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1月18日漏签0天
严州吧 关注:2,122贴子:5,67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严州吧
>0< 加载中...

旧时浙江严州的商业风俗 印证古老的历史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严陵居士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严州府城(今梅城)地处浙江西部的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汇合处,上有安徽的徽州和浙江的婺州(金华)、衢州,下有杭州、湖州等。明清时著名的徽 商就是沿着新安江东下,先在这里歇个脚,然后再奔赴各地(主要是江浙一带),驰骋商海的。因此,严州府城在历史上是商贾云集之地。各地商人聚集在这里,他 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竞争,促进了严州及其周边地区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的商业风俗。
商帮的形成
商帮是以同乡商人为基本组成单位的一种民间组织,这在过去是很盛行的。由于商海茫茫,波谲云诡,商人闯天下,处处是风险。为了相互之间有 个帮手,个人利益得到保护,在外闯荡的商人们总是结成一个个帮派,并且选举自己的帮头,出面来维护他们的利益。旧时严州府城内的商帮主要有徽州帮,另外还 有金华帮、宁(波)绍(兴)帮和本地帮等。
徽州帮是严州府城内最大的一个商帮。过去有一句话叫“无徽不成市”,这里的“市”是商贸集市的意思。也就是说,没有徽州人,就没有商埠,或者说在我们江浙一带,没有哪个商埠没有徽州人。在我们建德,除了严州外,寿昌等地也有很多徽州人在做生意。
徽商以经营茶叶、生漆、生丝、绸缎、棉布、服装等为主,都是些大买卖,营业额大,利润也丰厚,他们是江浙一带商业的主力军。徽州多山,自 然条件不算很好,所以在历史上,徽州人除了走出山来做生意,就不太有发展的空间。而他们经营的商品,除茶叶、生漆是自己家乡的特产,其他商品都是从外地进 货的,比如生丝、绸缎等,大多来自杭嘉湖地区。
宁绍帮以经营南北杂货、茶食糕点、酒盐酱醋等为主,因为宁绍地区,特别是绍兴人,有酿酒、制作糕点的传统,宁绍帮经营的商品大多是自产自销的,所以他们的商埠一般都是前店后坊,一边生产,一边销售。
金华帮大多经营烟、糖、油以及从事手工业。金华地处金衢盆地,有种甘蔗、烟叶的传统,烟、糖是他们的特产。同时,金华地区手工业向来就很 发达,比如东阳人以做木匠为主,他们的箍桶、木雕都是独霸一方的传统工艺,现在的东阳木雕驰名中外,原因就在这里。永康人则以打铜修锁为他们的强项,以铜 器、铁器、锡器等最为拿手。所以,现在的永康还是以五金为他们的支柱产业。兰溪人的手艺是做豆腐,当年严州街上的香干、熏干等都是兰溪人做的多。另外,他 们还经营中草药。过去有一句话,是说中草药基本被“三溪”人所垄断。“三溪”分别是浙江的慈溪、兰溪和安徽的绩溪。
严州本地人则主要做些水果、小吃、猪肉等副食品的买卖。比如严州酥饼、油煎馃、油炸臭豆腐等,都是严州本地人的拿手好戏。在防洪大坝没有 造之前,梅城大南门外有一条东西向的沿江大街,向东的一条叫棋盘街,向西的一条叫黄埔街。黄埔街上的店铺以卖船上用品为主,比如纤绳、船桨等。而棋盘街上 到处都是油炸臭豆腐以及烤酥饼的气味,其业主也大多为本地人。
各地会馆的建立
商帮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团体,商帮一旦成立,就要有一个办公的地方,这种地方过去叫会馆。商帮内部有什么事,一般都在会馆里商议。商帮与商 帮之间有什么事需要协商,也选在某一方的会馆内商谈。当然,会馆也为来府城办事的同乡提供各种方便,相当于现在的办事处。甚至有同乡客死他乡了,会馆还要 为其提供暂时停灵之地,并帮助其运回故里安葬。过去,杭州、湖州、苏州、扬州等地,都设有很多会馆,严州府城也不例外,设有徽州会馆、江西会馆、绍兴会 馆、金华会馆等,现在的西门后街,原严州师范附属小学西侧,还有一个遂安会馆的门面仍然屹立着(见左图),印证着那段历史。
商业风俗的五彩缤纷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反映在商业方面的商业风俗也各不相同。像严州府城这样各路商人云集之地,其商业风俗更是五彩缤纷。
先讲讲拜师收徒风俗
以前外出经商的人情况各不相同。有些自己有雄厚的资金,只要雇几个员工,一个帐房先生,找一处门面,就可经营,自己是当然的老板,徽州人 叫“阿大”;有些人是两手空空地出来,为的是混口饭吃。以前在徽州有一句话,叫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四五岁,往外一丢。”意思就是让他们自己出去闯 天下。这些人出来,一般是先当员工,以图安身,然后再寻找机会发展。有些是积累一定的资本,然后自己创业,有些是通过一定的关系,找一个老板,向老板拜师 学艺。
拜师和收徒一般都在同乡人之间进行,而且很多都是亲戚关系。比如徽州人向徽州老板拜师,徽州老板也只收徽州徒弟,很少有异乡人相互拜师收徒的。
为慎重起见,收徒弟时,都要有一个介绍人和一个担保人。拜师的那天(要请人择过“吉日”),介绍人和担保人领着徒弟进店,向老板行拜师 礼,当然像“糕包”之类的礼品是少不了的。然后拜过“香火”“财神”“灶司老爷”等,接下来是拜师兄、账房先生。有些还要出去拜过同行老板,以求日后多多 关照。拜同行老板由师傅领着。最后大家在一起吃一顿,叫吃“拜师酒”。
拜过师以后,老板对徒弟就负有教诲、培养的责任,徒弟也要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地为老板工作。要是得到老板的信任,说不定日后可能直接荣升为老板。一般情况下,师满后,自己另立炉灶,自闯天下。
再说“讲生意”的风俗
“讲生意”就是决定店里员工的去留问题。以前的老板做事都很含蓄,不想当面得罪人,像员工的去留问题等,都采用“讲生意”这种方式来表达。


  • 736368217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长姿势了


2025-11-18 08:31: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严陵居士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再说“讲生意”的风俗
“讲生意”就是决定店里员工的去留问题。以前的老板做事都很含蓄,不想当面得罪人,像员工的去留问题等,都采用“讲生意”这种方式来表达。
到了“讲生意”这天,老板要摆一桌酒,把本店所有员工都叫来一起吃。其中有一道菜最为关键,就是一条全鱼。这条全鱼由老板自己亲自端上桌,鱼头朝 向谁,就表示谁已经被解雇了,被解雇的员工当即站起来,去账房算清工钱,卷铺盖走人。要是这条鱼的鱼头朝向老板自己,那么谁也不解雇,大家皆大欢喜吃完这 顿酒。
“讲生意”一般每年当中进行三次,即春节前夕、端午和中秋,各个商帮又有所不同,有些是选在正月里的某一天,比如初四或初五。
当然,还有些是员工自己主动决定要离去的,那他可以向老板写个红贴,老板若愿意放他,就让他去账房结账,要是老板想留他的话,也会与他个别交谈一次,然后再作出裁决。
第三是迎接财神。
民间有一种说法,每年的正月初五,是财神爷下凡的日子,做生意的和不做生意的,都要在这一天做好迎接财神的准备工作,以求财源广进。
从正月初一到初四,严州府城的商店都是大门紧闭的。到了正月初五这一天,天还刚刚蒙蒙亮,就听街上鞭炮声不断,各家商店开始迎接财神,准备开张营业。
以前,每家商店都设有一个“财神堂”,里面供奉着财神爷。正月初五早上,店主老早(越早越好)起来,摆好香案,向财神爷敬上三牲礼酒,烧上香烛纸 马,然后向财神爷行三叩大礼,心中默念着祈求财神爷保佑本店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等词。礼毕,打开大门,鸣放鞭炮,开始一年当中的第一天营业。有的还要向第 一个来店的顾客赠送一份礼品。
迎接财神的仪式结束以后,店主要招集全店员工一起坐下来吃糕饼茶,讲一些同心协力、共同发财之类的话,最后吃一顿点心,接着就各自忙自己的事去了。
对员工的奖励政策
店主雇佣员工,是为了给他赚取最大的利润。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各店店主都制定有不同的奖励政策。
商店职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休息日,如果一年当中没有请过时间比较长的假,店主就要对他进行适当的奖励,最高的可得到三个月的工资奖励。员工每 做成一笔生意,也能得到一定比例的奖励。所以一些商店的员工,特别是站柜台的员工,对顾客都十分热情,积极向你推销商品。
赊账与讨债风俗
一些商店为了扩大销售门路,实行赊账制度。但随意赊账风险很大,必须要有人担保,担保人一般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板信得过的人,一般都是当地的乡绅。
顾客在商店赊账,都有一个归还的期限,时间一到,要是顾客没有归还,店里就要派人上门收取。一年当中有三个比较集中的讨债期,即端午前后、中秋前 后及年终除夕前。因为端午前后是春花、茶叶上市的季节,中秋前后是稻谷收获期,对一些农村客户来说,这两个季节多少都有一定的收入,有一定的还债能力。但 是一年当中的债必须当年还清,一过年三十晚上亥时(即现在的12点钟),就不能再讨债了,所以,一些商店会在年关前,派出强大的讨债阵容外出讨债。过去严 州府城内外,一到年关将近,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手提某字号灯笼的讨债人。
供行业神风俗
做生意的都希望生意兴隆,都要敬财神(前文已述),除此之外,各个行业还有各自的“行业神”。如做茶叶生意的要供茶神———陆羽,做粮食生意的要 供仓神,做文具生意的要供文昌帝君,做中草药生意的要供药王,做酒生意的要供杜康,做陶瓷生意的要供陶朱公,做豆腐生意的要供乐毅,就连卖猪肉的也要供张 飞为神。这些行业神,有些是雕塑,有些是画,供在自己店的上横头,四时祭祀。
过去严州府城里的商业风俗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和整理。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严州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