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灵魂是要升天的。死人笔挺的躺在床上,他生前从来没有躺的这么直。他的床下放着一个搪瓷盆,里面烧着冥纸,被烧后的纸灰飘飘扬扬满屋子飞。死人的床头有一个陶瓷碗,碗里装着沙,沙中插着三柱香。香烟袅袅,宛转悠扬的慢慢上升。我想人的灵魂肯定也是这般升上天的。升天的灵魂回到地上就成为鬼。
鬼如风一样,白天黑夜飘在村庄里,你看不见他,他却能看见你。
鬼如炊烟一样,炊烟从柴火中来,离开了柴火它就没有了根,可以到处飘荡。
鬼如林梢上的老鸹一样,能发出声音叫唤你,叫你一声你要是应了,他就要带着你去飘荡。但和老鸹不一样的是,你仍旧看不见他,你只可听到他的声音。
鬼其实可以像很多东西,他没有明朗的形体。
每个人死后的他就奔赴阴间报到去了,但是当晚他肯定会回来。人们总要在灶头上泡起一杯满满的茶水,第二天一看,茶水浅下去了许多,那是鬼回来喝过的。鬼会经常回到他生前的村庄里来。从村口飘进门楼。三奶奶曾经给我讲过一件事。她说在一个夜阑的深夜里她站在屋门边,忽然有一小团鬼火从门楼飘了进来,飘到鸡笼上方晃忽一圈后突然在她的手上碰了一下,结果夜里她的手肿得非常历害。第二天,三爷到山上的乱坟堆里取了一块棺材木回来烧成炭,然后把炭浸在水里,用水擦手。肿块就退了下去。三奶奶说鬼怕棺材。
鬼在飘累后,便会寻到别人家里休息,鬼有一个嗜好,他在休息时要附到人的身上去,而人却完全不知晓。结果人病倒了。人没有办法让鬼从他身上离开,只好请来巫师作中介。巫师在闹腾了大半夜后,说鬼已经从你身上离开了。我曾经与一个巫师在子夜时分共用夜宵。用餐完毕我无意中将筷子架在瓷碗上,结果筷子被巫师从碗沿上撩了下去。事后有人对我说,吃完这种宵夜绝对不能将筷子支起来,支着筷子表示用餐还没有结束,鬼还会重新附到病人身上去。
一年之中鬼有两次被阳间的后裔请去用餐。一次是七月半的盆兰盛会。另一次是大年三十(二十九)。阳间的厅堂中摆起八仙桌和凳子。在桌子上摆上食物。当八仙桌北面的桌沿上点起蜡烛烧起香时,就预示着阴间的祖先要来赴宴了。我小时总是会靠近八仙桌,因为我看不到就餐的祖先,更看不到碗筷在动。我爷爷好几次将我拉开,说别碰着八仙桌,影响祖宗就餐是大不敬,要受惩罚的。如果我要问“祖宗在哪里呢,没有呀”,那我就肯定会受到喝叱,因为这也是大不敬。大人们非常严肃的侍候在八仙桌旁给祖宗加酒。他们加酒时毕恭毕敬,好像真有人坐在那儿一样。
烛火扑腾,香烟燎绕。鬼的形象就像烟火一样,他们没有骨骼,可以随处飘荡。从阴间飘到阳间。
后来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一年当中鬼有两次冠冕堂皇的到阳间赴宴。人们撤下宴席后将菜热过一次又重新摆在那张八仙桌上作为人的果腹之物。我总觉得鬼还没有离开。我在用晚餐的时候,他就在我的身边,只是我察觉不到而已。他们与人一起共进晚餐。鬼在聊他们阴间的事,人在谈论村庄里的事。这种场景只是多年以前的重复而已。那些鬼在世为人时,大家同样是那般围坐在一起吃七月半的晚饭。于是鬼似乎从来没有离开阳间,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村庄里。那么这个村庄更多的是鬼的村庄,而不是人的村庄。人的数量只是鬼的几万分之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