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吧 关注:3,763贴子:103,483
  • 3回复贴,共1

有关推演集权与个性的共存方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关推演集权与个性的共存方式。集权算是老传统了,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与西方不同。但市场经济,又直接需要个体(包括小集体)的某些方向的适量的发展空间,这就粗略来看有矛盾。(这里只是随便说说,不涉及专业的论述)

这个矛盾是什么、理论上需要怎么处理?这里不是重点,大概是,长期来说,需要保障各方基本权益才可持续,符合经济规律、避免权能错配、合适的人监管,大概这样吧。

这里主要讨论的,是一个过程,有点接近辩证的过程。市场经济需要各行业人才,长期来看需要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特别是ai逐渐发展这情况),需要有一定创造力,至少对人才来说是这样。

集体对个体的意义,可以鼓励高尚道德,集体是为人民、顾大局、为个体。次一点是人生追求,人才有舞台与机会、配套生活。再次一点也需要共同利益、基础尊重,一个是获利类——能获得蛋糕,第二个是安全类——能获得保护。

也许有人认为,绝对的服从才是安全的管理——管理者才不会被削弱。其实,如果不是垄断,这就非常不现实,即使是垄断,管理者本身的其它专业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认为这样,真的很难各取所长。

当然对于非管理者,无筛选地参与管理本身(而不只是提供信息与监督),这个历史也证明过是不合适的(最好是有水平的管理,最好是非试错的方式认可水平)。

在当代,希望绝对服从,实际上是拒绝变化的可能性与逃避不确定性,也是不求集体成长的表现。——如果不限制人身自由,其实是办不到,而且只能在重复工作的员工中,对工作的影响才相对小。——如果工人基础权益难以保障,没得赚,就可能宁可回老家了。(当然也需要有法规避免恶性竞争,避免强行留存经济规律来看需要淘汰的产能)

这里的辩证关系是:如果是员工,特别是技术人才,在生产单位(企业)整体系统里不可或缺,那就需要给足够的尊重与发展空间。——因为即使是管理者,也依赖生产单位发展。看起来有时候让利了,实际上促进了系统的发展,长期来说还是获益的。

总的来说就是摆脱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是短期利益的叠加”的思维,需要普及一种长期发展个观念。这是理论上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10-10 14:20回复
    我看这个好像推荐给我了,就再补充一点点:一个是维系上下级关系的关键,“信任”,不管是做事的共同理想,现在想到了即使是不一定做事任人唯亲的原因,也是一种“信任”,信任不会乱来。

    ——也许制度上能限制不做突破底线的事情,但上下级用人上,也许只要是有人指挥人,都离不开信任。

    与DeepSeek讨论了共同追求的那种信任,还顺便讨论了信息差,信息也许是新一代的与资本接近的一种壁垒。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10-11 09:49
    回复
      2025-10-16 02:40: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既然一楼说到“老传统”,还是提一下《尚书》,理论上,如果有人管人的成分,就可以多少借鉴尚书的内容,后面的诸子百家多少也会受影响。

      与DeepSeek也讨论过一些: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10-11 09: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