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舞茶吧 关注:46贴子:2,521
  • 6回复贴,共1

【转自高考吧】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式+技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tieba.baidu.com/f?kz=767292735


1楼2011-04-19 12:20回复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3楼2011-08-18 16:03
    回复
      2025-09-11 02:52: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
      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
      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
      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
      (1)生产力标准
      (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阶级的观点
      (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
      (5)不要以偏概全
      (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
      (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楼2011-08-18 16:06
      回复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呢?
        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
        例如“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一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约》”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结果;第二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7楼2011-08-18 16:07
        回复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
          事事不无原因。
          1、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
          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
          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8楼2011-08-18 16:07
          回复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呢?
            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种方法
            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如鸦片战争经过4点: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
            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点:廊坊、杨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
            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就可以按陈玉成、李秀成以及他们两人共同的行动来掌握。
            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就可以按照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人的活动来归纳。
            


            9楼2011-08-18 16:08
            回复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呢?
              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
              ①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胜利、中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②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国民大**等。
              ④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
              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10楼2011-08-18 16: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