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 北方复乱
回顾历史,几乎每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战之后,都给天下格局带来了巨大的震荡。秦、新、袁绍势力,在巨鹿、昆阳、官渡战后,各自分崩离析。
这也不难理解。当一个政权以绝对优势兵力遭遇惨败的时候,从上至下,人们对这个政权的信心都会产生严重的动摇。
对前秦来说,这个问题格外可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当一个规模不大的民族占领一片极其广袤的土地时,就形成了极少数人统治大多数人的局面,民族问题将会一直困扰他们。曾有史学家说过:“哪怕前秦吃掉了东晋,也只会把民族问题从北方蔓延到南方。”并不是没有道理。
淝水之战惨败,也就直接导致了民族问题的全面爆发。
383年12月,一个不知名的少数民族丁零人首先作乱,就此推倒了多米诺骨牌。
当月,慕容垂以平叛为名,率两千人马脱离前秦控制,并于次年1月建立后燕国。
384年3月,慕容暐之弟慕容泓起兵呼应慕容垂,建立西燕国。
384年4月,领兵讨伐慕容泓失败的羌族降将姚苌畏罪反叛,建立后秦国。
385年6月,朝鲜高句丽王朝占领辽东地区,自此进入百余年的鼎盛时期。
那些被分散到各处的氐族核心力量,等于是送给敌人各个击破。前秦军一败再败,苻坚眼看着自己的国土上生出一个又一个小国,束手无策。
可怜这位两年前还在享受四海朝拜的大秦天王,如今只能在四面狼烟中迎接自己的结局。
385年5月,慕容泓之弟慕容冲,这个曾经做过苻坚娈童的西燕新主,领兵围攻秦都长安。这个容貌极美,心中却早已扭曲不堪的鲜卑人,将所有怒火都发泄到了关中百姓身上,史载,慕容冲“毒暴关中,人皆流散,道路断绝,千里无烟”。
苻坚眼看支持不住,遂派太子苻宏留守,自带家眷逃奔长安西北的五将山。长安城也在一月之后被慕容冲攻破,刚刚繁华起来的古都再度化为焦土。
385年7月,后秦王姚苌攻打五将山,俘获苻坚,索要玉玺而不得,遂将其缢死。苻坚波澜壮阔的一生就此终结,年48岁。
苻坚这样的人物身后,免不了是要说上两句的。遥想二十八年前,苻坚少年夺位,于一片大乱中兴起一个强大的前秦帝国,将北方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一举结束,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为什么,会落得如此凄凉的格局呢?
关于苻坚失败的原因,人们有过很多评论。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氐秦政权的少数民族特性。
古人说守江山难,最难的,其实是培养治下臣民的忠诚度。世界各个帝国的统治者都在研究这个事情,西方的宗教,中国的儒学,都被统治者用来控制臣民思想,且卓有成效。
如果苻坚是汉人,他可以把君臣纲常那一套搬出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哪怕是那些少数民族,也曾被汉王朝统治多年,多少也是吃这一套的。可问题是苻坚是少数民族出身,那套儒学武器不但不能为他所用,反而会成为他统治的巨大障碍。王猛对晋王朝那句“正朔相承”的评价,其实就是点出了儒家传统的巨大威力,可谓高瞻远瞩,意味深长。
任何一个帝王都是有缺陷的,而苻坚身上的缺陷,被他的少数民族身份严重放大,终于葬送了盛极一时的前秦帝国。
近一个世纪之后,北魏孝文帝正是悟透了这个关节,才大力推行汉化,准备借用汉文明的千年底蕴来达到让各民族忠于魏室的目的。但即便如此,北魏也没能比前秦取得更大的成就,只是国祚稍长罢了。
直到八百多年之后,凭借成吉思汗无与伦比的武功和忽必烈卓越的政治才能,才真正有一个少数民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完成了那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话说回来,那个时代的蒙古帝国,又岂止是征服了中国呢?它根本就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军事奇迹。
所以说,思想传统的力量,是相当可怕的。客观上说,苻坚在各方面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苻坚的失败,对北方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回顾历史,几乎每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战之后,都给天下格局带来了巨大的震荡。秦、新、袁绍势力,在巨鹿、昆阳、官渡战后,各自分崩离析。
这也不难理解。当一个政权以绝对优势兵力遭遇惨败的时候,从上至下,人们对这个政权的信心都会产生严重的动摇。
对前秦来说,这个问题格外可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当一个规模不大的民族占领一片极其广袤的土地时,就形成了极少数人统治大多数人的局面,民族问题将会一直困扰他们。曾有史学家说过:“哪怕前秦吃掉了东晋,也只会把民族问题从北方蔓延到南方。”并不是没有道理。
淝水之战惨败,也就直接导致了民族问题的全面爆发。
383年12月,一个不知名的少数民族丁零人首先作乱,就此推倒了多米诺骨牌。
当月,慕容垂以平叛为名,率两千人马脱离前秦控制,并于次年1月建立后燕国。
384年3月,慕容暐之弟慕容泓起兵呼应慕容垂,建立西燕国。
384年4月,领兵讨伐慕容泓失败的羌族降将姚苌畏罪反叛,建立后秦国。
385年6月,朝鲜高句丽王朝占领辽东地区,自此进入百余年的鼎盛时期。
那些被分散到各处的氐族核心力量,等于是送给敌人各个击破。前秦军一败再败,苻坚眼看着自己的国土上生出一个又一个小国,束手无策。
可怜这位两年前还在享受四海朝拜的大秦天王,如今只能在四面狼烟中迎接自己的结局。
385年5月,慕容泓之弟慕容冲,这个曾经做过苻坚娈童的西燕新主,领兵围攻秦都长安。这个容貌极美,心中却早已扭曲不堪的鲜卑人,将所有怒火都发泄到了关中百姓身上,史载,慕容冲“毒暴关中,人皆流散,道路断绝,千里无烟”。
苻坚眼看支持不住,遂派太子苻宏留守,自带家眷逃奔长安西北的五将山。长安城也在一月之后被慕容冲攻破,刚刚繁华起来的古都再度化为焦土。
385年7月,后秦王姚苌攻打五将山,俘获苻坚,索要玉玺而不得,遂将其缢死。苻坚波澜壮阔的一生就此终结,年48岁。
苻坚这样的人物身后,免不了是要说上两句的。遥想二十八年前,苻坚少年夺位,于一片大乱中兴起一个强大的前秦帝国,将北方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一举结束,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为什么,会落得如此凄凉的格局呢?
关于苻坚失败的原因,人们有过很多评论。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氐秦政权的少数民族特性。
古人说守江山难,最难的,其实是培养治下臣民的忠诚度。世界各个帝国的统治者都在研究这个事情,西方的宗教,中国的儒学,都被统治者用来控制臣民思想,且卓有成效。
如果苻坚是汉人,他可以把君臣纲常那一套搬出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哪怕是那些少数民族,也曾被汉王朝统治多年,多少也是吃这一套的。可问题是苻坚是少数民族出身,那套儒学武器不但不能为他所用,反而会成为他统治的巨大障碍。王猛对晋王朝那句“正朔相承”的评价,其实就是点出了儒家传统的巨大威力,可谓高瞻远瞩,意味深长。
任何一个帝王都是有缺陷的,而苻坚身上的缺陷,被他的少数民族身份严重放大,终于葬送了盛极一时的前秦帝国。
近一个世纪之后,北魏孝文帝正是悟透了这个关节,才大力推行汉化,准备借用汉文明的千年底蕴来达到让各民族忠于魏室的目的。但即便如此,北魏也没能比前秦取得更大的成就,只是国祚稍长罢了。
直到八百多年之后,凭借成吉思汗无与伦比的武功和忽必烈卓越的政治才能,才真正有一个少数民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完成了那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话说回来,那个时代的蒙古帝国,又岂止是征服了中国呢?它根本就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军事奇迹。
所以说,思想传统的力量,是相当可怕的。客观上说,苻坚在各方面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苻坚的失败,对北方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