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临沂北城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北城新区二期建成后,将成为集休闲旅游、商务办公、体育与科研为一体的宜居宜业滨水花园新区。
据介绍,北城新区二期规划用地总面积21.3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南起南京路,北至长春路,东西分别以沂河、祊河为界。 18日,市规划局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北城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评审。专家们实地察看了现场,听取了规划编制方案汇报,认为该规划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可行,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可操作性强,原则通过该规划。为进一步完善该规划,专家们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林永新认为,深入分析二期规划与一期、三期的关系衔接,进一步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并要优化用地布局,适当调整个别地块的用地性质。省规划院院长柴宝贵认为,要深化对公益性设施、公共空间、环境绿化等内容的控制,优化绿地系统,提升环境品质,并细化道路系统,完善停车场、公交场站等布局规划。本次规划的目标是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提升北城新区的形象和品位,把北城新区二期建成宜居宜业滨水花园新区。记者了解到,此次规划区将形成“一心、一轴、三区、多组团”的生态网络型空间结构。其中,“一心”为北湖湿地公园,是城市的绿心;“一轴”是西安路都市生活轴,为一条绿色的多功能复合轴线,连接各大功能片区;“三区”是沂蒙路两侧形成商业商务中心区,祊河东岸打造临沂市体育与科研创意中心区,沂河西岸依托沂河自然生态岸线开发文化娱乐休闲区。 “多组团”,将规划区分为八个居住区。每个居住区各设置一个服务综合体,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功能。此外,各居住区内均设计了都市化的水空间,使其与社区服务综合体成为社区中心的聚焦点。八大社区将崛起于北城新区二期未来或建BRT方便居民出行北城二期规划居住用地主要沿北城河道、柳青河等河流沿线分布,构成八个居住社区。居住社区水、电、暖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托幼设施、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完善,绿地率大于40%,每个居住社区内均布置一个功能多样化的社区服务综合体,并设计了都市化的水空间,符合宜居城市建设标准,着重与市民生活联系密切。据介绍,此次规划,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体育中心、商业商务中心、研发创意中心和旅游休闲中心。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两座区级医院和一个区级行政管理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体作为居住社区级中心,服务于各大居住社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根据人口规模设定的居住小区进行合理分级配建。另据了解,城市公益性设施中,体育用地规划市级体育中心,位于北城新区西北部祊河沿岸,有利于完善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用地,规划在北城新区青年路以北建设两座片区级综合医院。教育科研用地,主要分布于祊河沿岸的创意中心区和居住区内部的中、小学,依托临沂大学城的科研优势,创建北城新区的研发产业集聚区。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规划小学13处、中学7处。商业设施用地,主要分布于沂蒙路商务中心区范围。依托未来BRT和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机遇,打造北城新区商业中心。商务设施用地,主要分布于北城新区商业商务中心区;娱乐康体用地,主要分布于沂河沿岸的滨水休闲旅游区范围内。二期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设施北城新区职能定位为市级市政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商业副中心、高教科研区、滨水休闲度假区所在地,中高档住宅区。目前,一期规划面积23.7平方公里,已开发完成,初步构筑起现代化城区的基本框架。北城新区二期规划依托一期开发建设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居住功能,在二期开发规划中,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设施,着重打造文化娱乐休闲中心、商业商务中心和体育科研创意中心,包括教育、医疗、商业、休闲体育、旅游等。培育并全面提升城区的服务水平,使北城二期成为新的区域性现代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