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吧 关注:164,528贴子:1,793,228
  • 3回复贴,共1

【原创】梅山孝陵游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梅山孝陵记
周日,初春,值梅花烂漫遍山之际,偕友某君与某君共游,以期愉悦心情,寻春之前奏。
清晨,与单反君乘车辗转至苜蓿园站,随路人行至园区某门,途中只觉周遭氤氲,仰看苍穹两三湿意、俯观栈道夜雨婆娑之昨迹。皆言阴雨适金陵,合彼之隐忍与阴柔。我说,这水气倒也复杂了此一番游园心境。
购得半价票,入园。
园内游人如织,稍稍去了阴霾压抑,也增了拥挤烦躁。尝以游人甚繁恐煞游兴,转念而想,皆为兴致同我者,故开怀释之。
然,单反君终郁郁,日光隐匿,何以摄得佳作?
园中有一梅种,名唤“绿萼”,深得我意,初见即令瞳目睁大,只觉曼妙新奇。
绿萼梅[1],瓣白而花萼新枝为浅绿。远望梅株,仿如一株云树,然,其色比之白云隐隐间多几许绿意;近观,只见花瓣纯白娇嫩,不知绿意何处。树影横斜,绿意清浅,枝上无叶,花云竞放。赏花人偶有轻叹,纵使日后芳华谢尽也着实不枉,因有这一季的灿烂。
另一君自他处入,期于孝陵神道相候,遂行色匆匆以赴,只觉眼眦不及处,斑斓无尽,缓缓后移。至神道处,石像相拱而立,雄伟完整,倒不太像是古物了。与此君相遇,随机择路而行,本以为行至神道已不是梅山的范畴,怎料神道旁侧古木不再遮挡之时,入眼之梅却如花海,始知此处方为古梅园,原先所见为新开。
遂留连梅林,乐无穷。沿石阶下山,至山下青石宽路,于木椅稍歇。眼见天地氤氲,古木参天,树梢稍隐于雾,板石青苍以和。行人稀散,安宁静谧。
憩罢,起身无目的往。游人渐多,三人竟已行至孝陵处。过几重宫殿,多为新修,其外护栏缺损,稍见年月。
过白桥,见孝陵门楼,一派苍茫。环顾,桥下护陵河已涸,高墙宫红残败,墙角草木茂盛。明太祖,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2],或葬于脚下某处。
于门洞穿门楼。门洞较宽,内甚阴暗,不见五指。入内时多有孩童发怪音以壮胆,颇为有趣。复至光明处,望身旁众人仍在,不禁太息惋惜:穿过此门楼,奈何未穿越至明朝?此为笑谈,自娱而已。门楼旁侧有石阶,可上门楼,后有蹊径,不知通往何处。
余三人闻,汉服社众人正于红楼艺文苑,遂赶往寻之。
出孝陵,过美食街。于暗红漆制木门入,初入时只见一山丘,以为艺文苑只此方寸地,然,从旁侧上山丘,忽觉眼前开阔,见白墙青檐蜿蜒、小池亭台相间,白墙或开窗门,门上匾额雅趣甚浓,有“秋酣”、“归鸿”凡此种种。
汉服社众人于白墙旁游戏,姑娘们颇为悦目,而“公子”们则让人有天雷滚滚之错觉,不提也罢。
“游园”时,见曹雪芹石像、宝玉黛玉共看西厢像、警幻仙姑雕像、太虚幻境牌坊……是为艺文苑后门,惊见“雪中彩影”摄影有间小屋在此,群竹环绕,多对新人出没。新娘着抹胸婚裙,观之甚凉。
及乏,原路返校,腿脚酸痛已如非我有。一天毕,甚酣。
2011.03.21
[1]绿萼梅:别名白梅或绿梅花。梅花的一种,落叶小乔木,。树干紫褐色,小枝绿色或以绿色为底色。
[2]明太祖谥号:洪武三十一年六月甲辰,上谥曰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永乐元年六月十一日丁巳,谥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十一月朔,增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我只是觉得这个谥号很长,挺有趣,另加这个我不会断句)


1楼2012-03-13 22:47回复
    景是文艺青年。


    2楼2012-03-13 22:50
    收起回复
      2025-08-30 19:27: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文言文来着……


      3楼2012-03-15 1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