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胡乱翻看电视,正好看到《见证》介绍苏晓明的一期节目,大概述说当年苏晓明一曲另类军旅歌曲《军港之夜》红遍大江南北前后发生的故事。
因为当时的军旅歌曲多为铿锵有力,当军港之夜的柔美歌声与人性化的意境一经出现,立刻被在当时那个极左年代里走出来的社会大众所欢迎,苏晓明也顷刻间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并拥有无数的忠实歌迷。
但就在歌迷陶醉在这柔美歌声之时,当时的权威音乐杂志《人民音乐》(ms)刊出文章,质疑该歌格调不高,水兵应该时刻警惕,保卫祖国,怎么可以睡觉。还有人认为让个女的唱这样的歌曲让水兵睡觉是何居心云云。一时之间反对之声甚嚣尘上,尤其受到了当时老一辈音乐人or专家和当时很多专业歌手的反对,一些专业歌手认为:我们学了这么多年,给她一首歌十度都不到,只有八度(或者更低)就能如此红,我们以后还怎么唱?
在节目中还提到当年小征泽尔来华指挥,一头长发,舞蹈似的指挥动作,其另类装扮和表演在中国引起强烈的反响,但当时的舆论对外国人的另类比较宽容。。。
历史是何其的相似,格调上抨击之,唱功上打击之,外国的月亮什么形状都可以
历史是一个多么好的东东阿
因为当时的军旅歌曲多为铿锵有力,当军港之夜的柔美歌声与人性化的意境一经出现,立刻被在当时那个极左年代里走出来的社会大众所欢迎,苏晓明也顷刻间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并拥有无数的忠实歌迷。
但就在歌迷陶醉在这柔美歌声之时,当时的权威音乐杂志《人民音乐》(ms)刊出文章,质疑该歌格调不高,水兵应该时刻警惕,保卫祖国,怎么可以睡觉。还有人认为让个女的唱这样的歌曲让水兵睡觉是何居心云云。一时之间反对之声甚嚣尘上,尤其受到了当时老一辈音乐人or专家和当时很多专业歌手的反对,一些专业歌手认为:我们学了这么多年,给她一首歌十度都不到,只有八度(或者更低)就能如此红,我们以后还怎么唱?
在节目中还提到当年小征泽尔来华指挥,一头长发,舞蹈似的指挥动作,其另类装扮和表演在中国引起强烈的反响,但当时的舆论对外国人的另类比较宽容。。。
历史是何其的相似,格调上抨击之,唱功上打击之,外国的月亮什么形状都可以
历史是一个多么好的东东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