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帖,灰灰:你还能否静下心来看一遍这篇文章?
歌声的随想
凄雨冷风中 多少繁华如梦
曾经万紫千红 随风吹落
蓦然回首中 欢爱宛如烟云
似水年华流走 不留影踪
我看见水中的花朵 强要留住一抹红
奈何辗转在风尘 不再有往日颜色
我看见泪光中的我 无力留住些什么
只在恍惚醉意中 还有些旧梦
这纷纷飞花已坠落 往日深情早已成空
这流水悠悠匆匆过 谁能将它片刻挽留
感怀飘零的花朵 尘世中无从寄托
任那雨打风吹也沉默 彷佛是我
一首凄美的《水中花》响起在耳畔,凄婉哀怨的乐曲令无数的听者为之肝肠欲断,泪洒青衫。歌者的心境如何,我们无从猜想。或许真的如歌词一般的凄然,又或许毫无感伤而只是平静的随口吟唱。但无论如何终究引发了听者的心灵的共鸣,不知不觉中凄美的歌声响成一片,为喧嚣忙碌的世界渲染了一种凄凉的色彩,也令那些因生活的奔波而麻木的人们感到了一份情感的复苏。此时此刻大地在现代的时空中驻足,倾听着这刹那的心灵的告白。
然而,这瞬间的驻足似乎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当歌声沉寂之后,人们收起了那片刻复苏的情感而继续为生活奔波,世界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与忙碌,大地也恢复了往昔的色彩。时间在忙碌与喧嚣中不经意的溜走,人生在广袤的宇宙的中周而复始,却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情感。
尘世的喧嚣淹没了心灵的告白,也因此人们开始变得机械而逐渐麻木。也许现代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如此的生活、这样的世界。然而人们的心灵却从未曾沉寂,毕竟当歌声响起的刹那,世界还有另一种色彩。只可惜这种色彩是凄凉的,人们在这凄凉之境中感到了无限的哀怨与惆怅,更多的则是一种对人世的无奈。无奈的人们吟唱着无奈的歌曲,却不知如何去斩断这份无奈,那么他们的灵魂又将何去何从?
当社会走到了现代、走到了工业的时代,机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工厂取代了作坊,一切都变得疯狂。正是在这种疯狂之中,金钱逐渐成为了人生的目标,而人性也逐渐在这种改变中消失。就当人们在追逐金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与无奈,这份空虚与无奈从何而来,到了此刻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人性的缺失。灵魂因为无奈而失去了方向,彷徨于广阔的大地之上,时而吟唱着凄婉的歌曲,随着微凉的晚风四处飘散,却始终找不到心灵的归宿。当这份无奈与空虚走到了一个终极的时刻,人们开始强烈期盼一种来自外界的对心灵的关怀,灵魂需要一盏烛光来照明道路与温暖凄凉的情怀。于是人们开始疯狂的找寻这份关怀。但当人们寻遍整个大地后,却失望的发现这份强烈渴求的关怀却根本是虚无缥缈的,是根本无从寻找的。当巨大的希望破灭后,人们感受到的是较之往昔更大的痛苦与更加强烈的无奈与空虚。在极端的无可奈何之后人们再次回到了现实中,继续着往日的生活,一切又归于平静。
人们再次沉默了,但是一份关怀却从沉默中升起,开始无声的去关怀那些沉寂的人们。然而当人们发现这份关怀已经到来的时刻却没有想象中的惊喜与激动,而是无情的抛弃了这份关怀。这不禁引起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当苦苦寻求甚至感到绝望的关怀到来时,为何却又被人们抛弃。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份关怀就是信仰。信仰在无声中去关怀人们,而人们却抛弃了信仰,这是一个悲哀的结局,而这个结局也预示着人生注定是悲剧的人生。先哲们看到了这一点,但是却没有放弃,他们仍旧抱着一丝希望,那就是让信仰重新关怀人们的同时让人们接受这份关怀,令人们的灵魂寻找到方向,心灵寻找到归宿。于是他们便不遗余力的开始了这份努力,禅学与神学也再次在沉寂的多时的信仰大地上站立起来,以济世救民的心态与无所畏惧的勇气去拯救天下苍生,去带给世界净土的神圣与天堂的美丽。
在此我们没必要去讲解禅学与神学,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关怀世间的人们。历史不断的改造着社会,人们也在不停的改造着世界,而信仰恰恰是在这种改造中失去了往日的颜色。人们把信仰当作了一种现实的存在而去努力的追求,追求到了最后却发现信仰其实根本就不在现实中存在,于是他们开始对信仰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以至于逐渐对信仰失去希望,最后终于将它无情的抛弃。这或许是人类最大的悲哀,人们去刻意的雕刻人类最美好的精神宝石,岂不知这颗宝石本来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般的纯美,而经过了刻意的加工以后却变得不伦不类,失掉了那份天然的美丽而变得一文不值,最终被人们当作一块无用的石头而丢弃在文明的废墟之中。我们不禁为人类的愚蠢与无知而感到悲哀,但是我们又不能指责人类什么,因为这本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因为还有历史的关照,还有社会的参与,更有文化的呼风唤雨。人们只是承受着这些磐石般的规律而无力的遵循着,到头来造就了人类最大的也是最可笑的悲哀。也许这种悲哀是必然的、是无从避免的,但是是否悲哀过后,人们还会有一丝希望?因为历史和社会也会对人们产生一种眷恋与依赖,毕竟是人类一手造就了历史与社会,创造了历史与社会的文化,虽然人们从主宰沦为附庸,但彼此之间毕竟已经产生了一种微妙的不可言说的密切关系,也因此他们彼此不会抛弃。有了这种关系,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的希望,这希望不在别处,恰恰在人们的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