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佛法不在哲学,但好像又成了佛法的桎梏。
唯心主义,我平常听到的,万法为心,心外无物。
我们寻常的理解,其实更接近于一种唯物主义对唯心的主义批判的话术。
认为有个全知全能的神在创造世界,或者人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本源。
但这两种观点,除了上帝创世纪,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以外,不可能有哲学家真的无聊到去认同并彻底研究这件事情,黑格尔不可能,王阳明不可能,乔达摩悉达多就更不可能。
讲佛法自然讲悉达多。佛陀认为的唯心,更明确的是指,我们所感受到,认知到的世界,是一种心造作的世界,是概念的世界,是思维的世界,但唯独不是真实的世界。
既然都知道空性不是指真的空,那万法唯心唯识也就不可能是真的唯心唯识,同样心外无物也不可能是真的无物。
色,受,想,行,识。我们因外界的刺激形成了我们的感受,又因感受触发心的活动并指导身的活动,最终这个认知的系统形成了我们的识。
所以我们最终认知到的世界是这个识的世界,而不是真实的世界。
理解这有啥用
?写长了你们肯定也不看
唯心主义,我平常听到的,万法为心,心外无物。
我们寻常的理解,其实更接近于一种唯物主义对唯心的主义批判的话术。
认为有个全知全能的神在创造世界,或者人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本源。
但这两种观点,除了上帝创世纪,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以外,不可能有哲学家真的无聊到去认同并彻底研究这件事情,黑格尔不可能,王阳明不可能,乔达摩悉达多就更不可能。
讲佛法自然讲悉达多。佛陀认为的唯心,更明确的是指,我们所感受到,认知到的世界,是一种心造作的世界,是概念的世界,是思维的世界,但唯独不是真实的世界。
既然都知道空性不是指真的空,那万法唯心唯识也就不可能是真的唯心唯识,同样心外无物也不可能是真的无物。
色,受,想,行,识。我们因外界的刺激形成了我们的感受,又因感受触发心的活动并指导身的活动,最终这个认知的系统形成了我们的识。
所以我们最终认知到的世界是这个识的世界,而不是真实的世界。
理解这有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