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莉吧 关注:776贴子:8,982
  • 9回复贴,共1

读 业余非编 先生《应该客观的评价与关心》想到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p/1602519196
本文回复在原文之后66楼,考虑到某些人只看顶楼所以另行开贴
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请 沧海一男儿 和 YooYooBall 及 恢复繁体字 向楼主 业余非编 道歉。
原回复如下:
楼主说得挺客观的,只是一种就事论事的个人观点而已
让我们做一些假设吧。
1.如果张老师和学生都安然无恙,这个事件还会如此轰动吗?很可能就一笔带过罢了,张老师还是继续当她的临时工。
2.假如张老师自己受了重伤,而同学们无一获救,现场又没有目击者,结局又会如何呢?也许没有医保的张老师就要自己负担医药费用,而且难以获得社会的重视,很可能伤重不治,最后给自己的家人也带来不幸——就像楼主描述的遭遇一样。
在这里我想对楼主说,请你坚强地活下去,也向你的母亲表示深深的敬意。
3.而假如同学们无一获救而张老师自己安然无恙,结局一定是很惨:
她很有可能会被像本帖中某类人抹黑成“眼睁睁看着学生死去的无良老师”,说不定还因此丢了饭碗再也不能从事教育工作。现实的世界,不仅仅包含最美的结局,更多的是这1.2.3的阴暗。张老师救人的瞬间是无法一下子想这么多的,我想这更多是一种本能吧。但这种本能的行为本身就值得赞美。
而楼主一些挺实在的话,居然招来这么多人身攻击。
某些人,你们就一定要喊出口号来鄙视别人的“低劣”来凸显自己“高尚”吗?
下面是要对 沧海一男儿 说的:
你在故意曲解楼主的意思,给楼主扣帽子,并以此反驳楼主的观点。这是一种典型的诡辩术。到底谁是小人?!
楼主想说的的意思在于强调救助他人也应注意自我保护,以免产生更多悲剧。消防员为什么要穿防火服而不是节省时间直接冲向火场,就是这种道理。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求任何一个人为了其他人主动去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对人·权的侵@犯——但是很遗憾,在这个扭曲的年代,这是最常见的事情。
这观点跟一些你所谓的“大义”不符合,所以你就要给他定性为“照你理解,我们都应该见死不救,见伤不帮。照你理解,自保冷漠是正常的。”这是偷换概念,或是逻辑混乱。我认为你故意曲解楼主的意思,且严重伤害了楼主的感情,这是一种对人格的侮辱。
出于对别人的尊重和对自己的尊重,假如还算一个爷们儿的话,你应该道歉。如果你连道歉的勇气都没有,我建议你把这个ID换掉吧。
至于那些不肯尊重他人想法,只会人云亦云上来就人身攻击的家伙——我只能说楼主修养实在太好了,反正我是看不下去,所以在此我怀着强烈的鄙视替楼主祝福你们每个人的全家。


IP属地:河北1楼2012-05-21 22:32回复
    同意
    那位先生的母亲很伟大。
    那位先生也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即使有些人不赞成他的某些说法
    也不应该进行人身攻击
    令人遗憾。


    2楼2012-05-21 22:49
    回复
      2025-08-10 03:54: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顶,那篇帖子我看了。DPVF的这贴子正是我想说的。我们大家不要盲目曲解他人意思。恩,不知道怎么说大家才可以理解。楼主说的很对。很有道理。同时我能明白“业余非编”所想表达的。当看到他所经历的能感受到他内心里的痛楚,一个六岁的男孩看着自己的母亲救了别人却放弃了自己,自己却要背负一辈子没有母亲没有母爱的事实。再看到其他人不理解的偏激对业余非编的抨击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他一种就事论事的个人观点而已。他的母亲值得我们尊重,她的母亲救了人,自己牺牲,这么多年过去了,谁还记得?而业余非编先生的以及他的弟弟他的家人承受的是最多的。现在国家也在强调当我们遇到危险或看到他人危险时,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智勇!最后我想说老师的做法真的是非常伟大。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业余非编的母亲也一样。希望业余非编先生坚强的勇敢的快乐的生活。也希望张老师和她的家人可以快乐坚强,不离不弃的生活。兔兔祝福你们。希望大家都可以幸福的生活,没有悲伤。
      


      3楼2012-05-21 23:16
      回复
        楼主是辩论高手吧,我举双手支持业余非编 ,保护好自己帮助别人才值得提倡,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做事情要考虑后果,人都是凡人,都是自私的。毕竟13亿人英雄一年也出不来一个


        4楼2012-05-21 23:26
        回复



          5楼2012-05-21 23:44
          回复
            支持每位楼主的想法,都理解。只是这世界有很多爱的缺失,弘扬爱的精神在这种时刻十分必要。不要去想昏暗面,要往好的方面去想去做,一是为自己的身心健康,二是使人身边的世界更显得阳光些,这不好吗?张丽莉老师是最好的典型,希望更多人在被感动的同时,会有更多的人以实际行动带给我们温暖,从而使更多的人快乐的生活下去。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2-05-22 04:18
            回复
              楼主,您好
              既然提到我,那么我来回复下.
              您说我故意曲解@业余非编的意思,我不认同.下面就我的理解来谈谈:
              @业余非编 先生 昨天在他的帖子里说:"别把一件事情放的太大了,大家还是留着这份爱等到多年以后再释放出来关心她吧。我们更应该想想她这种行为值不值。旁观者都会说出大量华丽的赞美词语,但真正不幸的还是她自己及家人。当鲜花与荣誉淡出的那一天,她自己及家人的心情也许无人能够体会。我一直在怀疑这种行的正确性,我不反对别人去做,但我绝对不会认同这种行为。 "
              就业余非编先生的这段话我非常同意"留着这份爱等到多年以后再释放出来关心她吧。 " 但是我不同意他所说的: "我们更应该想想她这种行为值不值"" 我一直在怀疑这种行的正确性,我不反对别人去做,但我绝对不会认同这种行为。"
              从业余非编先生的这段话里我感受到的意思是: 业余非编先生认为张老师的行为是不值得的,他怀疑张老师的行为的正确,自己并不认同张老师的行为. 说点直白一点就是,他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 从业余非编的话里我看不到任何你所说的---"楼主(业余非编)想说的的意思在于强调救助他人也应注意自我保护,以免产生更多悲剧。 "我不知道你是从这段话的哪里看出这层意思的. 我又何来曲解之意?
              "张老师舍身救人"和"不会水还跳到河里去救人",我觉得是有区别的.后者明知道自己不会水,根本救不了人,还跳下去救,这确实跟自杀无异,非但无法救人,自己还要送命,我们不提倡.但是,张老师的事情和这个是两回事,在保全自己还是他人的选择题里,她选择了后者,这是崇高的精神,是大义,是君子之行.我们当然要提倡,要肯定,要赞扬. 在张老师的价值观,也许这才是她幸福的选择,因为你要知道,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个人都认为苟活才是幸福,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么自私的,不是每个人所理解的幸福都一样. 所以我说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里我不是骂业余非编,在后面的帖子里,我已经回答过, 业余非编和我比,他也许是君子,但是就他所说的话,他在张老师面前, 他的这一番话,的确可以叫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至于您所假设的各种结局,我还是那句话,社会制度的完善和真善美道德精神的宏扬,是两个不同却同样重要的事情.都不可偏废.
              宏扬张老师的这种精神,和看到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并解决,都是重要的事情.如果只宏扬道德,而不去规范制度,那很可能会造成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即使英雄自己不在乎,但是作为社会,作为我们社会中的大众不能不在乎,所以制度一定要完善. 同样,如果只谈制度,而忽视宏扬道德,同样不行,制度毕竟是冷漠的机器,温暖人心的道德力量在任何年代都是需要的,也一定是存在的,只讲制度,不谈道德,人可能就会变成冷漠的机器,见义勇为可能就是等价交换的生意,那还何谈崇高精神? 所以不要以为人们一谈大义,精神,道德就是唱高调,这些和良好的社会制度一样重要.
              最后我想说,我看了业余非编先生后来写的一些话中也说到他自己并非冷漠自私的人,也愿意帮助他人,而且他有一个英雄的母亲.所以我对他并无恶意.网络上的交流不如直观的交流,可能有一些意思的误解,或者情绪上的伤害,如果有,在此我对业余非编先生表达歉意.
              前天,新闻里,张老师用微弱的声音说过一句话,是"我身上流得中国人的血,有中国人最美好的传统---善良."我想我们大家都是中国人,都希望看到自己的祖国强大,人民幸福,虽然听起来想套话. 我们都不希望社会冷漠,大家爱张老师这样的人,这是中国的宝贵精神. 我们不应该对这种精神给予其他的非议. 我觉得6楼说得很好,让自己的内心尽量光明,不阴暗.张老师曾说做一个温暖他人的自己!没错,每一个人都光明,中国便不黑暗,纵然这只是美好的希望,但人生,社会不能,也不该没有希望.
              


              7楼2012-05-22 10:47
              回复
                您真主观.
                我要说的已经说过了.
                谢谢您写了这么一堆.
                再见.


                9楼2012-05-22 11:40
                回复
                  2025-08-10 03:48: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们国家的现状就是浓厚的人情世故让很多人的思想都很主观,感性的东西太多。
                  正如楼上很多吧友所说的,张老师这件事客观来说是要提倡智勇的,如果单从此事做文章,我们要考虑的重点应该是怎么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不是刻意发扬张老师的英雄事迹。正是因为这个牵扯到很多社会现状,所以在爱慕虚荣的神奇国度,媒体上面是不会出现不和谐的东西。
                  一是我们要适应这个正在蜕变的社会,二是我们要有自己的思想(广义就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最后祝张老师早日康复!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2-05-22 11:43
                  回复
                    如果你觉得无法反驳,并能因此自我反省的话,我写这些也不是白费的。
                    不过看来我是自作多情了,所以高估了你的气度和境界。


                    IP属地:河北11楼2012-05-22 1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