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太长太臭了,没看。
其实没必要搞的那么复杂,当时的情况换谁来指挥应该都是必输的。先不论分兵的问题就算集合一处大概率还是打不过可能是导致对方死伤多一些但是不能到哪里去的。
最近刚好玩骑砍的游戏,然后顺便去查查甲胄资料然后就看到记载,当时的后金的甲胄率高达一半以上。最差都有披皮甲。6万人都3万甲士。明军披甲率低到令人发指,和农民军的区别就是有训练有火器。最高的杜松部甲士估计都不到4000人里面还一大堆是棉甲兵。然后我又去看了棉甲,发现互联网上很多把棉甲和布面甲搞混了,棉甲根本没有内置甲片。然后又看到国外的复原,明代的棉甲就是多层棉花去压实四十斤的军用弓直接给你射穿了,一个火门铳就可以远距离打穿了。欺负流寇这种没有专用军事装备的士兵没事,打一个有制式装备的军队。你不死谁死。

。明末的最大的失败是政治腐败,权力混乱导致披甲率非常低,棉甲这种没有内衬铁甲片的近乎没有防御力的装备都当作甲胄定义。但凡披甲率高一些,就算战略战术的失败可以对后金的战局影响都得差很多。可能导致整个王朝走势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