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亚种文明,大部分来自猎户座。所以很多东西与人类相近。比如时间上的秒。但是分,时,日,月,年,纪,纪元。这些有所不同。
猎户座认为,单纯的以某个行星的自传公转周期来作为统一的时间计量单位是绝对不可行的。而所有行星执行单独记年有会很繁琐。在一些事件的记载,协调处理方面会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不如,地球单独的年份放到猎户座的历史中,根本就无法表述具体年份,需要大量的换算。
猎户座的时间计量单位从大到小分为。宇宙纪元(正在尝试简历,未实施),纪元,恒星纪,纪。各个行星可以单独执行以下时间计量单位包括世纪,年,月,日,时,分,秒以及更小的时间单位另外还有个特殊的单位,姑且翻译为旬。
下面对各个时间单位的计量方法做出解释。
宇宙纪元。
目前未正式实施。众所周知,银河系在几转的同时,也是在围绕一个不明中心点公转的。这个公转周期就是宇宙纪元。猎户座认为,银河系公转的周期,人类还无法测量,所以这个时间单位到现在还没有准确的数据,也无法执行。
银河纪
这个不用多解释,银河系自传一周的周期,2亿8000万年(以后均已地球年表述)。外加3000万年修正年。因为银河系太过庞大,自传周期受位置力量干扰而产生偏差,这个偏差值在3000万年以内。
纪元。
猎户座的纪元也是一个相当大的单位。其测量标准是,主要以猎户座旋臂在不同时期所指向的河外星系星云等天体为依据,而后经过大量测算得出的。在银河系周围找到几个标志性的星系星云或天体,而后确定纪元。比如猎户座旋臂指向大麦哲伦星云,那么现在的纪元就是大麦哲伦纪元。当然这种测算方法短期内是准确的,如果时间长了产生了误差,还有其他的方法进行调整和校准。就好像地球没四年就有一个闰月一样。一个纪元约2000万到4800万年。纪元名称分别是:大麦哲伦纪元,大仙女纪元,三角纪元,室女纪元,鲸仙纪元,暗星纪元以及宇宙尘纪元。每个纪元有200到360万年的修正年。


大小麦哲伦
恒星纪。
每个纪元都有很长的时间,大约2000万到4800万年(地球年).这样大的时间跨度表述起来也是很繁琐的。恒星纪弥补这个缺憾。恒星纪的计算方法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依据,但是却能简化记年方法。就行地球人的世纪一样,100年一个世纪,没有什么根据,只是取整好算而已。恒星纪也是如此,但恒星纪并非按照多少年一个恒星纪计算的。早期猎户座认为这个计算方法能够被大多数行星测算到才是最合适的,单单以某个行星的单位来统一也是不科学的。所以,银核的激化周期是较合适的选择。因为没有太多的选择,在确定以后也就在没有更改过。一个银核激化周期是10万年加1个修正年这个修正年在3万年以内。(准确的应该是在10.8万年左右)。
纪。一个恒星纪被分为4纪,和一个恒星修正纪。每一纪约2.8万年。修正纪单独计算。
说道这里,很多人会认为修正年,很烦琐并不便于计算。其实从宏观角度讲,这是很科学的,而且不难计算。也许在地球每天的时间都会被修正,可能看起来很麻烦,但是如果这个单位大到万年,才修正一次,就不会觉得繁琐了。
接下来的世纪,年,月,日等等,则根据行星实际情况计算,不过这个计算更是繁琐。
比如。地球年月日时分秒,大家都熟悉。这跟地球的公转自传有直接的联系。
那么双星系当中的行星,是没有日这个单位的,甚至年的长度也是不定的。在双星系当中,行星环绕两颗恒星公转。这样以来,日出与日落就显得很不规律,所以在双星系统中的行星,是不计算日的。月的计算方法也很特殊。

我们黄点比作甘启楠,黄圈比作甘启楠公转轨道,而两颗恒星是相互以两仪形态环绕的,那么大家想象,甘启楠的日出日落是不是不规律?一天的计算方法也无法确定。而且甘启楠有3颗卫星,受双星影响,无规律的环绕甘启楠。
接下来详细讲解
首先,没有卫星的行星是不计算月的。有卫星,但是公转不稳定的行星也是不记月的。他们统一只计算一个特殊的单位“旬”。旬是统一单位,1000万秒为一旬,相当于地球116天。举个例子,某行星没有月亮,而且是双星系统,那么他的记年可以这样表述:189银河纪,大麦哲伦纪元,第136恒星纪,第五纪(恒星修正纪),336世纪,239旬,几小时几分几秒。当然人们日常中是不会这么麻烦说这么一大串的。一般简化表述方法:第四纪,239旬8182时几分几秒。时分秒根据当地世纪计量法表述。
听起来是不是很麻烦,不过当你熟悉一个计量方法以后就不会觉得麻烦了。而且猎户座其他亚种的智商很容易适应各地时间计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