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eulb吧 关注:1贴子:346
  • 4回复贴,共1

【B】深市五位数股东代码证股民的简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06-12-31 22:07回复
    作者:铁匠smith 回复日期:2006-12-19 0:38:44  
       股市中的感悟之一
      
      认清自己的角色:是投机者还是投资者
       股市如戏,每个人都是其中的角色,当不了主角,起码也是一个群众演员吧。入市之初,就应该想清楚,自己到底扮演的哪一类角色,搞错了,就一定演不好。
       我在股市的前十年,从来就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投机分子,我关心的是如何炒作股票赚取差价。因为我如果是个投资者的话,我应该关心这个公司在二十年以后是否存在,是否会稳定发展,每年的现金分红是否比银行强。我关心过吗?有人关心过吗?甚至于上市公司自己关心过吗?这个股市大多数都是投机分子,关心的都是如何从别人口袋里抢钱。投机分子就要有投机分子的自觉,重要的是要随时准备好一双跑鞋,不要想着跑赢大市,跑得比别的投机分子快就行了。股市里投机分子的正确理念就是没有理念、只有博奕,以变应变者恒胜。
      
      安身立命的根本
       这个根本就是:不亏比赚钱更重要。市场总是周期性的,个股的表现也是周期性的,所谓10年以上的大牛市还只在人们的理想中,反而司空见惯的是从终点又回到起点。如果同意这点,那么就应该相信上升和下跌的概率基本相等,可是下跌和上升的后果却又完全不同。比方说,十万元的资金,上涨50%是十五万,可是下跌50%后是五万。从五万涨回十万需要涨100%,这样的机会是很少的,就算有这样的机会给你,你也只不过平本,但是如果你在前一次下跌中逃过了的话,哪怕当时你没有赚到钱,涨上一倍你已经有二十万了。为什么牛市中总是见到新股民赚钱?那是因为他们比老股民少经历了一次下跌。上一次牛市中的当时的新股民,也曾经像如今的新股民一样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只不过他们后来经历了一把熊市成为了老股民,在新的牛市中还在等着解套呢。
      
      连自己的成功经验都不要相信
       如果连自己都不信,就更不会信股神了。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故事,就是关于投资顾问使用EMAIL或者是短信发展客户的故事:最终成为投资顾问客户的人,总是那些连续收到极准确的预测行情或是个股走势的人,他们因此就信了。其实他们不知道,投资顾问每次都把完全相反的预测结果发给同样多的人,而下次,他们只给收到正确结果的那一半人发新的信息,如此多次,总有一批人收到的信息每次都是对的。
       其实把这个案例引申一下,在由几千万股民构成的人海里,其实是什么样的人和事都有可能出现的,哪怕是概率极小事件。所以,你看到几个年收益率达到百分之几百,赚了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的人一点都不奇怪,甚至这个人就可能是你自己。这样的人很厉害吗?厉害,但完全也可能只是运气罢了,而不是因为他独特的理论或者操作方法。前些年曾经有几个经济学家,号称发现了完全可以指导对冲基金赚钱的公式(运用了极为高深的数学工具),而且他们的理论经过了市场多年的检验。所以,最后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结果呢?现在他们是经济学界的笑料。
       所以证券市场没有铁律,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连自己都怀疑,可以多一点成功的机会


    2楼2006-12-31 22:31
    回复
      2025-09-11 16:19: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作者:铁匠smith 回复日期:2006-12-19 21:06:10  
         我的股市感悟之三——乱侃股市中的大中小散户
        
         
        为什么小散户好赚钱
        手里几千几万资金的小散户,其实收益率容易做得很高。我收益率最高的就是这个阶段。究其原因,无外乎三点:
        A、 本钱小,钱来得也不容易,也不可能买很多品种(往往只有一两只),因此上选股的时候分份外小心,跟相亲似的;成交了,也天天看着想着,比对自己的老婆老公还上心。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股票,不说赚大钱,起码亏是不容易的。
        B、 一笔就可以进出,用不着设计些个常常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的建仓出货方案,容易把握到最佳时机。
        C、 散户买了卖了,在分时图上往往连痕迹都没有。虽然现在不流行传统的坐庄方法了,但谁敢说市场里的庄家绝迹了?大资金做事比我们认真多了。说两件我知道的真实的事。一是某年某月某日某庄,动手之前把市场里所有持有100手以上某股的账户全部调查了一遍;二是有回有个朋友听到消息进货,别人交待它的原则就是一笔不能超过20手,而且不要是整数进。虽说庄家有钱,但地主家也不容易不是?他们只会更小心,狐疑,这词又用一次,完全有可能因为某个二楞子大中户自主判断决策的大笔进出,引起了庄家的过度反应。
        
        为什么中户容易被洗白?
         手里有了几十万,算中户了吧?这时候是最容易亏钱的。我自己也好,朋友也好,在这个阶段吃的亏最多。原因我看也是三点。
        
        A、 这钱不管是是在股市里赚的还是别的地方来的,能有几十万的人都是有点本事的人,因此最不少的就是自信心,自信过头就容易自负,自负了就要犯错误,犯了错误就要交学费。
        B、 几十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散户那么灵活了,也不太敢只赌一只了,买的股多了,看不过来了,时机错过了,钱就少了。
        C、 草原上狼最喜欢吃的是兔子,好抓也有肉;田鼠多但没有肉,黄羊肉多太狡猾。中户们就可以享受所谓一对一的专业理财服务了,可以听到很多的消息,这消息一般还都是有点价值的。可是券商们凭什么对人这么好呀?说单纯点是希望你多交多贡献点手续费,说复杂点需要大家给他们的大金主抬轿子打掩护。
        
        大户们都到哪儿去了?
         我真不知道现在券商的标准多少钱算大户,希望有朋友跟贴告诉我一下。
         我倒是认识些个有钱人,真是忙呀,哪有时间天天呆在股市。不算他们的生意,就讲理财,股票、基金、收藏、期货、外汇、保险一大堆花样,哪一样都要花点精力。关键的是,这时候钱可以自己生钱了,有大把人围着他们转,希望给自己一个委托理财的机会。
         希望看贴的朋友在不久的将来都有这么一天。


      4楼2006-12-31 22:48
      回复
        作者:铁匠smith 回复日期:2006-12-21 12:09:28  
           我的股市感悟之五——“学术”乱谈
          
          股市不适用的“木桶原理”
           都知道“木桶原理”,一只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但在股市里,每个人赚钱的本事却往往取决于你最长的那块板子。样样都平均的人只能随大流。
           资金量大?时间比别人多?大局观好?看盘厉害?心理素质好?分析能力强?消息灵通?更用功?独门暗器?股市里是人与人的竞争,你总得有一门比大多数人强才有可能出头吧。发现并培养自己的特长并擅于运用它,是股市赚钱的必要条件。
           话说回来,木桶原理不适用,不等于基本功上不下功夫。在基本功上不能有缺门,样样都要知道一些。有缺门的人是要吃亏的。
          
          
          中国股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文化程度
           结论是高中毕业,而且要是合格的高中毕业。
           高中生大约学过这么些主要课程吧:语文、外语、数理化、史地、政治生物。我发现高中课程就是为了方便我们炒股开的,对找工作倒是没什么用。这些课程哪一门都重要,尤其是当初我们不太重视的所谓副科。没有高中的基础,我们基本没办法看懂和分析我们炒股所需的资料。还别不服,随便出几个刚想到的题,为难一下大家。
           1、 纤维乙醇和粮食乙醇有何区别?我国政府对此的政策如何?与美国政府的政策有何区别?为什么?哪一个的技术含量高?
           2、 什么是火电的超临界机组?为什么它的效率较高?
           3、 澳洲今年的粮食为何减产?
           4、 煤变油是新技术吗?谁开始大规模应用的?它的原理如何?
           5、 什么是燃机电厂?国家对它的政策如何?优缺点呢?
           以上是随机想到的与今年大家关注的能源粮食热点相关的几个问题,因为与我的专业背景毫无关系,为避免贻笑大方,就不给出答案了。一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应该是能找出答案并能理解其内涵的。
           如果做不到,我们就很容易被很多“概念”所骗。
          
          不精通大学数学就不要在技术分析上费太多力气
           因为永远也没办法知其所以然。
           市里所有预测工具的建立都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而建立这样的数学模型中等数学是无法应付的,需要很多高等数学的推导运算。
           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算法模型,哪怕就是理解它,这种事的难度其实超出很多人的想像。我也算是理工科大学出来的,可要我搞清楚股市里技术分析各种指标的精确内涵,我是没这个本事,算我对不起大学数学老师了。
           所以我在技术上从来一般。只知道概念和大概就行了。要深入进去就要精确定量分析,要定量分析就要好的大学数学功底。有这功夫,还不如发挥我中学数学的底子去好好看年报,看财务报表来得实在。
           我听说过的技术高手都有一套秘而不宣的独门工具,但没听说谁是只有中学数学底子的。


        6楼2006-12-31 23:26
        回复
          • 222.222.42.*
          好好好!


          8楼2007-01-19 08: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