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费用类的回单只能当做资金收付的凭证,不能作为费用发生的凭证,需要发;票佐证才能做费用。同样,商品购销,没有发 票,只有收据,只能证明钱打出去了,不能说明采购,没有入库单,也不能说明,商品已经入库了,所以,原始凭证决定做账的分录,有什么样的凭证做什么样的账。
费用类的账可以做在同一个分录中,可以归集,比如电话费有十几个发票,可以一起做,财务费用同样可以归集一起做。
严格来说,一个业务一个分录,但是实务中一般不那样做,收入和成本、采购入库,同样都可以归集一起做。
但是手工帐为了不乱,尽量分开。采购入库,需要发。票和入库单,没有发‘票的暂估。销售一般需要销售发’票和出库单,有资金收付一起做进去,可以省掉应收应付的账。
月末需要计提,一般计提的账有地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然后做结转,本年利润归集。
接下来是丁字账,我们需要把所有科目一笔一笔发色列出,然后算出每一个科目的期末余额,做完之后去做科目汇总表,平衡了出报表。
还有一个步骤是登账,原则是明细账到总账,但是我阿姨比较懒,鉴于账不多,她直接做总账,然后出报表,但是库存和应收应付需要先做,因为那是出报表必要的,做库存是为了不乱账,应收应付的明细借贷方可以做预收预付。
其实,那时候,我浪费了许多纸质的记账凭证,还有账簿里的红线,都是错误引起的
那时候,阿姨说,你不确定用铅笔写,然后用水笔写上去,字体小,留半格,以便错误后更改,然后要求我用0.38的水笔,但是我经常忘了,经常被骂,骂完之后又安慰我,说不要生气。我当然不生气,只是有时候有点莫名的委屈。
其实我是失败的,在那段实习期间,学东西特慢,一直做。让我分配发票,我不会,让我做丁字账,我算出来的结果让科目汇总表不平衡,然后做出来的报表总是左右不平衡,有些是登账错误,有的是计算错误,对了,当然她也说过我的计算器不灵光,打字慢,计算结果经常有错,她说一个结果要校验一到两次。
那时候,我学了两个月初,有些时候晚上过去做账,回来都十一点多了,下车后还要走15分钟到家,有时候趁着月光,坐在公交站台上,时不时有些车路过,打着电话,那种感觉惬意极了。
有一次,下了大雨,九点多回家,一把破伞不管用,淋湿了一身,走上回家的斜坡,雨水像洪水那样冲刷路面,漫下来,有被冲走的感觉,伞被风刮着,已经失去遮风挡雨的功能。当爸爸带着手电给我带路时,幸福死了。
就这样学了两次完整的流程。还有国庆时候又去了一次,算是学会了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