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每次歌手PK完毕,华少第一个要求导师评价的,居然是主考核官那英,然后才是其他三个导师。这和之前几期有很大的不同,以前都是先问其他导师,然后主考官最总结陈词。
这里面就值得玩味了,如果那英先开口,那就等于为选手的发挥定下了基调。比如第一轮她上来就说多亮发挥失常,那么其他三位导师只能附和着,即便是有不同意见,那也只能从其他方面找补一下。这样第一轮谁去谁留,一目了然。
而唯一不同的一次,是第一轮粱博唱完后,华少先问的其他导师,接下来就是一面倒的支持粱博,最后那英不得不附和主流的声音,保送粱博晋级(话说粱博发挥得确实给力)。仿佛剧组的潜台词就是:“那英,你不能再一味的保张赫宣了,别过头了。”
而接下来的PK,华少又变回了原来的方式,先让那英开口,然后其他人点评。结果就是,那英定下了大基调,却被媒体团扇了耳光,难怪那英要发飙,不带这么恶心人的。
我估计剧组的初衷是,要突出主考官的权力,媒体团只是配合,但却出现了不可控的一幕,那英一次次的被打脸,最后一轮终考,里面包含了太多和媒体怄气的成份,四位导师众口一词的支持粱博,更多的因素大概是想维护自己的权威吧。如果媒体再这么不给面子,估计四位导师当场就要拍桌子走人了。今天你媒体团能这么对待那英,那明天杨坤岂不是要酱油了???这是所有导师所不能容忍的。
这里面就值得玩味了,如果那英先开口,那就等于为选手的发挥定下了基调。比如第一轮她上来就说多亮发挥失常,那么其他三位导师只能附和着,即便是有不同意见,那也只能从其他方面找补一下。这样第一轮谁去谁留,一目了然。
而唯一不同的一次,是第一轮粱博唱完后,华少先问的其他导师,接下来就是一面倒的支持粱博,最后那英不得不附和主流的声音,保送粱博晋级(话说粱博发挥得确实给力)。仿佛剧组的潜台词就是:“那英,你不能再一味的保张赫宣了,别过头了。”
而接下来的PK,华少又变回了原来的方式,先让那英开口,然后其他人点评。结果就是,那英定下了大基调,却被媒体团扇了耳光,难怪那英要发飙,不带这么恶心人的。
我估计剧组的初衷是,要突出主考官的权力,媒体团只是配合,但却出现了不可控的一幕,那英一次次的被打脸,最后一轮终考,里面包含了太多和媒体怄气的成份,四位导师众口一词的支持粱博,更多的因素大概是想维护自己的权威吧。如果媒体再这么不给面子,估计四位导师当场就要拍桌子走人了。今天你媒体团能这么对待那英,那明天杨坤岂不是要酱油了???这是所有导师所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