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9日漏签0天
池城吧 关注:178,524贴子:1,041,06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4回复贴,共1页
<<返回池城吧
>0< 加载中...

【20060803】】【图文欣赏】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Annasuna
  • 戴勋1999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中国结渊源久远,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史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唐代的铜镜图案中,绘有口含绳结的飞鸟,寓意永结秦晋之好。经过几千年时间,绳早已不是记事的工具,它从实用绳结技艺演变成为今天精致的艺术品
  绳结在中国古代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最早的衣服没有今天的纽扣、拉链等,系衣服多借助衣带打结之法。中国人一向有佩带饰物的习惯,饰物基本上都*穿绳打结系在衣服上。古人有将印鉴佩挂在身上的习惯,所以流传下来的汉印都带有印纽。而古代铜镜背面中央都铸有镜纽,可以系绳以便于手持。古人喜欢用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结来表达相爱的情愫,并美其名曰:“同心结”。 


  • Annasuna
  • 戴勋1999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中国结,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 

它是人类世代繁衍的隐喻。

它是数学奥秘的游戏呈现。            

它有着复杂曼妙的曲线,却可以还原成最单纯的二维线条.

它有着飘逸雅致的韵味,出自于太初人类生活的基本工具


2025-08-29 04:19: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Annasuna
  • 戴勋1999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结绳记事】

  人们常常讨论的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在人类发展史上曾有过的另一重要作用。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可见在远古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同时还有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尊重。

 斗转星移,数千年弹指一挥间,人类的记事方式已经历了绳与甲骨、笔与纸、铅与火、光与电的洗礼。如今,在笔记本电脑的方寸之间,轻触键盘,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可以尽在眼前。小小彩绳早已不是人们记事的工具,但当它被打成各式结绳时,却复活了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 Annasuna
  • 戴勋1999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中有千千结】

宋代词人张先写过“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形容失恋后的女孩家思念故人、心事纠结的状态。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托结寓意,在汉语中,许多具有向心性聚体的要事几乎都用“结”字作喻,如:结义、结社、结拜、结盟、团结等等。而男女之间的婚姻大事,也均以“结”表达,如:结亲、结发、结婚、结合等。结是事物的开始,有始就有终,于是便有了“结果”、“结局”、“结束”。“同心结”自古以来就成为男女间表示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又如“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结饰已被民间公认为是达情感的定情之物。而“结发夫妻”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烛之夜,男女双方各取一撮长发相结以誓爱情永恒的行为,有诗云“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就是生动的描写。


  • Annasuna
  • 戴勋1999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服饰之结】

让我们再纵观中华服饰五千年的历史。从先民用绳结盘曲成“S”形饰于腰间始,历经了周的“绶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到盛唐的“披帛结绶”、宋的“玉环绶”直至明清旗袍上的“盘扣”及传世的荷包、香囊、玉佩、扇坠、发簪等无不显示了“结”在中国传统服饰中被应用的历时之久、包罗之广。


  • Annasuna
  • 戴勋1999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吉祥的“音结”】 

中国结的取意如其他中国艺术般多利用自然形态、谐音而取其意,如用“吉字结”、“馨结”、“鱼结”结合就成为“吉庆有余”的结饰品,以“蝙蝠结”加上“金钱结”,可组成“福在眼前”等。以此类推又延出了“长寿安康”、“财物丰盛”、“团圆美满”、“幸福吉祥”、“喜庆欢乐”等祈福的内涵,被作为民间祝祷的符号,成为世代相传的吉祥饰物。


  • Annasuna
  • 戴勋1999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神灵之结】

中国结中还有一类被认为是通神灵的法物,可达到驱邪避灾、镇凶纳吉、却阴护阳等功效,如“吉祥结”、“盘长结”等,这类“结”作为凝聚着神秘宗教观念的护身符,在民间得以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一定的传承机制。这大概也是之所以“结”文化生生不息的缘故之一吧。


  • Annasuna
  • 戴勋1999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时尚之结】

 中国结的形式多为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以互相衔接的完整造型。一根数尺见长的彩绳通过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工艺技巧,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章法循环有致、连绵不断地编制而成。

 如今巧手的人们看中它这种东方文化的巧妙神韵,把它重新定义为项链、手镯、耳坠、头饰、发夹等等诸如此类的服饰配件,发挥其作为典雅饰品的独立价值。


2025-08-29 04:13: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Annasuna
  • 戴勋1999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源】

  传统的东西一定不怕年代的推敲。所以,不用考证,追溯中国结艺的渊源也一定是从远古年代的结绳纪事开始。

 据说中国结又叫盘长结,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代,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比如:方胜结表示着方胜平安;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是吉庆有余的缩写等等,结艺在那时达到鼎盛。“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在古代诗人的词句中,结艺已经到了“织云霞”的地步,足见其时的盛况。


  • Annasuna
  • 戴勋1999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承】

 也许咖啡喝多了就觉得平淡,也许忙碌久了就希望有沉淀和积累。大约在90年代初,现代人被一种怀旧思绪牵引着,开始对传统的搜寻———结艺自然被发掘出来。不过,现代结艺早已不是简单的传承,它更多地溶入了现代人对生活的诠释,加进了现代人的巧思。人们更注重了结艺体现的现代装饰意味,将木艺、年画等多种技巧与结艺结合,使今天的人们更乐于接受。

 中国结艺分大型挂件、小型挂件,因其涵义不同,所挂位置也不同。以前人们多挂于家中墙壁或门上,现在有车的人多了,结艺于是也成了一种车饰。


  • Annasuna
  • 戴勋1999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艺】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结艺的传统就有多长。所以,千万别小看这么一根丝绳,它的变化多着呢!

 在商场里,记者曾见到一位编织结艺的姑娘,只见一根红丝绳在手中穿梭,不一会,小小的平安结就完成了。她告诉记者:结艺是用绾、结、穿、绕、缠、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法循环有序地变化出来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绳完成的,而且成品的造型是上下左右对称的。

 在结艺的两大类———吉祥结和服饰结中,吉祥结古时候常用在庙宇的帐幔和僧人的袈裟上,因人们认为它能避邪消灾、逢凶化吉而命名;服饰结多用于人们的穿着上,如手链、腰带等。人们根据基本结的形、意命名,并用其他表示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来编织各种各样的结艺饰品。一般地说,用来结艺的丝绳有100厘米长、4—6毫米粗。


  • 玫瑰爱池城
  • 宇振2005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灭十,支持楼主多发些好图,想想看。加油加油!


  • Annasuna
  • 戴勋1999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祈】

 悄悄地,中国风刮了起来。

 于是,街头巷尾,我们常常会看见时髦的女孩子身着传统的中式衣服:精致的盘扣、织锦的质地,让人一望之下,隐约品到了远古的神秘与东方的灵秀,遐想一番。

 于是,挟着中国风,我们看见了那散发着传统芳香的中国结艺也许是沉淀得太久,她的古色古香,让人不禁神往。


  • 郭泰珍
  • 戴勋1999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主啊,美啊!这就是传统的中华文化底蕴啊!心又猿了意又马了,后悔一脚又进来了~


2025-08-29 04:07: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536UZ馃惥
  • 戴勋1999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美啊!这是传统的中华文化底蕴啊!支持楼主多发些好图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4回复贴,共1页
<<返回池城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