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扬看来,当下社会正面临着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多年持续下降、青少年的体育活动量日渐减少的危机,中国的优秀运动员、运动队是时候走出竞技场、走进社会,为引导、感化、推动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的开展发挥作用。
中国女足前国脚高红当年就是受到女排精神的感染而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那就是榜样的力量,她们在一起击掌、跳跃、欢呼吸引着我,还有她们不放弃和团结的特质。”奥林匹克精神对于很多青少年来说,或许有些虚幻和空洞。高红表示,“其实,运动员正是表达出奥林匹克精神的具体形象。金牌代表竞技体育的最高荣誉,因为打败了所有对手才能站上金牌领奖台。但我们不应该只盯着金牌,应该看到夺取金牌的过程,那才是最纯粹的体育精神。我理解的运动员的公益行为,就是通过自身努力拼搏的人生经历,向社会传导正能量的过程。”
中国各支国家队拥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捧着一个‘金饭碗’,却没有觉得这是‘金饭碗’。”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部副主任力航表示,“刚开始我们最基本的想法就是为运动队、代表团拉赞助。”那时,中国优秀运动队和运动员身上潜在的巨大社会价值,被简单地与赞助金额对等。但实际上,仅具有光鲜的运动成绩而缺少社会影响力和个人魅力的运动队、运动员,其赞助金额也无法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近几年,中国奥委会和部分运动队已经越来越重视运动员社会公益价值的发掘,在运动员回报社会之余,中国奥委会和运动员、运动队的品牌价值也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