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吧 关注:114,758贴子:1,808,770

[讨论]京剧的传统与创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度里面有个京剧吧,刚来时兴奋不已,以为找到了组织。结果一看里面的文章,大失所望。有灌水的,有骂人的,有聊与京剧无关的……真正的精品帖太少了,有的也是留QQ号、手机之类的。当然,也有比较有分量的帖子,但这样的好帖又没能被顶上来,没能被加精,原因是捣乱的太多。真的希望来此的喜欢京剧的朋友能真正谈点有价值的东西,而不喜欢京剧的朋友请您另寻感兴趣的内容,没有必要到这里来乱骂一气,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这里发一个地址,是武大的一位教授的学术报告,题目是《对梅兰芳的反思》,其中有一些观点应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就此发表一下观点。
网址如下:http://www.univs.cn/newweb/univs/hust/2007-01-12/728595.html


删除|1楼2007-05-09 13:55回复
    刚刚在网上找到了一篇听完此报告后的听后感文章,现转载如下,以飨各位。(申明:并不代表本人的观点!)

    这家伙亢奋的时候好可怕,不,好恶心。不过还是忍着,听内容。
     
    他所说的,与其说是对梅兰芳的反思,不如说是对“戏改”的反思,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捏造运动”的反思。“梅兰芳”在他的语境里,其实是这场运动的符号,并不是梅兰芳本人。这反思是对的,必要的,可拿梅兰芳做靶子,是无聊的。
     
    诚如他所说的,梅兰芳没文化,所谓的梅兰芳的戏剧思想都是那些喝过洋墨水的梅党所为。然而他却没能进一步指出:并非仅仅梅兰芳这样的戏子没文化,事实上是整个中国没文化,不然梅兰芳也罢,程砚秋也罢,如何会被他所说的“西方文化”或二手的“西方文化”那样顺利地俘获?何以其他中国有文化的人或者有“中国文化”的人不能作出有力的抵制?事实是,中国没文化,中国人没文化,也不存在什么特立独行的中国文化。故尔面对西方文化,靡然相向了——根本就拿不出可与抗衡的一二三么。这一点便不能揭破,揭破了邹他们就没饭。
     
    邹所说的所谓“京剧精神”或者“中国戏曲的精神”,纯属子虚乌有,只是就着简单事实虚饰捏造出来的假精神。他所举的所谓京剧的“形式因”(程式化、唱工之类)、“非历史本事”(故事的非理性)之类素质,原原本本地存在于西方的传统里,或者说,存在于全人类的传统里,是人都会,不会倒不正常——其实西方人在这方面往往做得更高妙。所以那并不是什么优秀的因素,更不具备什么独特的艺术价值,而是十分普通的人的属性。随着全世界的进步,这种素质的集中表演愈来愈不容易见到,故尔引起当时美苏人士的珍视——这珍视就如现代人珍视大熊猫、鸭嘴兽差不多。钱钟书同学谆谆教诲,不要把人类的普遍属性论证成中国人的优点。可惜中国人热衷的就是这件事情,他们从他们自己身上找不出更优秀的素质了。
     
    对传统正本清源,这我是极力赞同的。但正本清源并非认祖归宗,并非回归本源。对传统的清算,前提是对传统的决裂。不然这账永远算不清。可惜中国人太爱惜屁股下的马桶圈。邹老是强调“我们的”、“自己的”,便隐含着自许的价值观,也就是马桶圈的价值。
     
    邹也显然是外行人。说什么梅兰芳悟性、唱工不如程砚秋,纯属人云亦云。说什么童子功(幼功)神乎其神,是因为他自己不懂。其实京戏从来没有教学方法,故尔只能靠高淘汰率选材,至于严酷的体罚,全是戏子社会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是在戏子圈建立维系伦理关系的手段。邹所引述梅兰芳蓄须时期的故事,纯属张冠李戴,把余叔岩的事情安到梅兰芳身上了。梅兰芳蓄须是在上海、香港,如何得以在院子里浇水结冰?更遑论在冰上踩跷。浇水结冰本是余叔岩的故事,当然余叔岩不踩跷,是穿厚底。邹既然误为梅兰芳,便假定梅蓄须是在北方(不然没法结冰),更假定是踩跷。戏曲研究者从来是文史界学术素养最差的一批,于此又得一证明。
     
    就是这批人在研究戏曲——我得说这邹肯定是这批人里边比较好的。可毕竟隔靴搔痒,夹生货。因为这样的夹生货,事情在“搞”得很乱的基础上,又“搞”乱了一重。
     
    邹所反对的“改革”也罢,邹所鼓吹的“正本清源”(其实他的意思是认祖归宗)也罢,都是行不通的。对传统,除了决裂、观察、保存、遗产化、分析、展示,今人别无选择。以西为师的改革或抨击西化的认祖归宗,它们的目标都是企图假装延长一件已然死去的事情的寿命,因而全是一厢情愿坐在马桶圈上的举动,于事无补。现在那么多糟糕的戏剧作品,糟糕不在西化如何严重,也不在忘了祖宗,坏就坏在“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坏就坏在“借鉴民族传统”,坏就坏在“自己的”,坏就坏在“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坏就坏在天朝帝国主义的大传统,坏就坏在礼乐教化大传统,坏就坏在以弄虚作假为美的“羊大之美”……坏就坏在跟传统藕断丝连,从不曾有自觉的断裂。
     
    日本人具有孙行者同学的性格,中国人具有猪刚鬣同学的性格。孙行者同学曾经想踢开主流社会做自己的齐天大圣,却惹来主流社会的众怒,被甚深法力狠狠地惩罚,终于知道诚心皈依。从此忠贞不二,一心西去。猪刚鬣同学在福陵山云栈洞消遥的时候,也时不时威风过几下。靠这几下威风,还骗得高老庄上的欢心,几乎做上高家的女婿。可一俟遇见孙行者,只好束手就擒,受了“八戒”,算是皈依。皈依了,往西走,你就全盘西化吧?不!人家不忘本,人家懂得“报本”,人家时不时念及东方高老庄的旧风光。猪刚鬣同学的西游记,是一部扭扭捏捏、老大不情愿的西游记。唉!也罢!那猴子可横着呢!幸好有师父(那代表着主流社会虚伪的一面),他老人家慈悲的大耳朵是我们猪刚鬣同学控诉孙行者高能有罪、维护佛教界多样性的讲坛。这就扯平了。
     
    中国人一百年多来的历史,也就是一部猪刚鬣同学的西游记。猪刚鬣同学好歹搭了便车到了西天,得了净坛使者的正果,中国人的正果安在呢?

    原始地址:http://waishigongdisquel.spaces.live.com/blog/cns!78222e65bf34f3b2!2243.entry


    删除|2楼2007-05-09 14:02
    回复
      2025-11-12 13:07: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听后感文章,似是极不恰当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崇尚西方的价值?难道是因为西方的就是好的吗?
      那是因为现在西方的主要的根本意义的价值是具有普世性的,而中国的一些传统的价值与西方比较则明显具有主观意志的色彩、是不具普世性的.
      人是有理性的,则人就必有趋于普世价值的理性欲求,也就事实崇尚西方的价值.

      但如果简单认为西方的价值就是好的,中国的传统价值就是不好的,则是十分错误的.西方的价值并不是都具有普世性的,而中国的传统价值也并非无普世价值可寻.普世价值,并不根值于某一文化内.

      很多人崇尚的西方的价值,与其说是西方的价值,不如说是西方在现代执有的价值,或者说就是现代性价值.

      对“崇尚西方的价值”不理性的认识和主张,即简单认为西方的价值就是好的,就连累崇尚西方的价值的理性认识和主张而被污蔑为“西化”.其实,哪里是西化,而是对现代性价值的崇尚.


      但是,艺术本身的事,并不涉及价值,“事实与价值是分离的”,以对西方的价值的崇尚而否定中国传统的艺术是说不通、无道理的.并且,西方的价值中的价值多元的主张,必是首先反对一概否定中国的传统的主张的.


      禁言 |3楼2007-05-09 15:19
      回复
        • 61.51.192.*
          ”中国人一百年多来的历史,也就是一部猪刚鬣同学的西游记。”这话说得很好.争到今天还想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多滑稽的观点.体和用能截然分开吗?倒是日本全面西化,居然成了保留民族文化最好的国家.
          中国的戏曲也好,其它艺术门类也好,都属”工艺美术”范畴,都是匠人玩儿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所从事的.没有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介入京戏的改造,凭着这帮唱戏的想把京戏提高几个层次,绝无这个可能.但京戏自诞生那天起,它的这套以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天生就拒绝思想家文学家的介入,只能在技和艺上下功夫.不对京戏进行脱胎换骨的重新结构,京戏改革只是一句空话.
          话又说回来了,花这么大力气折腾京戏,犯得上吗?!


        5楼2007-05-09 22:44
        回复
          中国的戏曲也好,其它艺术门类也好,都属”工艺美术”范畴,都是匠人玩儿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所从事的.没有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介入京戏的改造,凭着这帮唱戏的想把京戏提高几个层次,绝无这个可能.但京戏自诞生那天起,它的这套以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天生就拒绝思想家文学家的介入,只能在技和艺上下功夫.不对京戏进行脱胎换骨的重新结构,京戏改革只是一句空话. 
            话又说回来了,花这么大力气折腾京戏,犯得上吗?!


          禁言 |6楼2007-05-10 08:49
          回复
            没用,不要随手乱翻,那是人家的玩意,你的活儿还没弄好呢,就这里也来发作?想告诉别人你病害的不轻?


            禁言 |7楼2007-05-10 17:56
            回复
              现代版祥林嫂


              禁言 |8楼2007-05-10 20:01
              回复
                某人是现代版的阿Q啊,脑袋掉了还唱什么二十年后是条“好汉”啊


                禁言 |9楼2007-05-10 20:35
                回复
                  2025-11-12 13:01: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很高兴有朋友愿意就此话题各抒己见,畅谈高论。不过,争鸣是必要的,可千万不要又陷入到口水战中哦……:)
                  看到几位朋友的论述,眼界又开阔不少,且不论花这么大力气折腾京剧犯不犯得上,单就这种思想的碰撞所迸发出的火花也是有价值的,总比浪费时间和精力看一些水帖有意义得多吧。


                  删除|10楼2007-05-10 20:42
                  回复
                    9 回复:[讨论]京剧的传统与创新 
                     某人是现代版的阿Q啊,脑袋掉了还唱什么二十年后是条“好汉”啊! 
                     
                     
                     作者: 说不好不说 2007-5-10 20:35   回复此发言 

                    阿Q 也是你自己洒,
                    你鲁迅的文章学的好,现学现卖


                    禁言 |11楼2007-05-10 21:32
                    回复
                      且不论花这么大力气折腾京剧犯不犯得上,单就这种思想的碰撞所迸发出的火花也是有价值的,总比浪费时间和精力看一些水帖有意义得多吧。 

                      支持一


                      禁言 |12楼2007-05-10 21:33
                      回复
                        “也”啥啊!
                        你的行为是好笑,一个也就把自己的作为推到别人身上?不愧是脑袋有问题的人


                        禁言 |13楼2007-05-10 21:34
                        回复
                          “忍俊不禁”是哪只鸟唱的歌?
                          不要总是自抽洒。

                          我要去下棋了,明天见


                          禁言 |14楼2007-05-10 21:45
                          回复
                            中国话都看不懂,那也真挡不你想成什么“鸟”了


                            禁言 |15楼2007-05-10 21:47
                            回复
                              2025-11-12 12:55: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问:“忍俊不禁”是哪只鸟唱的歌?

                              答:“中国话也”


                              哈哈哈哈


                              禁言 |16楼2007-05-11 08: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