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吧 关注:4,428,293贴子:27,841,001
  • 5回复贴,共1

不怕死的女人传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说世界上真有不怕死的女人,那就是纳西女人。如果世界上真有称得上情死之都的地方,那就是丽江。
  当自己选择的婚姻不能如愿,又无力在现实中抗争,她们便男女相约,寻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上吊或服毒自杀,这便是古老的殉情风俗。在纳西女人看来,婚姻与其凑合,不如与心爱的人一起死去。 


1楼2012-11-11 12:07回复
      传说“久命”是第一个为爱情而死去的人,她与“羽排”相亲相爱,但受到羽排父母的阻挠。久命虽作了种种努力,但都无济于事,绝望之时,她愤然死去,被居住在玉龙第三国的爱神“游主”接纳,在那里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后来羽排赶来,也跟着到玉龙第三国去。久命与羽排,便在处处开满鲜花的爱神的国度里生活——这是记载在东巴经中的故事。在这里,久命是第一个殉情者,羽排是随之而去。纳西女人即便在死亡问题上,也象在其它问题上一样,扮演敢作敢为、敢恨敢爱的主动角色。只是从此以后,男女双方尽量争取同时殉情,一起到爱情的国度里去。本世纪四十年代,曾发生过六对男女集体殉情的事情,这也许是最惨烈、最悲壮的自杀行动。 


    2楼2012-11-11 12:09
    回复
      2025-09-16 02:30: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殉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有其社会原因。从古以来,纳西人有过漫长的游牧迁徙的历史,也曾经历过女权制社会。那时,男女结合是以爱情为基础,就如今天尚存在于宁蒗县永宁摩梭人中的“阿注婚姻”,自由结合,自由分离,不存在殉情的诱因。大约元时以后,纳西统治者们生硬地推行从内地学来的封建婚姻,剥夺了青年们的自主权,由父母命定。加上封建统治的残酷,封建礼教的重压,人民生活艰难,环境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等原因,造成殉情风的盛行。 


      3楼2012-11-11 12:09
      回复
          然而,殉情又不是简单的自杀。它是一项极为庄严、神圣、极为洒脱地进入另一个极乐世界的仪式。殉情有专门的殉情调,纳西语称为“游悲”。它为青年们描绘了这样一个理想世界:在圣洁的玉龙山上,有一个遍地开满鲜花,没有痛苦忧愁的地方,那是爱神“游主”居住的地方。在那里,“白鹿当坐骑,红虎当犁牛,野鸡来报晓,狐狸做猎犬”。在那里有情人可以自由结合,永远吮吸着爱情的花蜜…… 


        4楼2012-11-11 12:10
        回复
           殉情有一个相约过程,一人主动提出,另一个愿意随他(她)而去。有时还向亲密朋友告别,朋友亦为其保密。殉情前,两人尽可能地买些东西,作好充分准备。殉情过程,也是殉情者最后享乐的过程,她们在选择好的地方吃喝玩乐,穿上新衣裳,向生命作最后的诀别。然后将币撒在周围(据说那样可以阻止野兽撕扯尸体),双双相拥相抱、上吊、服毒或跳崖,以求同归于尽。


          6楼2012-11-11 12:11
          回复
            挽尊


            IP属地:广东7楼2012-11-11 12: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