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不得不说,没有一部电视剧让我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复,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自从我看完心中的经典“巴厘岛的故事”之后,让我一直徘徊走不出来,这是第二次。我是一个很懒的人,第一次有部电视剧让我浪费这么多口水写篇文,没有之一。但是该吐槽的还是要吐槽。
1.看到很多人憎恨杨础立,其实站在他的立场,他是没有错的。当他还没走进官场的时候,他也许会无条件的相信吕云,但是他一旦走进了官场,他就成了政客。在他的心中,他首要的条件是守护世孙,吕云的存在对于世孙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即使他解散了黑纱烛笼,但是他身为刺客团的天主,就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这种象征一直存在,给了底下的人希望,即使可能性很小,希望还是在的。所以杨础立要把任何潜在的危险扫除,为了维护他心中的大义(皇权,世孙)吕云就不得不死。
2.再来说吕云最后的死,因为死的太过壮烈,使得多数人不能原谅白东修。暗地里,吕云确实为了东修做了很多,但是说性格决定命运,就因为他的性格,造就了他的悲剧,这么内敛的一个人。即使东修嘴上说他要守护所有人,吕云却用他自己的方式,默默的守护着身边的朋友,就是这个默默,害死了他。但凡他愿意解释一句话,也许就不会死了。不要说身为朋友,应该要无条件选择相信他,就算是夫妻,都会有误会的时候。东修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选择相信吕云,不要忘了,吕云是有前科的,是他间接造成了世子的死。
3.终于说到正题了,之所以讨厌吕云,是因为他太过残忍。他可以自杀,他可以假死。但是他却偏偏选择了一种最残忍的方式,死在白东修的手上。在最后的打斗中,一开始白东修即使不解,气愤,但是每次都舍不得下杀手,而是吕云一次次的用话语逼迫白东修要对自己狠心。即使最后刺出的一剑,白东修都闭上了眼睛,他不会以为以吕云的身手,他闭上眼的一剑,就能够惊天地泣鬼神的杀死了朝鲜第一杀手吧?当然不是,而是他彻头彻尾就没有杀吕云的心。但凡吕云狠心一点,就能把白东修给秒了。白东修唯一错的,是没有看到吕云赴死的决心。有人说白东修到最后动摇了,不相信吕云,可是任谁看见自己的朋友满身鲜血的躺在地上,都会有霎时间的愤怒。其实以白东修对吕云的了解,相信给他一点时间,他就会明白过来,可是吕云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是直接死在了他的手上,即使吕云最后说:“不要为我这种人痛苦一辈子。”但是可能吗?不要说白东修不相信,智善不相信,剧里的酱油瓶1,2,3不相信,就连我们局外的观众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以白东修重视朋友,有情有义的性格,想要他在余生happy的生活下去,估计就是吕云自己心里,也是不信的吧,他要白东修记住自己,即使不能在一起(好吧,我腐了)。吕云手中的武器虽然没有刺向白东修,却把自己变成了一把剑,狠狠的刺进了白东修的心脏,相信一辈子,白东修都不能忘记他。
就是这样残忍的吕云,让我讨厌。
正文说完了,我这里要说剧里几个颇耐人寻味的场景。一,吕云死了,白东修默默的喝酒怀念他。然后吕云就坐在了他的傍边,这是编剧要让我们一开始产生吕云没死的错觉吗?可是他可以拍成那个吕云是白东修想象的幻觉,然后智善从门里走出来,幻觉就消失了。但是不是,而是明明坐在身边的是智善,怎么就看成了吕云了呢?这个实在是,不让人误会都难啊,智善是白东修爱的女人,这样都看错,难道一直以来,智善都是吕云的替身吗?难怪坛子里有亲说,但凡吕云是女的,白东修就会选择吕云而不是智善,而吕云和智善的性格实在有些相像不是吗?也不知道是否因为吕云,白东修才爱上了智善而不是更对他有情有义的黄珍珠。
二,非常让人气愤的,曾经的好友死了,而且又默默为大家做了那么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怎么就没有人掉一滴眼泪呢?该结婚的结婚,该Kiss的Kiss,就好像大家都已经遗忘了有过这么一个人。更何况杨础立,从小的三人行,再没心没肺也不能这样子啊,白东修,杨础立,吕云,这么好的朋友。但是大家不觉的,正因为这样,杨础立的态度才和白东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白东修对吕云的思念,为什么所有人都遗忘了他,却只有白东修忘不了,不想忘?就像前面说的,他也就只能记住一辈子了。吕云太残忍了,想必他走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只有留下来的那个人才是最痛苦的。即使全世界都忘了你,但是你永远都在我的心里。也许这就是编剧想要表达的意思。别人的眼泪,别人的悲伤吕云不在乎,他只要一个白东修,足矣。
可是就是这样残忍的吕云,却让我深深的解气了,白东修这个二愣子,就该这么狠狠的孽,往死里的孽。就是这样的吕云,即使讨厌,我却依然爱他~~
好吧,本文到了最后,成了表白贴,不要说我是标题党。就是这样的吕云,不要说白东修,就连戏外的我们,相信也忘不了他!编剧,你成功了,丫的算你狠!!!
1.看到很多人憎恨杨础立,其实站在他的立场,他是没有错的。当他还没走进官场的时候,他也许会无条件的相信吕云,但是他一旦走进了官场,他就成了政客。在他的心中,他首要的条件是守护世孙,吕云的存在对于世孙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即使他解散了黑纱烛笼,但是他身为刺客团的天主,就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这种象征一直存在,给了底下的人希望,即使可能性很小,希望还是在的。所以杨础立要把任何潜在的危险扫除,为了维护他心中的大义(皇权,世孙)吕云就不得不死。
2.再来说吕云最后的死,因为死的太过壮烈,使得多数人不能原谅白东修。暗地里,吕云确实为了东修做了很多,但是说性格决定命运,就因为他的性格,造就了他的悲剧,这么内敛的一个人。即使东修嘴上说他要守护所有人,吕云却用他自己的方式,默默的守护着身边的朋友,就是这个默默,害死了他。但凡他愿意解释一句话,也许就不会死了。不要说身为朋友,应该要无条件选择相信他,就算是夫妻,都会有误会的时候。东修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选择相信吕云,不要忘了,吕云是有前科的,是他间接造成了世子的死。
3.终于说到正题了,之所以讨厌吕云,是因为他太过残忍。他可以自杀,他可以假死。但是他却偏偏选择了一种最残忍的方式,死在白东修的手上。在最后的打斗中,一开始白东修即使不解,气愤,但是每次都舍不得下杀手,而是吕云一次次的用话语逼迫白东修要对自己狠心。即使最后刺出的一剑,白东修都闭上了眼睛,他不会以为以吕云的身手,他闭上眼的一剑,就能够惊天地泣鬼神的杀死了朝鲜第一杀手吧?当然不是,而是他彻头彻尾就没有杀吕云的心。但凡吕云狠心一点,就能把白东修给秒了。白东修唯一错的,是没有看到吕云赴死的决心。有人说白东修到最后动摇了,不相信吕云,可是任谁看见自己的朋友满身鲜血的躺在地上,都会有霎时间的愤怒。其实以白东修对吕云的了解,相信给他一点时间,他就会明白过来,可是吕云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是直接死在了他的手上,即使吕云最后说:“不要为我这种人痛苦一辈子。”但是可能吗?不要说白东修不相信,智善不相信,剧里的酱油瓶1,2,3不相信,就连我们局外的观众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以白东修重视朋友,有情有义的性格,想要他在余生happy的生活下去,估计就是吕云自己心里,也是不信的吧,他要白东修记住自己,即使不能在一起(好吧,我腐了)。吕云手中的武器虽然没有刺向白东修,却把自己变成了一把剑,狠狠的刺进了白东修的心脏,相信一辈子,白东修都不能忘记他。
就是这样残忍的吕云,让我讨厌。
正文说完了,我这里要说剧里几个颇耐人寻味的场景。一,吕云死了,白东修默默的喝酒怀念他。然后吕云就坐在了他的傍边,这是编剧要让我们一开始产生吕云没死的错觉吗?可是他可以拍成那个吕云是白东修想象的幻觉,然后智善从门里走出来,幻觉就消失了。但是不是,而是明明坐在身边的是智善,怎么就看成了吕云了呢?这个实在是,不让人误会都难啊,智善是白东修爱的女人,这样都看错,难道一直以来,智善都是吕云的替身吗?难怪坛子里有亲说,但凡吕云是女的,白东修就会选择吕云而不是智善,而吕云和智善的性格实在有些相像不是吗?也不知道是否因为吕云,白东修才爱上了智善而不是更对他有情有义的黄珍珠。
二,非常让人气愤的,曾经的好友死了,而且又默默为大家做了那么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怎么就没有人掉一滴眼泪呢?该结婚的结婚,该Kiss的Kiss,就好像大家都已经遗忘了有过这么一个人。更何况杨础立,从小的三人行,再没心没肺也不能这样子啊,白东修,杨础立,吕云,这么好的朋友。但是大家不觉的,正因为这样,杨础立的态度才和白东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白东修对吕云的思念,为什么所有人都遗忘了他,却只有白东修忘不了,不想忘?就像前面说的,他也就只能记住一辈子了。吕云太残忍了,想必他走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只有留下来的那个人才是最痛苦的。即使全世界都忘了你,但是你永远都在我的心里。也许这就是编剧想要表达的意思。别人的眼泪,别人的悲伤吕云不在乎,他只要一个白东修,足矣。
可是就是这样残忍的吕云,却让我深深的解气了,白东修这个二愣子,就该这么狠狠的孽,往死里的孽。就是这样的吕云,即使讨厌,我却依然爱他~~
好吧,本文到了最后,成了表白贴,不要说我是标题党。就是这样的吕云,不要说白东修,就连戏外的我们,相信也忘不了他!编剧,你成功了,丫的算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