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课
经过精心的准备,我主动向班主任请缨,接手班队活动课讲《史记》历史系列故事,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她认为是件好事,至少眼下能为自己减轻负担。过了两周,似乎觉得拿节“正课”来讲故事,是一种难以让人心安的奢侈,收回“主权”的迹象清晰地写在了她的脸上。我只好“还政于君”,从此不再提及。
墙内开花墙外香。计划虽在本班搁浅,却让六年级一位语文老师眼前一亮,盛情邀我设坛讲经。
她的班级,我略有耳闻。语数均在年级垫底,纪律颇让人头疼。据说,上公开课时,极少有老师选她的班,最多被借用来进行彩排。一应承下来,我便隐约有些担心。如果知识性较强的历史故事,不适合他们的味口,老师的盛情难却,学生却如同嚼腊,这势必会令我势如骑虎。
走进他们的教室,迎接我的,是热烈的掌声和50多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我不禁为之一振,心中的自信化作了脸上浅浅的微笑。随着抑扬顿挫的讲述,我与他们一起,走进了那遥远的年代。教室里时而静如破晓前的黎明,时而发出划一的叹息,时而爆发出开心的大笑……我娓娓道来,他们听得如醉如痴,之前的担心随之烟消云散。
从此,周一、周五的第三节课,成了他们一星期中的盼望。在这种盼望中,我迎着掌声进来,踏着掌声出去,已然一道不变的风景线。在欢快的迎送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展现在他们的眼前:项梁会稽起义,项羽巨鹿破釜沉舟,樊哙鸿门闯宴,韩信胯下受辱和登坛拜将……仿佛置身青灯黄卷里,“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他们不禁对战将驰骋的黄尘古道有了几分神往。
然而,随着期末的临近,这小小的世外桃园,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不知何时,他们的数学老师开始站在后门的过道中,做错作业的学生便走马灯般进出。他们像在美梦中被拍醒的小孩,茫然的脸上写满了“不情愿”。下课铃一响,故事尚处在不适合停顿的章节,他们的语文老师苦笑着,在半空中做了个暂停的手势。我仓促的说了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便匆忙的离开了教室。
身后依旧响起了掌声,但我的心情已截然不同。我理解我的同行,知道她的做法是出于一种怎样的无奈;只是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双双好奇的眼睛,让我的心不安并沉重起来。
慢慢地,我为以前只向学生灌输一点微不足道的无生命力的“知识”,感到了羞愧。心中有了一个迫切的愿望,要把他们带到一个更广阔的课外学堂。也许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已有深厚的积淀,我无力改变;但我不甘心在势单力薄的坚持中,渐渐变得麻木。
如果下学期他们仍发出邀请,我将再次走上他们教室的三尺讲台。
2005.12.30
经过精心的准备,我主动向班主任请缨,接手班队活动课讲《史记》历史系列故事,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她认为是件好事,至少眼下能为自己减轻负担。过了两周,似乎觉得拿节“正课”来讲故事,是一种难以让人心安的奢侈,收回“主权”的迹象清晰地写在了她的脸上。我只好“还政于君”,从此不再提及。
墙内开花墙外香。计划虽在本班搁浅,却让六年级一位语文老师眼前一亮,盛情邀我设坛讲经。
她的班级,我略有耳闻。语数均在年级垫底,纪律颇让人头疼。据说,上公开课时,极少有老师选她的班,最多被借用来进行彩排。一应承下来,我便隐约有些担心。如果知识性较强的历史故事,不适合他们的味口,老师的盛情难却,学生却如同嚼腊,这势必会令我势如骑虎。
走进他们的教室,迎接我的,是热烈的掌声和50多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我不禁为之一振,心中的自信化作了脸上浅浅的微笑。随着抑扬顿挫的讲述,我与他们一起,走进了那遥远的年代。教室里时而静如破晓前的黎明,时而发出划一的叹息,时而爆发出开心的大笑……我娓娓道来,他们听得如醉如痴,之前的担心随之烟消云散。
从此,周一、周五的第三节课,成了他们一星期中的盼望。在这种盼望中,我迎着掌声进来,踏着掌声出去,已然一道不变的风景线。在欢快的迎送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展现在他们的眼前:项梁会稽起义,项羽巨鹿破釜沉舟,樊哙鸿门闯宴,韩信胯下受辱和登坛拜将……仿佛置身青灯黄卷里,“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他们不禁对战将驰骋的黄尘古道有了几分神往。
然而,随着期末的临近,这小小的世外桃园,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不知何时,他们的数学老师开始站在后门的过道中,做错作业的学生便走马灯般进出。他们像在美梦中被拍醒的小孩,茫然的脸上写满了“不情愿”。下课铃一响,故事尚处在不适合停顿的章节,他们的语文老师苦笑着,在半空中做了个暂停的手势。我仓促的说了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便匆忙的离开了教室。
身后依旧响起了掌声,但我的心情已截然不同。我理解我的同行,知道她的做法是出于一种怎样的无奈;只是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双双好奇的眼睛,让我的心不安并沉重起来。
慢慢地,我为以前只向学生灌输一点微不足道的无生命力的“知识”,感到了羞愧。心中有了一个迫切的愿望,要把他们带到一个更广阔的课外学堂。也许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已有深厚的积淀,我无力改变;但我不甘心在势单力薄的坚持中,渐渐变得麻木。
如果下学期他们仍发出邀请,我将再次走上他们教室的三尺讲台。
200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