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战争
在本期冰点周刊的封面头条中,中国青年报的感想是《微博故事真假莫辨,把好自己的门》。
作者秦珍子是要向那些总是轻信的网民发出劝告,用来证明谣言可怕的例证是发生在上周,当时深圳网友“幸运猪猪tody”在微博中宣称“带孩子去公园,遇到陌生人请她代为拍照,不想刚拍完两分钟,就被相机按钮上的迷药麻晕,孩子也差点被抱走”,“字里行间尽是恐惧和无助,再配以微博上的婴儿头像、愤怒表情和一句‘大家警惕啊’,这个关于拐卖儿童新手段的故事到此就完整了。”
在被转发三万多次后,是加V的深圳市**局分局**“深圳小天”基于职责而查证,但根据作者描述,“这边厢**叔叔们忙着留言联络,那边厢博主却始终无视,更没有报警。最终,或许是迫于警方介入的压力,在数千条评论中,在网友的追问下,博主悄悄冒出来回复了一条:‘是我朋友的邻居真人真事。’”
“众人相信的自述,一眨眼变了转述,绘声绘色的亲历,原来只是听说”——于是,这篇文章要感叹谣言的强大生命力,“谣言大摇大摆地闯进几万网友的‘传送门’,数字跳动着,以爱、惊恐和猎奇的名义……与公共安全和新闻热点密切相关的不实信息,传播得最快最广。它们能轻易避开人们对真相的探寻,激发‘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让人越信越怕,越怕越传,越传越广,越广越信。”
当然,这位呼吁网民抵制谣言的作者也明白,面对这些事后被证明夸大其辞甚至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恐慌,总有人会辩护道“提高警惕没什么不好”。所以,文章结尾处要强调“防范意识的构建需要事实,而非妄想”:“你我皆凡人,若眼前那条耸人听闻之说信源不明,无法核实,不妨暗自留心,暂时搁置,且看后事。而不需一时激动,就为其大门洞开。流言未必皆止于智者,亦止于不确定者……你自己便是自己的信息把关人、网络协管员和辟谣执法者。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也许正有一位母亲免于莫名的惊恐,正有一位游人得到友善的帮助,正有一名**停止无功的奔波,正有一些公共资源不必白白地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