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0贴子:0
  • 3回复贴,共1

西塘旅游景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西塘:张正根雕艺术馆观光 位于计家弄里的根雕馆是具有私人收藏性质的艺术馆,馆外看起来外表平平,但馆内共收藏了著名根雕艺术师张正的根雕作品百余件,大有藏龙卧虎之意。张正是杭州人,祖籍安徽舒城,1999年入住西塘这块适合休养生息、激发灵感的风水宝地,创办了根雕艺术馆。张正的作品力主七分天成,三分人工,风格大气大度,巧夺天功。根雕馆有两楼,一楼摆放的大都是大型动物造型的根雕艺术品,二楼的相对小些,不过无论大小,所有作品都栩栩如生,让人无不赞叹艺术家的精湛技艺、鬼斧神工。张大师以其出色的手艺与不怕困难的精神被列入世界名人录,誉为“东方之子”。而馆内展出的很多作品如“熊猫盼盼”、“南海奇珊”、“东方雄狮”、“孔雀开屏”等曾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获大奖。此外,张正以最多的大型根雕作品(数量500件,平均每件250公斤)进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1楼2013-01-20 14:05回复
    民间瓦当陈列馆
    在我国古建筑的屋檐上几乎都能看到民间瓦当,有的简陋有的讲究,有的实用有的美观,从瓦当可以充分体现出这个家族在当时社会的身份地位。瓦当其实很好理解,“瓦”弧型向下,也叫“檐头”,“当”弧型向上,也叫“滴水”,合在一起称作“瓦当”。瓦当位檐口,是传统建筑上的一个装饰配件,用于在瓦拢端处遮住椽头,常饰有花纹,同时它也有利于水的排出,起到保护屋椽免受雨水侵蚀的作用,延长建筑的寿命。瓦当材质简陋、易碎,不便保存,再加上每个时期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年代久远的瓦当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 在陈列馆内有花边滴水、筷笼、步鸡、砖雕、古砖、陶俑六大类300多个品种,其中有及富美好愿望的传统瓦当;有带宗教色彩的寺庙瓦当,有表明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图案瓦当。千姿百态的瓦当不仅在古建筑上锦上添花、给人以美观的享受,同时也是中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楼2013-01-20 14:11
    回复
      2025-10-12 17:56: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纽扣博物馆的所在地原是一大户人家的住宅:薛宅。此宅建于民国1927年,依街傍河,共两进深,与传统建筑相比,薛宅的建筑紧凑、结构简洁、厅堂明亮,是江南传统民居向现代建筑转型过程中的代表。纽扣博物馆共有六个展厅,楼下是古代纽扣展览区、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展览区、中国结展示区,分别展示了中国古代的一系列代钩、我国第一代纽扣及各式各样的中国结,反映了中国纽扣从无到有,从繁到简,从精到粗的发展过程;楼上是近代纽扣展览区、现代纽扣展览区、纽扣应用区,展现了从宋朝到明清时期纽扣的飞跃性发展,并陈列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罕见的贝壳,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旗袍上见到的极具特色的“盘花扣”在这里也会有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制作过程,让参观者一解好心之心。西塘是中国纽扣之乡,有纽扣生产企业近五百家,产量占全国生产交易的40%。钮扣博物馆的开馆开创了中国钮扣史上崭新的一页,也为有着钮扣之乡的西塘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4楼2013-01-20 14:21
      回复
        卧龙桥是西塘一座很有名的石桥,位于嘉善西塘镇北栅河口,中国酒文化博物馆以北,系单孔步级石桥,全长31.46米,宽5米,高5.5米,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同时也是西塘最高的一座桥。在水乡古镇中,卧龙桥看似朴素,却也最显大气伟岸,桥面是很大的一整块石板,整座桥上刻着一条龙,首东尾西,至今仍可依稀辨别。桥上有对联写道:修几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对联出自卧龙桥的来历传说。相传卧龙桥最初建于明代,仅是一座小木桥,每逢雨天行人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清康熙年间,桥旁居住一位姓朱的竹篾匠,生性善良,一天他见一孕妇过桥时落水而死,就立志募捐造桥。之后他削发为僧去化缘,取名广缘,以铁链穿肩,苦行奔走十余年,终于募得白银三千余两,于康熙五十五年开始动工建造石桥。他因化缘积劳成疾,未曾完工就得病而死。广缘和尚死后十日,石商运来了一批据说是广缘五天前订购的石料,镇上工匠个个惊诧,说广缘和尚已在十天前亡故。无论此事是虚是实,但不久便传遍了整个西塘镇,远近居民纷纷捐助,没有多少时间就将卧龙桥建成了。


        5楼2013-01-20 14: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