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采访,对刘欢的印象回来了。好高兴狮子可以参加跨年演唱会。不过欢哥邀请了那么多人,那是不会嘉宾唱的比他都多(玩笑
)
==============================================================================
“好声音”导师极度纠结 刘欢有话说
2012-08-31 08:57 北京青年报
上周末《中国好声音》由刘欢带队的首场“厮杀”在创下收视新高的同时引发了众多争议。观众在陪同导师刘欢纠结、痛苦之余唏嘘、感叹。同时,各种猜测甚至谣言横行网络。面对铺天盖地的疑问,刘欢有话要说。昨天,刘欢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一方面,刘欢延续了毋庸置疑的音乐专业性和品位,理性剖析麾下14员爱将的成败得失。另一方面,再次释放着抑制不住的真性情——时而他会扼腕“天哪,我不是演员啊,我不知道怎么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时而他会掷地有声“选择徐海星我理直气壮,因为我作为‘好声音’的导师,如果因为音乐以外的原因而昧着良知,我枉为音乐人”;王乃恩离开的那个拥抱,刘欢反而是被安慰者,那一刻,他心痛、不舍甚至内疚;当看到自己精心编排的一场演出,播出时因为“广告植入压力”而被打散凌乱,他真的心疼……见证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自相残杀”,刘欢真正想说的其实很简单,心底无私天地宽。
赛制残酷
“自相残杀”是尊重原版
挑战的结果是极度纠结
记者:抉择的时候是否想到过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刘欢:抉择的那一刻想不了这么多。队员临场表现有差别的时候好办,但两人都很出色的时候会特别难以取舍,只能咬牙忍痛割爱。那种痛不是人们能想象的。我和哈林团队的“导师考核”是8月15日、16日录制的。老那和杨坤的团队比我们晚一周录像。记得那天我们一录完像老那就说:“我得总结经验,不能像刘欢这么纠结,太痛苦了!”杨坤在考核录像前也夸口:“我不会哭,我才不纠结呢,我这个队好些个队员没有我转椅都进不来。”结果怎么样?人都是有感情的,这些队员都是你亲自挑来的,你怎么可能轻易割舍。
记者:赛制很残酷。当时接受节目邀请的时候没考虑到这一点吗?
刘欢:当然考虑过。当时认为赛制这一部分不太适合中国文化,曾经有所顾虑。中国奉行中庸之道,万事和为贵,大众对这种“自相残杀”很难接受。但原版模式就是这样。原版模式的成功一定有它的道理。这是一档真人秀节目,也就是说除了真人,它毕竟还是个秀。是秀就会要求好看,吸引人。所以我们只能尊重原版,调整心态。既然决定参加,就要挑战自己。挑战的结果你也看到了,就是极度纠结和被质疑、被黑幕。
澄清“放水”
徐海星害怕碰上李代沫
后者输在选歌错误太想成功
记者:您害怕质疑吗?
刘欢:不怕。心底无私天地宽。说实话我也没有兴趣上网去看那些是是非非。我太太会上网看队员的考核视频和评论,关心相关的新闻报道,然后跟我念叨。不过我一烦,她也就不吱声了。对被质疑我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音乐不同于体育比赛,成败输赢可以一目了然。音乐欣赏需要一定的音乐素养,而“好声音”是通过音乐来展示的。也就是说,你的声音再好,但和音乐联系不好,或者在展示的那一刻联系不好,就不是“好声音”,至少在那一刻不是。这是游戏规则,没有办法。倒是我太太跟我转述的“黑幕”传闻让我哭笑不得。
记者:最大的“黑幕”据说是李代沫没能留下来是他自己“放水”,网上传得有鼻子有眼。
刘欢:这种阴谋论恐怕对李代沫是伤害最深的。我个人很喜欢李代沫,他的声音独特、自然、温柔,气息也好,中国缺少他这种能轻松、幽默演绎浪漫情歌的歌手。考核那天他选歌错误,加上太想成功,所以输给了徐海星。其实徐海星那天表现并不算出色,只是比较稳定,没出纰漏,可以说是李代沫的失误帮了她。看得出徐海星那天压力非常大,她不傻,她知道大家都喜欢李代沫,她害怕碰上李代沫。选择徐海星我理直气壮,因为我作为“好声音”的导师,如果因为音乐以外的原因而昧着良知,我枉为音乐人。

==============================================================================
“好声音”导师极度纠结 刘欢有话说
2012-08-31 08:57 北京青年报
上周末《中国好声音》由刘欢带队的首场“厮杀”在创下收视新高的同时引发了众多争议。观众在陪同导师刘欢纠结、痛苦之余唏嘘、感叹。同时,各种猜测甚至谣言横行网络。面对铺天盖地的疑问,刘欢有话要说。昨天,刘欢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一方面,刘欢延续了毋庸置疑的音乐专业性和品位,理性剖析麾下14员爱将的成败得失。另一方面,再次释放着抑制不住的真性情——时而他会扼腕“天哪,我不是演员啊,我不知道怎么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时而他会掷地有声“选择徐海星我理直气壮,因为我作为‘好声音’的导师,如果因为音乐以外的原因而昧着良知,我枉为音乐人”;王乃恩离开的那个拥抱,刘欢反而是被安慰者,那一刻,他心痛、不舍甚至内疚;当看到自己精心编排的一场演出,播出时因为“广告植入压力”而被打散凌乱,他真的心疼……见证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自相残杀”,刘欢真正想说的其实很简单,心底无私天地宽。
赛制残酷
“自相残杀”是尊重原版
挑战的结果是极度纠结
记者:抉择的时候是否想到过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刘欢:抉择的那一刻想不了这么多。队员临场表现有差别的时候好办,但两人都很出色的时候会特别难以取舍,只能咬牙忍痛割爱。那种痛不是人们能想象的。我和哈林团队的“导师考核”是8月15日、16日录制的。老那和杨坤的团队比我们晚一周录像。记得那天我们一录完像老那就说:“我得总结经验,不能像刘欢这么纠结,太痛苦了!”杨坤在考核录像前也夸口:“我不会哭,我才不纠结呢,我这个队好些个队员没有我转椅都进不来。”结果怎么样?人都是有感情的,这些队员都是你亲自挑来的,你怎么可能轻易割舍。
记者:赛制很残酷。当时接受节目邀请的时候没考虑到这一点吗?
刘欢:当然考虑过。当时认为赛制这一部分不太适合中国文化,曾经有所顾虑。中国奉行中庸之道,万事和为贵,大众对这种“自相残杀”很难接受。但原版模式就是这样。原版模式的成功一定有它的道理。这是一档真人秀节目,也就是说除了真人,它毕竟还是个秀。是秀就会要求好看,吸引人。所以我们只能尊重原版,调整心态。既然决定参加,就要挑战自己。挑战的结果你也看到了,就是极度纠结和被质疑、被黑幕。
澄清“放水”
徐海星害怕碰上李代沫
后者输在选歌错误太想成功
记者:您害怕质疑吗?
刘欢:不怕。心底无私天地宽。说实话我也没有兴趣上网去看那些是是非非。我太太会上网看队员的考核视频和评论,关心相关的新闻报道,然后跟我念叨。不过我一烦,她也就不吱声了。对被质疑我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音乐不同于体育比赛,成败输赢可以一目了然。音乐欣赏需要一定的音乐素养,而“好声音”是通过音乐来展示的。也就是说,你的声音再好,但和音乐联系不好,或者在展示的那一刻联系不好,就不是“好声音”,至少在那一刻不是。这是游戏规则,没有办法。倒是我太太跟我转述的“黑幕”传闻让我哭笑不得。
记者:最大的“黑幕”据说是李代沫没能留下来是他自己“放水”,网上传得有鼻子有眼。
刘欢:这种阴谋论恐怕对李代沫是伤害最深的。我个人很喜欢李代沫,他的声音独特、自然、温柔,气息也好,中国缺少他这种能轻松、幽默演绎浪漫情歌的歌手。考核那天他选歌错误,加上太想成功,所以输给了徐海星。其实徐海星那天表现并不算出色,只是比较稳定,没出纰漏,可以说是李代沫的失误帮了她。看得出徐海星那天压力非常大,她不傻,她知道大家都喜欢李代沫,她害怕碰上李代沫。选择徐海星我理直气壮,因为我作为“好声音”的导师,如果因为音乐以外的原因而昧着良知,我枉为音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