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唱(Vocals)
就是那个演出时总喜欢站在最前面摆酷的家伙。主唱在摇滚乐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人声毕竟是最富有表现力的。不同的嗓音适合于不同类型的音乐。流行金属需要一种性感和富有磁性的嗓音,死亡金属需要的是低沉压迫的嗓音,黑金属需要的是高亢凄惨的嗓音,前卫金属需要某种美声唱法......有一个好的主唱,一支乐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这个主唱同时善于做秀的话,那乐队很快将成为超级明星(最明显的例子就是GUNS 'N ROSES了)。
制作人(Producer)
每张唱片的封套都会在显眼的地方印上“Produced By ...”的字样,这个...就是这张专辑的制作人。他通常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家伙,他知道如何帮助乐队找到他们想要的音色,也知道如何引导乐队充分表达自己,他可以从听众或音乐家的角度给乐队提出适当的建议,他精确地控制着唱片公司的时间限制,他要确保乐队不会因为酗酒而耽误了录音,他甚至还会在适当的时候帮乐队写点riff什么的。当然,他如果是个过于油滑的人,也经常会把乐队引向更为时尚和流行的方向,这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在专辑的录制过程中,制作人和乐队是最亲密的伙伴,在两者的密切合作之下,乐队就能够录制出一张自己想象中的唱片;如果乐队不幸被派上一个糟糕的制作人,那只好等着挨骂了。
唱片公司(Record Company)
音乐界资本家的代名词。唱片公司出钱养活乐队,资助他们出唱片,唱片的销售所得大部分都归公司了,所以一般唱片公司都不会和没有市场的乐队签约。这样的乐队只好和小一些的公司签约,结果就是制作专辑的费用紧张,专辑制作粗糙,而且没有钱进行宣传,除非他们的音乐真的有特色,能有一定的销量,否则连糊口都困难。一些有识之士把风格类似的乐队集中到一起,组建自己的独立唱片公司,由于风格类似,专辑的制作过程中的成本可以大幅度削减,同时演出也更为声势浩大,容易造成影响,这样就形成了厂牌(Label)效应。著名的重金属厂牌就有Metal Blade(金属刀片,80年代初成立,多为激流金属),Nuclear Blast(核爆炸,德国公司,是目前极端金属界的老大),Century Media(世纪媒体,极端金属界的大牌)等等。
歌迷(Fans)
就是象你我这样光说不练的家伙,不过也是乐队的衣食父母嘛......除非你从来不买正版唱片。 销量(Sales) 虽然乐队都争相表示自己不走商业化道路,其实暗自里都希望自己的专辑能够畅销(sold-out),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金钱和更好的发展环境。一张专辑的销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反映这张专辑的水平,做的好的专辑一般销量会比较多一些,不过这也不绝对。对于比较极端和偏执的音乐来说,通常能接受的人不多,所以销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流行金属或Grunge这张的时尚音乐相比,更不如流行音乐,但是从纯粹艺术的角度考虑,其水准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对于地下和半地下的乐队来说,由于缺乏宣传资金,通常只是在局部地域内进行流传,这时候销量就更加不能说明问题了。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来比较一下,Michael Jackson的专辑Thriller一年内售出5000多万张,DEF LEPPARD的专辑Hysteria的销量大于1500万张,SLAYER的Reign In Blood不到500万张,而CARCASS的经典专辑Heartwork也就不到10万张。
金唱片(Gold)
销量超过50万张的唱片,由各地唱片工业协会颁发一张金制唱片(当然是镀金的)给乐队作为奖励,希望乐队能更继续死心塌地的为他们赚钱。
白金唱片(Platium)
销量超过100万张的唱片。超过200万的叫双白金唱片(Double-Platium),好几百万的就是多白金(Multi-Plat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