情,心中越烦恼越难过,时间长了就会恨自己、伤害自己。不能计较别人的过失🌺~多说好的,心就会越来越好;天天看到别人的缺点,心一定会有缺点,让自己的心越来越纯洁,就会拥有更好的心态。🌺
  • 0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 佛门同参道友,缘分难得,因各个因地因果知见、入师门道见不同故,易由戒律不清净引发争执,演绎争斗,最后成恨,己之不明、报成堕落,毁坏佛种,入罪苦坑。 夕百丈和尚坐下,一执事比丘,因饭食僧行食之不如法,呵之,食僧则因执事比丘之呵不如法故,陡生嗔恨烦恼而去!百丈知之令百僧赴周边山谷寻去者七日方得。得时,去者于蟒窟内,身敷蟒卵之上,只剩最后一丝气息!百丈令弟子速救之归! 去者醒后,见
  • 920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唵嘛呢叭咪吽
    没名789 4-29
  • 0
    要学会退让,退就是生活的一种转换,如果夫妻两个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家就不成为家,学会退让之后就会得到解脱,拒绝退让就是拒绝希望。🌺 ~忍天下难忍之事,成常人难成之事,不败人生,忍者无敌。🌺
  • 0
    广大声闻:我谛深不需要你们去尊重、更不需要你们去理解!你们不知道师父从苦中醒悟那一刻心是个什么样!人获得了佛法,正譬如:一只小鸟获得了人中皇帝一样的福报与人的智慧!他最想做的不是如何让自己的同类高呼万岁、高呼伟大、高呼圣贤!更不是如何去在同类中有名望、亦不是要让兄弟姊妹拿着自己捕捉的虫子来供养!它会可怜它的同类,给它们留下如何出离悲惨鸟运的智慧! 广大声闻,我要以最简单的方式,令依然在罪苦世界中摸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0
    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视频有些长,快俩小时了https://mp.weixin.qq.com/s/ygsEX_vx9iazV9EAyj5vCQ
    希望着 4-26
  • 0
    佛陀曾经讲过,追求是一种精神,勇于舍去是一种境界。我们要放下心中的执著,懂得怎样爱护自己的心胸,让自己的舍去比追求显得更伟大。这个世界上能舍之人的心胸是最坦荡、最伟大的。当你舍去了不好的习惯,你会无比快乐;当你舍去你的爱,布施给世界上所有的众生,你将得到精神的超越,得到心灵真正的解脱。🌺~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有时候放不下这个架子,要面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缘。有时候想开一点,有什么了不起的,
  • 2
    善知识,譬如有狐黄猬蛇、狼虫虎豹饥肠辘辘,假种种法、种种说、种种像,待捕猎物,若众生听信其演,则命即休矣! 善知识,佛末法时,挲婆世界亦复如是。种种心、种种像、种种表、种种教、种种门等,若不以佛戒为依,又无深切事实为表,更无证明限之却称救度众生、帮助众生,皆如狐黄猬蛇、狼虫虎豹求食之戏。是等若说佛法,乃妖魔鬼怪所加之邪师之假。 善知识,若有人、有寺院明码标价收受礼金为人做诸佛事,当知是等皆为罪孽之为
    ZM林 4-27
  • 0
    人心会在贪欲中转变,一个很好的人,因为贪钱、贪名、贪利,心会慢慢变化,贪念就一滴一滴地汇入贪得无厌,等到恍然大悟的时候,人性的改变已经完成,种下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后悔就来不及了,这就是造因得果。🌺~想得通就是开悟;“什么是解脱”,想明白、看得穿、无所谓、不贪不求、知足常乐的人就能解脱。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1
    经藏乃每尊佛住世所留,然传承有别。不同界有不同名、不同意、不同文之传承。而每一界,又有不同道、不同人之不同解智恰故意不同之传承等。(此句注解:不同的人因为缘分不同,理解也不一样,理解不一样,他所对应的应对智慧也不一样) 经藏传承,又因不同时,不同境实有大别。如佛之大乘宝华经仅在震旦就有五种流通本之多,而寺院传播则多以鸠摩罗什菩萨译者为范。而阿含经,不同范本更多,最常用者就有二十余种。是故,佛说凡有言
  • 0
    我们做人处世,退一步为上,为人知足者为本,待人宽一分是福气,利人是利己的根基。一个人要为别人好,自己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善良。我们做人、为人处世,以“遇事都要退一步”的态度,才是智慧的人。因为退一步就等于为自己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很多人吵架,都不知道退让,很多人在单位里、在公司里、在和别人的竞争当中,经常一步都不退,最后会落得自己被人家整惨的地步。190906法国・巴黎
    朝阳59 4-26
  • 0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才华横溢,智慧过人,可当人们赞赏他学识渊博的时候,他永远是谦虚地说:“我唯一知道的,是我自己的无知。”所以一个伟大的人要学会谦虚。190906法国・巴黎
    朝阳59 4-26
  • 0
    善良的人路越走越宽,自私的人道越来越窄。190906法国・巴黎
    朝阳59 4-26
  • 1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今者有弟子因某比丘说是当者故,师父为汝等讲说! 善知识,譬如:人生由幼变老、由贫变富、由小变大、由常变病、由病变康,等等等等人之不自主之变,汝之观人性变否,而汝之观性亦未有变,善者当知,人性无有变与不变!即使人类灭绝,人性不会有变!因若非人性其必非人! 又譬如:人类社会种种发明之变,乃至电脑造人,等等玩物,人之难比,数字计算胜人之学,医学治病,大变世界,如是等等!是等虽变,设
    ZM林 4-26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0
    人的生命虽然可贵,但是肉体会死亡,而精神就是一种气场,正能量的人活得长,负能量的人活得短,为什么?因为负能量是把世界所有一切往不好的想,而正能量把一切看到它的将来和前途。🌺~这就是佛法中常说的无欲自然心如水,无欲之人一定知足,知足之人定当快乐,在现代社会中要守法,在家中要守规矩,在学佛中要守戒律,在国家中要守法律,就会得到无比的快乐和法喜,这就是人生的道理。🌺
  • 1
    各位善知识、各位声闻大德,有佛住世以佛为师,现前无佛以戒为师,是故各位当知,若无如来为师应世,当求戒为道。 何为传戒,戒律条则为相,解戒饲用、当机授予称传戒。若以戒条为得称为妄戒,是等为断佛传承相。是故,佛法传承称传戒。 各位大德,入佛法中为求道求救求用,若无所获得于己之所求,或断佛种。是故,入得门来,当求传承。 各位大德,如是称为佛灭后或不遇佛之明师之修行。2014,9,15
  • 1
    智安问:金刚经中,佛说若人以音声求我,此人行邪道,是什么意思? 师父开示:智安,若人不持佛之禁戒,皈依佛法僧三宝,如说修行,因罪孽深重故,求佛哀佑,是称以音声求佛。而皈依三宝持佛禁戒,如说修行之大德,已经脱离罪苦之道无需音声求佛,是故,佛说若以音声求我,此人行邪道。譬如:南无是救我的意思,而念南无佛,则是佛救我之意,如若不持佛制戒律而念,即是行邪道。是故,善知识,求佛哀佑当持禁戒,否则,为邪道之为。
  • 0
    人间都是虚幻的,都是梦幻世界,我们到人间来只是一个过路客,什么事情不要看得太重。🌺~我们只要心灵很自然的时候,就会涌现一个让人觉得美的世界。当你用一种慈悲心去看别人的时候,你会变得非常的美。不计较个人得失、心中放得开的人,无所谓,才是真正的德和真正的美。一个人要学会关心别人,才会拥有人缘,才会广结善缘。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0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 世界之存,乃妄生妄灭过程。妄生妄灭乃妄心之表,于是,圆满无分妄因成风,成就十方世界无量造相,和合分离为其相别,以是造就十方世界。诸世界界内分别攀缘成世界诸体造相,相别离合,成就世界万物,每一世界,皆以大小诸体成含造就体相,无量妄识以自己所造体相为用,成就无量众生世界,每每世界众生皆因福报恶报等等而有差别,所谓相差别、识差别,种种差别,每一世界之每一众生,皆有类差别、种差别
  • 1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 诸佛菩萨愿力,乃道行境界实相,是故应当学。 何为愿力?善知识,所谓愿者,凡夫之愿,乃众生因因缘所致,由理或贪求而之目标希寄所成体相;所谓诸佛之愿,乃境界显前,布施慈悲之体相,譬如:有人发现自家池塘水族众多,便用心规划如何让是等众得到关怀。佛之愿力乃道中证得十方众生皆其圆满自性所生,众生因贪着种种故,妄做诸业受大罪苦,是故慈悲心起,生诸大救众之规划,称之发愿,因其规划依种中道
  • 0
    为不解如来真实意者说:一契!谛深大师开示:所谓一契法,如来住世时常说之,因亦常为邪魔外道用、能以愚众、迷众,乃之,末法时期此法炽盛,是故当说,善听、善思念之。 一契遍世间,大说有数等, 种种世间相,种种佛说相, 种种邪魔道,皆为一契表。 是故一契法,若为未悟说, 若为业中用,即堕波旬道。 吾今当说之,为救遭魔者, 有福者善思。因果为一契, 无因无有果,无果亦无因, 佛眼为观之,即离此险途, 魔眼为观之,即入此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0
    我们做人要舍去面子,不务虚名;放下架子,保住你的位子。看清自己,你才能自由翱翔;看淡荣誉,你才能走向胜利。面对利益,大智若愚,如果你只顾自己的利益,反而你会失去更多的利益。🌺 ~吃苦就是在转业,就是在转你的心,不要怕吃苦,到人间吃苦就是在消过去生中的业力,转心消业,才会把生活中的一切苦化为乐,苦实际上就是快乐的因,所以我们在人间要以苦为乐、提升境界。🌺
  • 1
    未彻悟者若自无戒园或更有破戒乃至破一戒者 却与众教授,此称破佛律仪做,若破佛律仪做者,为阿鼻重罪,受是等戒者为因缘重罪。 善知识,佛法末世不持戒众持有戒碟,皆魔所使。吾之弟子皆持戒正证,所谓戒正乃一戒不失之传。 善知识,若寺院住持不持禁戒,不称寺院。不持禁戒却香火旺盛之住持,皆邪魔外道缘分之报,佛门不如是做。 善知识,当如是知如是解佛法传承。2014年8月31日于北京行寮
  • 0
    是非是人想出来的,是非是造出来的,你不去做是非,何谈是是非呢?所以,不贪、不瞋、不愚痴,我不去贪别人的,我不去瞋恨别人的,我哪来的愚痴啊?你贪人家的了,接下来你做出的事可能就很傻了,对不对?🌺 ~我们在人间就是这样,表面上看了吃亏,其实得到别人的尊敬。吃人间的亏,消人间的灾;享人间的福,消人间的福。所以要学会吃亏——消灾啊!🌺
  • 1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所谓入法修行是指:与成佛之法合为入法,若不与成佛之法合则称未入法。不能入法修行,于佛所说事必不能得证,若以不入法之法为佛法依,称盲修瞎练。若盲修瞎练炽盛世间,则佛之末法至。佛之末法至,诸邪魔外道趁虚而入破坏佛法,令佛法灭度。 善知识,譬如:有人称入净土法门,却不入寺院称往生极乐,恰如有人于鲨鱼海中,慑鲨鱼恶,求岸上人救,岸上主人派船长率众水手入于海中令罪众登船,然,因海中之众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0
    日行一善的100 种日行一善的一百种方式,努力地培养自己,如果你相信世界上好人多的时候。我们没有钱,没有势,但我们一样可以主张“日行一善”。其实慈善就在身边,就在眼前,就在一转念间,就在举手投足中,现在就开始,一定要相信,你能!慈善事业不应该是富人良心发现时无计划的施舍和恩赐,而应该是每个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他人的同情与关爱。不富裕并不说明就没有帮助别人的能力,正如中国俗话所说的那样:千里送鹅毛,礼轻
    foggyq 4-21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