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姜当年选择逃避是他致命的错误,但是我认为这和当时他的年龄心态以及那个时候环境对他的态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孩子犯了错,是该勇敢承认,但是当父母插手之后确实也有一些依赖性,而且面对姜父亲的强硬,和已经编好的事实,姜有反驳的余地吗?他自己都没有信心相信自己了,还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现实吗?
姜当年没有去找泰勋的家人吗?他找过,他知道泰勋的妈妈去世了,而且去门口看了一次,但是以他当时的处境,他是不敢去面对被害人的家属的,他还不能像一个男人一样为自己作的事而负责,他还只是一个刚成年的孩子而已。至于说没找过泰勋的弟弟,恩,是他的失职,他的懦弱也是他的一大失误,因为直到现在他才知道泰勋有个弟弟。但说没去泰勋的坟前,我想这是因为骨灰当年被吴取出后安葬的,而姜可能并不知道泰勋的坟在那里(也许在那棵树下),而吴是愿意姜来参拜自己的哥哥,还是愿意用对姜的复仇来参拜自己的哥哥呢?而就算当时的姜想要到泰勋家赎罪,泰勋的弟弟能接受他吗?那个时候的姜又能为泰勋的弟弟作什么呢?也许那时泰勋的家人见到姜只会激发更大的怨恨吧。至于牙子亲说他没找人说出过真相,我认为不然,他和光斗、老师都说过,‘我不是故意的’,而并没有说不是我杀的,他想承认错误,但是却被大人们的不信赖和父亲的保护而抹杀了。
看了这部剧,我认为还是揭露法律的不公和社会的冷漠,而并不是在这一个个例上。恩,牙子亲不想涉及到那么多,那我们就只谈论剧情,姜是个罪人,那牙子亲真地希望吴最后通过复仇把以前所有的人都杀了吗?这才是真正应该得到的结果吗?事情既然发生,难道就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以至于付出更多生命来验证曾经的真理吗?血已经留了很多了,难道已经明白的道理一定要再一次用血来浇铸吗?我们小时候就听过,错了就改是好孩子,难道只要犯错就要至他与死地吗?至少我认为姜的悔改就比继续为恶强多了,而吴的复仇也许合情合理,但是他也在剥夺别人的生命啊,这层你想过吗?他有为那些死去的生命的家属想过了吗?本来他最应该了解失去亲人后的那种痛苦的。
我的看法还是如果吴通过上诉,通过法律手段对姜进行制裁,无论成否我都支持,但是以暴制暴,我实在是不能苟同,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表达我的想法。
PS:如果无法说服牙子亲,可能是我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不够,呵呵,但是这样下去也没有什么结果,我还是那句话,既然我们的价值观不同,我们就在尊敬对方的情况下,彼此都退一步吧,毕竟我们都不是当事人,而只是个旁观者清而已,只要能从这部剧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我们看这部剧也就值得了,因为我们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