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吧 关注:4,761贴子:34,611

回复:有人说,如图,就不可能被爆菊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弹道真正能触发引信的,就是烟囱后部装甲了。那里距离副炮座大约15-20米。
沙恩炮弹在20000码距离上落点速度大约500米/秒,德国引信延时时间0.035秒,所以飞17.5米左右会爆炸——恰好在副炮座里。
如果脱离了大和舰艏正对一个、舰尾正对一个的理想状态,因稍微偏了一点角度,烟囱和副炮座就遮不住主炮塔,炮弹就可以直接射进主炮塔。
0.025秒的是英国引信延时时间。


32楼2013-02-04 13:38
回复
    想用通信筒把主炮塔屁门遮起来,这就是
    @新生联合赤军
    的本事


    33楼2013-02-04 14:00
    回复
      2025-09-11 06:36: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被亲爹爆菊之后就把800改成700了,太喜感了


      35楼2013-02-04 14:11
      收起回复
        看来乖儿是给不出图纸了,是不是?@新生联合赤军


        37楼2013-02-04 14:20
        收起回复
          二位,本人受任小吧,因而开始履行裁判职责。看来这规则也得我来定了。
          从1500开始再有人身攻击一律删帖,两次以上封号。


          38楼2013-02-04 14:58
          收起回复
            同样的炮弹,我们用MK7和MK6比较一下,看是否符合cos推算方法。
            MK6在15000码距离上落点速度是529米/秒,落角11.7度,经验式穿深520毫米。那么按照你的cos假设,就是能够击穿520/cos11.7度=531毫米。
            MK7在20000码距离上落点速度是530米/秒,落角14.9度,经验式穿深509毫米。那么按照你的cos假设,就是能够击穿530/cos14.9度=526.7毫米。
            后者速度比前者还大,为何折算出来的穿深反而小了?


            40楼2013-02-04 15:16
            收起回复


              41楼2013-02-04 15:24
              收起回复


                43楼2013-02-04 15:45
                收起回复
                  2025-09-11 06:30: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按你的cos假设,实际击穿距离,也就是板厚/cos法线交角,才决定穿甲能力或者能否击穿吧?
                  看图。用你的方法,MK6此时可击穿531毫米,MK7可击穿526.7毫米。这两个数据也就是它们各自此时的穿甲能力,没问题吧?
                  但此时MK6的炮弹速度可是比MK7的小啊,按理来说,不可能得到上述MK6大于MK7穿甲能力的结论吧?
                  你怎么解释用你的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与经验式不符?


                  45楼2013-02-04 15:56
                  收起回复
                    俯视的这条蓝色弹道,完全避过了烟囱和副炮塔等东西,直接就可以击中炮塔背后。


                    46楼2013-02-04 16: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