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尘一梦吧 关注:97贴子:8,406
  • 26回复贴,共1

【尘梦】信是有情 初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不是评论,是读后感。一是在幼铭的博客里看了很久的霸王文,二是前几天许诺过重看一遍之后写稍微系统一点的东西。专门看了雪影、黄昏的评,表示洋洋洒洒肯定做不到,俺打算挤出一些豆腐干,以后在俺滴血泪催坑集《坑民随想录》里单辟一章,握拳。


1楼2012-08-29 07:02回复
    《信是有情》的时代背景是仁宗中期北宋同西夏的战争。汴梁到延州,仁宗、李元昊、范仲淹、吕夷简⋯⋯书本上耳熟能详的名字,一副历史的卷轴缓缓展开。故事里的主人们却是无名的:靖陵王关天月,“城北回望坡上”的一个名字,“寸土之地,一方坟茔,不书功过”;而“许身朝堂、护律法、保疆土”的江湖儿女岳明,也许只是一个传说。但看过小说的人,一定会被这二人的风采所吸引!“待国富民强,江山永固”,“清风明月,驰骋江湖”是他们曾经的愿望,也成为岳明永远的执着和怀念。
    (以上是我的推介词,看了上面的介绍,筒子们有兴趣看小说吗?)


    2楼2012-08-29 08:27
    回复
      2025-09-07 21:47: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表示我更有兴趣看你下文~~


      IP属地:江苏3楼2012-08-29 08:52
      回复
        谢谢掌柜为我的文专开一贴,这样的推荐叫我汗颜到死。当时是一时激动开了坑,回头看看才发现到处是硬伤,除了自家人,还真是不敢拿出来现眼,等我大修好了你再做广告不迟。不过,呃……那个人名,反了,明岳,明日隔山岳的“明岳”,谢谢掌柜,我喜欢你的文字,可是又觉得这文真的还是糙了点,就为你这个评,等完结了,我一定要细细的重新大修。
        


        IP属地:陕西4楼2012-08-29 22:53
        收起回复
          1. 开篇
          对于中篇小说或电影,我一向很信奉主角在第一二章或者前五分钟的亮相,类似心理学上的“铭印”过程,开篇的魔力在于赋予观者对人物命运的天然好奇心,好比雏鸟会跟随第一个进入视线的较大移动物体一样。这个亮相当然不是直白到贴着照片的简历,可以是虚化的充满象征意味主题演示,也可以直接引入悬念。信是有情属于后者,开篇便是三川口之败后,玄甲军指挥明岳为了伸冤请罪,颠沛辗转回到汴梁,却在各怀心思的人们的授意下,被毒打后悬于寒夜的城头⋯⋯靖陵王关天月神明般地降临了,具体是这样的:
          京兆尹覃默心急如焚赶去救明岳,“严冬的清晨,汴京的街道上寂静无声。忽然一阵清脆而急促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还没来得及命轿夫让道,那匹马就已经到了他们的身边,⋯⋯“马上的乘客骑术精良,拉住缰绳往另一侧轻轻一抖,那匹马跟着前蹄一偏,落在了轿夫身边。等众人抬起头看时,只看见一个锦衣貂裘的背影往北绝尘而去。”
          “又是哪家的公子少爷……”石劲嘴里嘟哝着。
          覃默把轿帘挑起一条缝,看见那匹通体墨黑,四蹄如雪的“墨玉”名驹,长舒了一口气,“他回来,就好办了。”
          在此惊鸿一瞥的亮相之前,这个人们口中“小王爷”,已经在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人的思维和言谈里,未见其人,先闻其名,由虚到实的聚焦,很抢镜头啊!!而读者对各式人物关系和厉害也大概心中有数了。
          


          5楼2012-08-30 05:13
          收起回复
            2.交叉的河流
            在作者的笔下,靖陵王关天月是个近乎完美的人物,充满了能量和个人魅力,令人心折(歌曰:你是彼岸花,红的太无暇~ ),他出身显赫,作为仁宗的伴读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又承袭家学善演兵习武,也因此,为帝王所倚,亦为帝王所忌,虽统领禁卫,却常得不到信任而无法亲自领兵布阵。西夏屡屡犯境,一向重武轻文的北宋无力招架,此时关天月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部将明岳的身上⋯⋯可以被关天月挑中的人,自非等闲!投身行伍之前,明岳早已扬名江湖,他本可以独善其身,身为皇亲贵胄的关天月更是如此,于是他们是相同的人。
            关天月明白,明岳拥有才华,然而“秉性过于宽柔,可这样只能御下,上战场不足以制敌,入庙堂更难以自保”,不过关天月也深信“这小子,有那么一股子拧劲狠劲,得想办法给他激出来。”于是一章又一章,HM幼铭一点没有手软,各种手段,虐身又虐心,最后干脆焚毁了明岳心中最后的浮桥。不过我担保读者不会感到压抑,因为心里始终是存有希望的,更因为作者精心编织在情节里的点点滴滴,几乎诠释了相知相契的最高境界,不经意间一句“纯钧是柄好剑,那四个人,都死在纯钧剑下。”如风拂过,花落满地。阅读的乐趣,大抵如此。
            关天月并非“神明”,他也曾叛逆不羁,只是出现在故事里时,36年的人生已甄化境,如同一条初时浑浊奔突的河,行至下游便有了海洋般的宁静和深不可测。明岳则清澈如溪,但上游是雪山下的湖泊,潜力无穷。象两条交叉的河流,虽然循着不同轨迹,相处日久,就在日后的旅程里携带了彼此。人生相知亦如此。⋯⋯明岳最终成为了关天月的灵魂继承者,独自走入浊世、面对强敌,完成他的蜕变!


            6楼2012-08-30 05:19
            回复
              投身行伍之前,明岳早已扬名江湖,他本可以独善其身,身为皇亲贵胄的关天月更是如此,于是他们是相同的人。
              -----------------
              这句是幼铭文里这么交代的吗,我怎么没印象了,讲到这个,我突然很好奇,幼铭对明岳投身军营前的出生做何编排,原文是关天月向开封府借展昭,如今换了明岳,总不能再这么玩吧,原谅我吧,自幼铭改过后我就没再仔细看前头
              


              IP属地:江苏7楼2012-08-30 08:46
              收起回复
                “你是彼岸花,红的太无暇”,让我汗了一下,擦了汗开始反思。
                管看文还是写文,我一直深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一直在避免所谓的“完美”角色,那样的人一点地气不接,没有真实感,也就让人无法有共鸣。可是HC就是HC,老觉着自己心目中这个角色,就算他无所不能,也不是真的不能,于是找尽理由要论证他的“非不能也,实不为也”,结果总归有种矫情的感觉在里面,其实玄甲军变革、定川寨之败就是这样,我这两天一直在看这方面的资料,希望各方各面能够再自然一些,有水到渠成的效果,不负掌柜厚望,鞠躬,致谢!


                IP属地:陕西8楼2012-08-30 09:37
                收起回复
                  2025-09-07 21:41: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完掌柜对我的回复,突然有种好累的感觉啊,为么我看文一定要看扯上家国天下的文呢,也许那句“江南公子”让我动容,我突然想看两篇纯粹的江湖文,汗@8字掌柜 @幼铭 


                  IP属地:江苏9楼2012-08-30 10:15
                  收起回复
                    3.关于立意
                    下面再也不装文艺了,这样表达不清楚,我还是只会写议论文和说明文。
                    (1)家国天下的立意——守护的使命
                    若把此文划归家国天下文,的确没错,大背景就是守护平安和疆土完整、以及一些人为此所作出的努力。而故事的独特性来自对于人物的刻划,更来自包裹在文字里的深层内涵的释放,其实这些隐匿的层次才是吸引读者的根本原因。再有,就是和现代人的共鸣,抛缺历史背景仍然存在的人性曾经比较永恒的东西。
                    (2)个人的成长
                    虽然故事是从昭昭开始的,人物内心的矛盾已经不是士大夫式的江湖vs庙堂的取舍,而是在一种宿命似的使命的呼唤之下,一个人的蜕变和成长。虽然也和关天月谈论过江湖的清风明月,但在不可避免的外在危机的压力下(可以时时感觉到文字里传递的时间紧迫感),明岳没有选择,他必须获得那些看似和以往名门正派的端方教育向左的特质,比如由是非导向转为目的导向思维,这样他才不会因追求道义和人性上的无暇而优柔。是不是每个从校园走入社会的人都有类似的挣扎?是理想太完美还是现实太污浊?应该是两者都有。
                    (3)人与人的相交
                    关天月和明岳二人,亦师亦友甚至不止(想歪了的自去面壁),应该说代表了人与人相交的至高境界,可遇而不可求。为师的关天月对于明岳的苦心相授、期望、耐心、细致,会让读者也感觉如沐春风。作为友人知己的二人,默契投缘、永远理解、时刻为对方着想,危急时彼此为援⋯⋯这些人性里温暖闪光的东西,是吸引我阅读的力量。
                    


                    10楼2012-08-30 21: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