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乃江西庐陵人(现为江西永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一生
政治上颇多坎坷,屡次被贬,又复而起用。
其在文坛上的地位影响较之仕旅,成就更大。醉翁诗词赋文或沉郁顿
挫,笔墨淋漓,或雄奇变幻,气势豪放,这一首《踏莎行》却写得婉曲缠绵,
情深语近。这首词望尽春山不见行人的画面,是行人想象中恋人必见的情
景,写的是恋人的失望,但却又更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
时值冬暮春初,赣南大余县城南梅关驿道左右梅花正日渐衰败。城门边
一酒馆名曰“折梅楼”,此店虽偏却依山傍水,可赏花望梅,故而时有文
人墨客慕名寻来。这日已是傍晚,酒馆二楼临窗坐着一位白衣少年,酒菜
尚未动口,却先喃喃念了醉翁的《踏莎行》。这少年面容清秀,约莫双十
年纪,本该正是朝气勃发的时候,他的目光表情中却透着与他年龄不符的
幽怨和沧桑。其时,这少年已开始一杯一杯的饮酒下肚,仿佛要将满腔心
事都付诸于杯中之物。喝了七八杯酒,他又停杯向着窗外望去。窗外是一
条贯穿县城的河,对岸即是梅岭。东坡居士曾在此地赋诗“梅花开尽杂花
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他暗叹:“苏
东坡又怎会知道我的心情,那人终究是不会来,我又有何心情再看他
物。”原来这少年是为情所困,来借酒消愁。不知不觉已喝了二三十杯
酒,这少年早已甚有醉意。要知这酒,乃折梅楼的秘酿,采酷雪天山中寒
梅花瓣辅以山顶冰雪水和当地鲜嫩稻谷酿成,唤之“真露”。真露下口清
冽馥郁,后劲却重,这少年又喝得快,是以这时双眼朦朦两手颤颤。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乃江西庐陵人(现为江西永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一生
政治上颇多坎坷,屡次被贬,又复而起用。
其在文坛上的地位影响较之仕旅,成就更大。醉翁诗词赋文或沉郁顿
挫,笔墨淋漓,或雄奇变幻,气势豪放,这一首《踏莎行》却写得婉曲缠绵,
情深语近。这首词望尽春山不见行人的画面,是行人想象中恋人必见的情
景,写的是恋人的失望,但却又更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
时值冬暮春初,赣南大余县城南梅关驿道左右梅花正日渐衰败。城门边
一酒馆名曰“折梅楼”,此店虽偏却依山傍水,可赏花望梅,故而时有文
人墨客慕名寻来。这日已是傍晚,酒馆二楼临窗坐着一位白衣少年,酒菜
尚未动口,却先喃喃念了醉翁的《踏莎行》。这少年面容清秀,约莫双十
年纪,本该正是朝气勃发的时候,他的目光表情中却透着与他年龄不符的
幽怨和沧桑。其时,这少年已开始一杯一杯的饮酒下肚,仿佛要将满腔心
事都付诸于杯中之物。喝了七八杯酒,他又停杯向着窗外望去。窗外是一
条贯穿县城的河,对岸即是梅岭。东坡居士曾在此地赋诗“梅花开尽杂花
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他暗叹:“苏
东坡又怎会知道我的心情,那人终究是不会来,我又有何心情再看他
物。”原来这少年是为情所困,来借酒消愁。不知不觉已喝了二三十杯
酒,这少年早已甚有醉意。要知这酒,乃折梅楼的秘酿,采酷雪天山中寒
梅花瓣辅以山顶冰雪水和当地鲜嫩稻谷酿成,唤之“真露”。真露下口清
冽馥郁,后劲却重,这少年又喝得快,是以这时双眼朦朦两手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