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故乡的期盼
眼下,社会上最时兴最向往的便是原生态的田园风光,满眼的绿色,白云蓝天,牛羊悠闲地吃草,鸡鸭和鸣,犬吠偶闻,头戴苇笠荷锄下地的农夫,村庄上空袅袅的炊烟,平坦洁净的村庄道路,整洁恬静的农家小院,热情的庄户“农家乐”,一碗酽酽大叶茶,三杯浓浓的景芝酒,微微醉意的都市游客,登上那魂牵梦绕的峡山湖,畅想着两千年前,大将军韩信运筹帷幄点将破秦,囊沙掩潍,水淹齐军,奠定大汉江山。更有那“城阳城高九十九,哪堪百尺河水淹”的传说...... 俱往矣,看风流人物还想50年代末十万民工集聚峡山,抗肌馁顶严寒,冒夏日熬酷暑,百米打底筑大坝,硬是肩扛人抬、车推人拉筑起四千米拦河大坝,腰斩潍河造福人民,为今天的城市和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笔者认为作为峡山湖的中上游村庄靠集屯建楼式的城市化改造是没有太大出路的,尤其是在这里。而最好的前景就是发展生态旅游,而发展生态旅游的硬件首先就是 道路畅通、社会秩序良好、环境卫生、有文化底蕴,村庄文明、民风淳朴、文化传统丰富,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甚或宗族传统特色),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
深入挖掘“节日”传统内涵,包括民间传统的生老病亡、红白喜事,定亲嫁娶、生日寿诞,各种“礼仪”都是城里人乐意探究的。反之,集屯建起的楼群城镇,城里人才不稀罕呢,从外表到内涵能与高楼大厦比拟吗?想看楼何必要跑到农村来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