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沃,生于1779年即正祖3年,卒于1855已卯年,享年77岁,堪称长寿。关于林尚沃之死,世人所知不多,据说是在初秋季节。
一天午休,在梦里,他看到曾亲密爱恋后又狠心与之分手的松伊乘着白鹳悠然地飞上了天空。从那时起,林尚沃的身体便开始急剧衰弱。以前他还喜欢种种菜、干点农活,此后由于行动不便,户外活动基本就停止,大部分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终于,在一个凉爽的秋日,他让下人们打来满满一盆水,没有要下人们搀扶,自己洗漱完毕,然后又让下人拿来镜子,呆呆地看着镜中自己的脸庞。“喂,稼圃,”林尚沃盯着镜中自己的面容,自言自语。两旁的人都以为他是看到了虚幻的东西,但并非如此。他只是在对着镜中自己的面容自言自语:“这一生,你真是受苦了。”林尚沃是在对着自己借用一生、行将蝉脱而去的躯壳自言自语。然后,他让朴钟一拿来笔墨纸砚,自己站起身来,浓墨饱蘸,用尽平生之力挥毫写道:
死死生生生复死,
积金候死愚何甚。
几为闲名误一身,
脱人傀儡上苍苍。
临终偈是做了一辈子修道士的高僧们临终前吟出的偈颂。从这个意义讲,林尚沃的绝笔诗作可以称做他的临终偈。作为商人,林尚沃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朝鲜甲富,但他懂得“积金候死”的愚昧,懂得取得巨大成就却搞垮身体的幼稚,就此而言,他是一个纯粹的修道士,他最终完成了石崇大师对他的期望,修成商佛。
写罢这首诗,林尚沃又给朴钟一留了几句话,这就是他的遗言。林尚沃留给朴钟一的遗言内容,没有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不过有一点很清楚,他死后没给子孙们留下一点遗产。
林尚沃是一个有修养的哲人,他能够看穿“权无十年盛,花无百日红”,知道“富贵不过三代”的道理。事实上,古今中外保持富过三代以上的门户是绝无仅有的。这正和林尚沃“财上平如水”的哲学如出一辙。无论多少财产,无论怎样富裕,都不可能世袭三代,这就是天道。
财富和利益不能永远占有,这就是潮流。因此,如果给子孙们留下财产,他们将变得懒惰、无能,这将对他们造成伤害。平时,林尚沃教育他的子孙“财物是招祸之门,遗产是斩身之刀”。林尚沃一生有几个孩子不得而知,《义州邑志》中记载:“林尚沃有两胞弟,一子,早殁。”林尚沃两个弟弟夭折的事情在《稼圃集》便有记载,如果说儿子中也有一个早逝的话,那说明林尚沃应该还有子孙留存于后世。
但不管怎样,林尚沃的万贯家财并没有传给子孙。他把土地分为若干份,编入宫庄土。所谓“宫庄土”,就是属于嫔妃或王子宫院的土地。从《稼圃集》的有关记载中可以看出,林尚沃的大片土地并不属于他的后世子孙,而是与属于驿站或驻军的驿屯田一样为国家所有。这是因为林尚沃并不想让后世子孙能长久地拥有财产,而是将自己的财产彻底归还于社会。
那天夜里,林尚沃停止了呼吸。一大早,下人到林尚沃的房前给林尚沃请安,但林尚沃的房间里没有一丝动静。以往,即使在林尚沃身体很虚弱的情况下,下人们来请早安,他也会大声回答。见屋里没有一丝动静,下人非常惊惶地跑去将朴钟一叫来。朴钟一赶忙跑到林尚沃床前,只见林尚沃安祥地躺在床上,就像一个熟睡的人。朴钟一轻轻地摇了摇他,不小心摸到了林尚沃的手,他的手上虽然还留有余温,但体温已在渐渐退去。林尚沃手中握着一把折扇,仿佛前一秒钟前还曾扇过一样。朴钟一清楚地知道这把折扇意味着什么。
林尚沃很早以前就将其父的坟墓移葬到了白马山城三凤山东北角上的一个山坡上了,他把这里定为埋葬祖先的先茔,同时也在山上为自己准备了墓穴。林尚沃把自己安葬在“用几个椽木扎成的、每天早晚可以仰望先亲墓穴的祠堂”前面的空地上。佛教要求人们达到一种“空手而来,空手而去”的境界,林尚沃正像他在诗中所描绘的那样,是个只身来去的歌者,“空手而来,空手而去”,抛弃了人间的世俗了赤手升天。
《商业之道》。
一天午休,在梦里,他看到曾亲密爱恋后又狠心与之分手的松伊乘着白鹳悠然地飞上了天空。从那时起,林尚沃的身体便开始急剧衰弱。以前他还喜欢种种菜、干点农活,此后由于行动不便,户外活动基本就停止,大部分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终于,在一个凉爽的秋日,他让下人们打来满满一盆水,没有要下人们搀扶,自己洗漱完毕,然后又让下人拿来镜子,呆呆地看着镜中自己的脸庞。“喂,稼圃,”林尚沃盯着镜中自己的面容,自言自语。两旁的人都以为他是看到了虚幻的东西,但并非如此。他只是在对着镜中自己的面容自言自语:“这一生,你真是受苦了。”林尚沃是在对着自己借用一生、行将蝉脱而去的躯壳自言自语。然后,他让朴钟一拿来笔墨纸砚,自己站起身来,浓墨饱蘸,用尽平生之力挥毫写道:
死死生生生复死,
积金候死愚何甚。
几为闲名误一身,
脱人傀儡上苍苍。
临终偈是做了一辈子修道士的高僧们临终前吟出的偈颂。从这个意义讲,林尚沃的绝笔诗作可以称做他的临终偈。作为商人,林尚沃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朝鲜甲富,但他懂得“积金候死”的愚昧,懂得取得巨大成就却搞垮身体的幼稚,就此而言,他是一个纯粹的修道士,他最终完成了石崇大师对他的期望,修成商佛。
写罢这首诗,林尚沃又给朴钟一留了几句话,这就是他的遗言。林尚沃留给朴钟一的遗言内容,没有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不过有一点很清楚,他死后没给子孙们留下一点遗产。
林尚沃是一个有修养的哲人,他能够看穿“权无十年盛,花无百日红”,知道“富贵不过三代”的道理。事实上,古今中外保持富过三代以上的门户是绝无仅有的。这正和林尚沃“财上平如水”的哲学如出一辙。无论多少财产,无论怎样富裕,都不可能世袭三代,这就是天道。
财富和利益不能永远占有,这就是潮流。因此,如果给子孙们留下财产,他们将变得懒惰、无能,这将对他们造成伤害。平时,林尚沃教育他的子孙“财物是招祸之门,遗产是斩身之刀”。林尚沃一生有几个孩子不得而知,《义州邑志》中记载:“林尚沃有两胞弟,一子,早殁。”林尚沃两个弟弟夭折的事情在《稼圃集》便有记载,如果说儿子中也有一个早逝的话,那说明林尚沃应该还有子孙留存于后世。
但不管怎样,林尚沃的万贯家财并没有传给子孙。他把土地分为若干份,编入宫庄土。所谓“宫庄土”,就是属于嫔妃或王子宫院的土地。从《稼圃集》的有关记载中可以看出,林尚沃的大片土地并不属于他的后世子孙,而是与属于驿站或驻军的驿屯田一样为国家所有。这是因为林尚沃并不想让后世子孙能长久地拥有财产,而是将自己的财产彻底归还于社会。
那天夜里,林尚沃停止了呼吸。一大早,下人到林尚沃的房前给林尚沃请安,但林尚沃的房间里没有一丝动静。以往,即使在林尚沃身体很虚弱的情况下,下人们来请早安,他也会大声回答。见屋里没有一丝动静,下人非常惊惶地跑去将朴钟一叫来。朴钟一赶忙跑到林尚沃床前,只见林尚沃安祥地躺在床上,就像一个熟睡的人。朴钟一轻轻地摇了摇他,不小心摸到了林尚沃的手,他的手上虽然还留有余温,但体温已在渐渐退去。林尚沃手中握着一把折扇,仿佛前一秒钟前还曾扇过一样。朴钟一清楚地知道这把折扇意味着什么。
林尚沃很早以前就将其父的坟墓移葬到了白马山城三凤山东北角上的一个山坡上了,他把这里定为埋葬祖先的先茔,同时也在山上为自己准备了墓穴。林尚沃把自己安葬在“用几个椽木扎成的、每天早晚可以仰望先亲墓穴的祠堂”前面的空地上。佛教要求人们达到一种“空手而来,空手而去”的境界,林尚沃正像他在诗中所描绘的那样,是个只身来去的歌者,“空手而来,空手而去”,抛弃了人间的世俗了赤手升天。
《商业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