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梦没等到李宁玉同她汇合。战事变化的太快,军队连夜就转移了,顾晓梦自然是随军转移了。顾晓梦派了手下人去接李宁玉,但是李宁玉没有去。李宁玉和舅舅收拾好行李照顾晓梦说的往南方迁移了,顾晓梦留下的信封里装的是银票和两根细金条,这些足够她们一路的花销。
一路上李宁玉都注意听着东北军的消息,但是也只知道大体动向,没办法得知顾晓梦的情况。路上逃难的人不少,李宁玉甥舅二人很快和同路的陆姓人家熟络起来。陆家人口比较多,两老口儿子女儿女婿外加一个小外孙。
多得了有陆家人的帮忙,李宁玉才能轻松一些。陆大勇替她们分担了不少行李的负担,陆凤夫妇也对李宁玉很照顾。两家人逃到济南,在一间没人的旧平房里住了两天。济南没那么乱,而且大家一路也辛苦,所以都想着不如先安顿一段时间。那屋子空空的不像有人会再回来住的样子,而且周围也没人知道这家人哪里去了。于是他们便将房屋稍作修葺继续住了下去。那屋子除了厨房和厅堂另有三间房,陆凤夫妻和小孩一间,陆大勇和二老一间,李宁玉甥舅二人一间,平时两家人就一起在厅堂里吃饭。李宁玉也想过出去找另地方住,但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而且她一个女人带个老人在外面陆家人也不放心,所以就一直这么住了。
陆大勇喜欢李宁玉,大家都看出来了,只是他太老实不敢说出口。若在平常时日陆家二老必定会介意李宁玉比大勇大两岁而且还嫁过人,不过这非常时期,而且李宁玉样貌和人品都不错,二老也就不介意了,反倒是盼着两家人能变一家人。陆老太太找罗老先生明里暗里提过这事,陆凤也在李宁玉面前暗示过。罗老先生让李宁玉自己拿主意,他不干涉。李宁玉对这事却是避而不答。
那天陆凤又来找李宁玉说话。
李宁玉拉了个帘子把她和舅舅那间房隔成两间,她住里间。李宁玉偶尔会看书,但里间光线太暗,罗老先生便会出去散步或者到屋外晒太阳,让李宁玉到外间窗户底下来看书。
陆凤来的时候李宁玉正在看书,门没关,陆凤就直接进来了。李宁玉看陆凤进来便放下书招呼她。陆凤一边说:“你继续看书。小宝在睡觉,我就到你这屋来坐坐。” 一边坐下拿起带来的旧毛衣开始拆线。
虽然是陆凤叫李宁玉继续看书不用搭理她,可是不一会她却又没话找话说:“这看的什么书呢?你看我,睁眼瞎大字不识一个,还是李姐好,会识字看书。”李宁玉刚拿起看了两行的书又放下了,说:“没什么,昆曲唱本而已。”
“是顾少爷送的那本吧。”罗老先生不知道怎么出现在了门口。不等李宁玉说话,他又说:“我进来拿棋盘。”罗老先生无聊的时候会自己跟自己下棋。
“顾少爷?是李姐的朋友吗?”陆凤第一次听说这么个人却下意识替他哥提高了警惕,在心里想这这个人是谁,和李宁玉有什么关系。
李宁玉没有回话呢,那边罗老先生倒是一边拿棋盘一边说:“小顾这孩子啊,我挺喜欢的。”被罗老先生一打岔,李宁玉也就不打算回答陆凤的问题了。
“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儿呢,东北那边兵败了,万一给日本人抓起来可就惨了。”罗老先生一边往外走一边嘀咕。他这只是随口一说,叫李宁玉听了却心一沉,皱起了眉头。
陆凤看李宁玉脸色不好料想她在担心这位顾少爷,便安慰她说:“说不定跟俺们一样在逃难,等过一些时候可能又遇上了呢。”
“估计是遇不上啰。”罗老先生一边说着一边走出门去了。李宁玉的脸上变得更难看了。
罗老先生出去后,屋里陆凤和李宁玉没有话说。一个缠着毛线,一个看着书,不时的听着罗老先生“啪——”“啪—”,没有规律地将棋子敲在棋盘上。李宁玉看了半天一页也没翻过去,便放下书对陆凤说:“我帮你吧。”
“好啊。”陆凤笑着把用膝盖夹着的旧毛衣递给李宁玉:“帮我拿着。”李宁玉两手拿着拆了小半的毛衣,陆凤一边拉毛线一边将毛线绕在刚缠的毛线团上。李宁玉的手左一下右一下轻轻摆动着配合陆凤拉线的速度,看着毛线从右边跑到左边,再从左边跑到右边。
“我们以前那些邻居啊也都走散了,现在也都不知道疙瘩呢。”陆凤又说起话来:“而且啊,现在这个时候自己都顾不过来,谁还顾得了别人在哪,只要一家人能平安在一起就好了。这是我哥的旧毛衣帮他拆了加点线重新织,不然太旧了不暖和。这毛衣都穿了四五年了吧,我哥这人一两件衣裳就能过冬还一穿好几年,……”
陆凤说着话,说她哥的好脾气和小时候的傻事,李宁玉听着,偶尔轻轻点个头就算是回应了。毛衣很快就拆完了,缠了四个毛线球。李宁玉拍了拍腿上落的灰和线头。
“刚才罗大伯提起的顾少爷是不是和你们家很亲近的?”陆凤还是心存疑惑忍不住又问了,问完也不停继续说:“你别太担心啊,吉人自有天相,现在这个样子,大家……”
陆凤话没说完,李宁玉便插话说:“不算,舅舅认识的我只见过两三次。”说完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那本顾晓梦送的唱本。
陆凤被李宁玉打断了话,又听李宁玉这么说,也不知道往下接什么话好,便干笑两声。正好那边房里孩子哭了,陆凤便抱着毛线团过去看孩子。留下李宁玉一个人,想继续看书却依旧没有心情。
一路上李宁玉都注意听着东北军的消息,但是也只知道大体动向,没办法得知顾晓梦的情况。路上逃难的人不少,李宁玉甥舅二人很快和同路的陆姓人家熟络起来。陆家人口比较多,两老口儿子女儿女婿外加一个小外孙。
多得了有陆家人的帮忙,李宁玉才能轻松一些。陆大勇替她们分担了不少行李的负担,陆凤夫妇也对李宁玉很照顾。两家人逃到济南,在一间没人的旧平房里住了两天。济南没那么乱,而且大家一路也辛苦,所以都想着不如先安顿一段时间。那屋子空空的不像有人会再回来住的样子,而且周围也没人知道这家人哪里去了。于是他们便将房屋稍作修葺继续住了下去。那屋子除了厨房和厅堂另有三间房,陆凤夫妻和小孩一间,陆大勇和二老一间,李宁玉甥舅二人一间,平时两家人就一起在厅堂里吃饭。李宁玉也想过出去找另地方住,但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而且她一个女人带个老人在外面陆家人也不放心,所以就一直这么住了。
陆大勇喜欢李宁玉,大家都看出来了,只是他太老实不敢说出口。若在平常时日陆家二老必定会介意李宁玉比大勇大两岁而且还嫁过人,不过这非常时期,而且李宁玉样貌和人品都不错,二老也就不介意了,反倒是盼着两家人能变一家人。陆老太太找罗老先生明里暗里提过这事,陆凤也在李宁玉面前暗示过。罗老先生让李宁玉自己拿主意,他不干涉。李宁玉对这事却是避而不答。
那天陆凤又来找李宁玉说话。
李宁玉拉了个帘子把她和舅舅那间房隔成两间,她住里间。李宁玉偶尔会看书,但里间光线太暗,罗老先生便会出去散步或者到屋外晒太阳,让李宁玉到外间窗户底下来看书。
陆凤来的时候李宁玉正在看书,门没关,陆凤就直接进来了。李宁玉看陆凤进来便放下书招呼她。陆凤一边说:“你继续看书。小宝在睡觉,我就到你这屋来坐坐。” 一边坐下拿起带来的旧毛衣开始拆线。
虽然是陆凤叫李宁玉继续看书不用搭理她,可是不一会她却又没话找话说:“这看的什么书呢?你看我,睁眼瞎大字不识一个,还是李姐好,会识字看书。”李宁玉刚拿起看了两行的书又放下了,说:“没什么,昆曲唱本而已。”
“是顾少爷送的那本吧。”罗老先生不知道怎么出现在了门口。不等李宁玉说话,他又说:“我进来拿棋盘。”罗老先生无聊的时候会自己跟自己下棋。
“顾少爷?是李姐的朋友吗?”陆凤第一次听说这么个人却下意识替他哥提高了警惕,在心里想这这个人是谁,和李宁玉有什么关系。
李宁玉没有回话呢,那边罗老先生倒是一边拿棋盘一边说:“小顾这孩子啊,我挺喜欢的。”被罗老先生一打岔,李宁玉也就不打算回答陆凤的问题了。
“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儿呢,东北那边兵败了,万一给日本人抓起来可就惨了。”罗老先生一边往外走一边嘀咕。他这只是随口一说,叫李宁玉听了却心一沉,皱起了眉头。
陆凤看李宁玉脸色不好料想她在担心这位顾少爷,便安慰她说:“说不定跟俺们一样在逃难,等过一些时候可能又遇上了呢。”
“估计是遇不上啰。”罗老先生一边说着一边走出门去了。李宁玉的脸上变得更难看了。
罗老先生出去后,屋里陆凤和李宁玉没有话说。一个缠着毛线,一个看着书,不时的听着罗老先生“啪——”“啪—”,没有规律地将棋子敲在棋盘上。李宁玉看了半天一页也没翻过去,便放下书对陆凤说:“我帮你吧。”
“好啊。”陆凤笑着把用膝盖夹着的旧毛衣递给李宁玉:“帮我拿着。”李宁玉两手拿着拆了小半的毛衣,陆凤一边拉毛线一边将毛线绕在刚缠的毛线团上。李宁玉的手左一下右一下轻轻摆动着配合陆凤拉线的速度,看着毛线从右边跑到左边,再从左边跑到右边。
“我们以前那些邻居啊也都走散了,现在也都不知道疙瘩呢。”陆凤又说起话来:“而且啊,现在这个时候自己都顾不过来,谁还顾得了别人在哪,只要一家人能平安在一起就好了。这是我哥的旧毛衣帮他拆了加点线重新织,不然太旧了不暖和。这毛衣都穿了四五年了吧,我哥这人一两件衣裳就能过冬还一穿好几年,……”
陆凤说着话,说她哥的好脾气和小时候的傻事,李宁玉听着,偶尔轻轻点个头就算是回应了。毛衣很快就拆完了,缠了四个毛线球。李宁玉拍了拍腿上落的灰和线头。
“刚才罗大伯提起的顾少爷是不是和你们家很亲近的?”陆凤还是心存疑惑忍不住又问了,问完也不停继续说:“你别太担心啊,吉人自有天相,现在这个样子,大家……”
陆凤话没说完,李宁玉便插话说:“不算,舅舅认识的我只见过两三次。”说完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那本顾晓梦送的唱本。
陆凤被李宁玉打断了话,又听李宁玉这么说,也不知道往下接什么话好,便干笑两声。正好那边房里孩子哭了,陆凤便抱着毛线团过去看孩子。留下李宁玉一个人,想继续看书却依旧没有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