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自天涯~~
三峡的修建不是像平地的湖泊那样加深加高那样简单的影响气候,因此不能拿平原地区的大型湖泊来对比。平原地区大型湖泊周围的小气候总体来说是更好一些。所以专家说三峡工程应该会增多降雨,我觉得是过分简单化了。
但是三峡不是平原,三峡工程未修建前,长江水有相当大的落差和速度,可以非常快的带走水汽尤其是四川盆地中的水汽。下层水汽的快速运动本来就可以使得上下层空气之间相互运动加快,能量释放将会很频繁,所以即使旱情出现,往日的四川也会出现偶发性的降雨来缓解,温度本身也不会那么高。
现在水汽由于江面扩大和水加深大幅度增加,却又由于江水速度变得非常缓慢而凝滞不动。
由于四川盆地的水汽凝滞不动,使得四川盆地的温差变得很难缩小,过多水汽难以在小股冷空气的影响下上升,因为非常热的水汽快速通过与双向交流本来就能够减轻旱情的温度,然而这个交流不存在这就使得,原本要小旱,变成大旱,小股冷空气难以进入盆地即使进入也难以起到作用,这就使得原本偶发性的降雨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四川的大旱就非常严重了,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旱情完全是因为三峡引起的,但是三峡蓄水加重了这个趋势是几乎可以确定的。
我大胆预计,从此后,四川要么暴雨,要么大旱,从全球变暖的趋势和冷空气的变弱看,四川大旱将会比较频繁。
在对大江大河的情况没有基本搞清的情况下贸然改变中国的水文地图,实在是太大胆了。
三峡蓄水如果完成,仅从气候上讲,将非常不利,因为三峡所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是在下游出现大型平原水库或者湖泊,对长江本身影响还没有这么大。
三峡的修建使得长江本身变成了一条缓慢的江河,这里中下游都免得缓慢。
速度对长江来说很重要,几千米的落差,如此缓慢地速度,下层水汽运动的变缓是一种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