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窦骁和董洁主演的《秋之白华》就要和观众见面了。据说,首映礼放在江苏常州,那里是秋白的故乡。
我想,我是不会去看首映的,尽管上海距常州也就一小时左右的车程。我只是不想赶热闹。但一定会去影院,而且必须赶在较早的时间。料想秋片在影院上档时间不会太长,如果去晚错过了就要后悔。
其实就是去看窦骁的。毕竟是老三后的第一个角色。不抱太大希望,也不奢望什么经典再现之类。就只是为了看看窦骁,看看窦骁离开张导和冬雨后和别的导演演员合作会不会擦出新的火花。
小成本电影兼献礼片的应景之作,看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迹象。制片方捉襟见肘,夫妻老婆店作坊工艺,《秋之白华》可谓先天不足。根据窦骁拍片期间的行踪粗粗推算,窦骁呆在《秋》片剧组的时间应该不会超过40天。好嘛,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平时除了马不停蹄四处走秀,在一部描写重要历史人物特殊时期生死爱情的献礼片中,只花40天不到的时间,去演绎一个文人加领袖再加一段错综复杂旷世之恋的挑大梁角色,指望窦骁的演技会超出大家的预期,我是不敢想的。
经典是需要漫长岁月细细打磨的,一蹴而就信手沾来难成旷世佳作。
加起来五、六十天的拍摄周期,霍导有时间在现场细细和演员磨戏吗?演员有时间细细体会角色内心,精益求精于合作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吗?制片方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起导演的全部心思只求影片尽善尽美吗?怕只怕窦骁的所有经验只是《山楂树之恋》的发蒙惯性,怕只怕窦骁还来不及进入秋白的内心,来不及完成与合作者之间熟稔互动,来不及摆脱因年龄差异带来的羞涩拘谨,电影拍摄已告结束。
所以,我必须先给自己打好预防针,免得到时因为满满的期望得不到落实心生沮丧。我会告诉自己,窦秋白只是窦骁漫长从影历程的一次全新出发和尝试。未来的路还很长,机会还很多,好运也不能很快用完。带着平常心,只把窦骁当做一个相熟的朋友,去影院只是为好朋友捧场打气,至于别的暂且丢开。
或许,窦秋白冷不丁带给我一份意外的惊喜也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