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吧 关注:1,122贴子:2,307

什么是天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艾铎问:「如何为天理?」先生曰:「就尔居丧上体验看。」曰:「人子孝亲,哀号哭泣,此孝心便是天理?」先生曰:「孝亲之心真切处才是天理。如真心去定省问安,虽不到床前,却也是孝。若无真切之心,虽日日定省问安,也只与扮戏相似,却不是孝。此便见心之真切,才为天理。」《传习录‧补遗》
「天理」是宋明儒学关怀的焦点,但天理难言,如何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来说明天理是什么呢?阳明先生让艾铎去「居丧」体验看看,这是切近的办法,但不是要艾铎等着父母的死亡,最终才能照见天理,而是要艾铎去感觉,面对父母的死亡,那伴随而来的巨大伤痛,那样真真切切的对于父母逝去的悲哀,正反映出人与父母的紧密联系,这,就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天理。
敝人近来在网上看到一部短片,颇能与本文呼应:

片中,世强兄因为父亲过世,却找不到一张照片,干了二十年的影楼的他,感到「很不是滋味」,于是他下定决心,开始为南皮县的老人免费拍照,看到老人们的笑,他才渐渐弥补了没有帮父亲拍照的遗憾...
他说:「老人一天比一天老了,如果咱们这些年轻人再不孝敬老人,以后可就没机会了,可千万别像我一样,留下这种遗憾,这种遗憾是没办法弥补的。」
或许世强兄没有读过《传习录》,但敝人相信,他已经懂得「天理」是什么。他不会用「天理」两个字来形容「孝尽老人」这件事情,但他明白,「孝尽老人」已不是一种教条式的规范,而是发自内心真真切切觉得不得不为的事情。「天理」会称作「天理」,正因为这是「天生人人都能体会的道理」,大多数的人,从小受到父母的照顾,长大逃不了要面临父母亲的死亡,但我们往往不想承认父母会死,因为这是何其难堪的事实,然而,至亲的死,只要是人,都必然发生,我们怎能不承认呢?
有人会问,不知道心如何真切,但,只要人承认与自己相伴一生的父母,终究会离开人间,人其实就会开始意识到,内心里会有种「真真切切觉得不得不为」的召唤,这种召唤因人而异,有人会想帮父母拍照,有人会想帮父母完成未了的心愿,人只要真真切切感受到,在父母还没离开人间时,希望还能为父母做点什么,这,其实就能回应艾铎在五百多年前问的:天理是什么?
愿你我都找到那一份属于自己的天理,然后实实落落地做下去,别让世强兄的遗憾,在你我的生命中再度上演,这相信也是阳明先生讲学,最终的企盼...



1楼2011-08-04 14:35回复
    good job!
    我比较忙,以后你们好好整


    2楼2011-08-04 19:36
    回复
      2025-08-02 08:52: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谢谢吧主,虽然忙碌,也请珍重身心,勿过操劳!
      心华 敬上


      3楼2011-08-04 21:39
      回复


        5楼2014-11-01 10:05
        回复
          天理即是道,良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德者,人之道。天理也是德。西方在外部树立一个神,拥有天理的神。我们的古人觉得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乃自然而生,天理是自然的状态,人掌握天理就是天地之心。人才是神。


          6楼2015-09-13 16:29
          回复
            天理既万物,世间的一切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4-23 21:25
            回复
              心既理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7-22 12:37
              回复
                天理及心之本体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7-30 19:59
                回复
                  2025-08-02 08:46: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心外无理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7-30 20:00
                  回复
                    自己的良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9-01 18:21
                    回复
                      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命谓性。上天赋予人的那一部分的生生造化之理就是天理。也就是心,也可以说是灵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11-02 19:10
                      回复
                        天理即是良知,孟子曰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者,良知也。所谓见孺子入井而恻隐。吾性本来具有。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1-02 21:16
                        回复
                          孟子论述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都是人的良知。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8-12-22 17:01
                          回复
                            发自内心的良知才是天理。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8-12-22 17: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