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话题太少见了,这种话题的少见也说明传统中国文化——其实不在于“文化”,而在于习惯,尤其是心理习惯——的影响。就像古代女性自己“缠足”深受其害,但在对待下一代的时候,却莫名其妙地认可了这一点。现在有些地方,女性还需要忍受“割礼”之害,可是执行“割礼”的正是那些深受其害的妇女。这就是一种习惯的影响力。
————下面转入正题
所谓“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这种说法是模糊的,我总觉得“性文化”要开放(当然是某种意义上的开放),至于性行为,我觉得还是提倡“专一”较好,具体也不想解释太多。这里我想说说“性文化”的开放。
我觉得“性文化”的开放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性”的好奇,人们矛盾的地方就在于,一方面自己对过分的“性压抑”都具有不解心理,但对于下一代却要求“克制”,怕学“坏”。这就跟某些地区的人的“割礼”心理差不多。
我总觉得,人们对于“性”的好奇心理,正是由于心理上受到“在性意识上的压抑”造成的,特别是小的时候,受到的压抑越重,长大后这种好奇心理就越强。这种压抑不仅表现在谈到“性”的时候,表现得故意回避,这一点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在谈到“性”的时候,大人故意表现出“神秘”的笑。越神秘,就越让人觉得好奇。
人们不能够坦然面对“性”的话题,一谈到这个话题就表现得神色异常,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病态心理,但人们一般却不这么认为。幸好,我的姑姑是一位医生,每次当我对“性”表现的好奇、莫名的兴奋时,她就以很温和的态度给我讲解这方面的事情,渐渐地我对于“性”不再好奇。
或许有的人说,如果对“性”不再好奇,那岂不是没有什么欲望?并非如此,【相反的】,生理上的欲望不仅正常,而且由于没有心理上的压抑而造成的虚幻的兴奋,反而显得更加健康。幻想是对压抑的补充。所以,“性文化”的开放是对性压抑心理的补充。
我能感觉到,我所遇见的大部分人都有性压抑心理,这就是他们在谈到“性”的时候,情绪上不是“平直”的,而是“弯曲”的,尽管嘴上说,这没有什么,但脸上却藏着一抹“神秘”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