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孙龙的“离坚白”之辩,后期墨家只从实际存在于物理世界的具体的坚白石着
想。所以他们主张坚、白同时存在于石中,认为“坚白不相外也”(《经上》),“必相盈
也”(《经说下》)。“不相外”就是不互相排斥,“相盈”就是互相渗透。
后期墨家也批评了道家。《经下》篇说:“学之益也,说在诽者。”《经说下》篇解释
说:“学也,以为不知学之无益也。放告之也。是使知学之无益也,是教也。以学为无益
也,教,悖!”
这是批评老子的这句话:“绝学无忧”(《老子》第二十章 ),老子这句话认为学是无益
的。照后期墨家所说,学和数是互相关联的,若要绝学,也要绝教。只要有教,则必有学,
教若有益,学就不会无益。既然以“学无益”为教,这个教的本身正好证明学是有益的。
《经下》篇说:“谓‘辩无胜’,必不当,说在辩。”《经说下》篇解释说:“谓,所
谓非同也,则异也。同则或谓之狗,其或谓之犬也。异则或谓之牛,其或谓之马也。俱无
胜,是不辩也。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这解释是说:说话的时候,人
们所说的,不是相同,就是相异。一人说是“狗”,另一人说是“犬”,就是相同。一人说
是“牛”,另一人说是“马”,就是相异。(这就是说,有相异,就有辩。)没有人获胜,就
无辩。辩,就是其中有人说是如此,另有人说不是如此。谁说得对谁就获胜。
想。所以他们主张坚、白同时存在于石中,认为“坚白不相外也”(《经上》),“必相盈
也”(《经说下》)。“不相外”就是不互相排斥,“相盈”就是互相渗透。
后期墨家也批评了道家。《经下》篇说:“学之益也,说在诽者。”《经说下》篇解释
说:“学也,以为不知学之无益也。放告之也。是使知学之无益也,是教也。以学为无益
也,教,悖!”
这是批评老子的这句话:“绝学无忧”(《老子》第二十章 ),老子这句话认为学是无益
的。照后期墨家所说,学和数是互相关联的,若要绝学,也要绝教。只要有教,则必有学,
教若有益,学就不会无益。既然以“学无益”为教,这个教的本身正好证明学是有益的。
《经下》篇说:“谓‘辩无胜’,必不当,说在辩。”《经说下》篇解释说:“谓,所
谓非同也,则异也。同则或谓之狗,其或谓之犬也。异则或谓之牛,其或谓之马也。俱无
胜,是不辩也。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这解释是说:说话的时候,人
们所说的,不是相同,就是相异。一人说是“狗”,另一人说是“犬”,就是相同。一人说
是“牛”,另一人说是“马”,就是相异。(这就是说,有相异,就有辩。)没有人获胜,就
无辩。辩,就是其中有人说是如此,另有人说不是如此。谁说得对谁就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