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两万字
来自:天涯粉丝情书征文
焚琴煮鹤式地解剖那个华丽到邪气的奇怪声音-FOR尚雯婕
作为流行歌手,最好是能拥有一把极具特色的声音。
那就像一个拥有独门暗器的武林中人,能在你猝不及防之际,彻底击溃你的心。
特色声音是个优势,又并非所有的特色声音都能在同一个价值等级。
能否在同一个价值等级,要视乎这声音的特色有无同样强大的艺术表现力。
尚雯婕的声音到底有怎样的特色,这样的特色又有怎样的表现力?
一、感情 声音的重量
为什么老是有人说,尚雯婕唱歌有感情,有灵魂,能打动人?
从05年起,我就整日自我教导,做一个合格的超女粉丝,就要珍爱生命,远离比较。
超女粉丝的敌人太多,看不起超女的人,其他超女的粉,总之除了自己人,都有可能是敌人。
跟比她红的歌手比一比,一定会有人说你502、抱大腿。
跟不如她的歌手放一起提一提,又有故意踩人的嫌疑。
总之,人难做呀。
可是,这篇文的缘起,还是一个无意之中的比较。
我在宿舍放了几次尚雯婕版的<火柴天堂>,偶然放了一次齐秦版的<火柴天堂>。
我室友,一个基本不太听歌的生物学博士,她说,不如尚雯婕唱得有感情。
我当场倒塌,汗滴禾下土。
从十几岁开始,我就是齐秦的粉丝。一直是,永远是。
从那一刻,我才开始正视这句我一直认为是HC过度的呓语,思考这所谓感情到底存放在哪里。
其实,所谓有感情,有灵魂云云,秘密并不在于感情和灵魂本身。
这些虚而又虚,玄而又玄的东西,总得附体在一个物质基础上,一个硬件设施上,才能有形有质。
你瞧,我是一个多么无可救药的唯物主义机械论者。
有人说,听尚雯婕唱歌,每个字都像一把小铜锤,轻轻敲击在心上。
正解。
尚雯婕的音色,比市面上大批小情小爱的主流淑女型声音,厚了那么一点,硬了那么一点,重了那么一点。
梁静茹唱<丝路>,齐秦唱<火柴天堂>,梁咏琪唱<花火>,胜在清亮流畅,行云流水一样不滞不涩。
可是,云淡风清之后,留给听者的所谓感情,也就容易像断线的风筝一样,一去无痕。
同样是唱那首歌,尚雯婕音色中的那一点重量,造就了另外一个版本,另一首歌。
那就好像,在感情的风筝下面,有个小铅锤坠住了它,欲飞飞不走,欲逃无处逃。于是,淡的变成浓的,哀怨的变为痛切的,轻飘飘的变得沉甸甸。别人那里,是云淡风清的倾诉,到她这里,变成掏心掏肺的叩问。
不是每个女声,甚至不是每个女中音,都能有那一点重量。就是有,也未必能有铜锤敲击的叩问效果。
女中音们,厚而不重,如蔡琴,丰盛华丽而不失飘逸,那是经典人声,是极品。
也有既厚又重者,如徐小凤。可是当重量无所不在,以致于成了一味沉重死死压住的大石,那也与痛切叩问失了干系。
妙在那重量只能是一点点,才可举重若轻,才可在轻重之间自由来去,跳跃转换。
从而,才能在毫无防备的时刻,直击人心。
寻遍记忆库,只有一个人声,有铜锤效果。
是个男声,校长阿伦。
得听左麟右李,才更分明。
一首很多人唱过的老歌<旧欢如梦>。克勤的版本很多,阿伦只在2003左麟右李香港演唱会上唱过一次。
克勤这个歌手,声音圆润清透,唱功号称“无瑕疵”,也是个不世出的高手。
可是,<旧欢如梦>在他那里,怎么听怎么是万千酒廊情歌之中一枚。
无他,音色轻,唱腔飘,所有音符以相同或相似频率匀速划过。轻飘,有时就疑似轻佻。
到校长那里,厚重音色带来沉实和深潜,铜锤轻叩,声声痛切,粤曲特有味道立时扑面而来。仿佛那个地方的人身穿的香云纱,暗黑底色绣上大片绿油油植物,浓重艳丽,却又莫名黯然。又似亦舒笔下情景,傍晚时分一场面筋粗的大雨,独坐小楼窗前,遥望多年之前欢爱痛楚,仍有重重惆怅,乌云般凝聚,翻涌。
那才是旧欢如梦。不是酒廊情歌,是失恋圣经。
这就是,不同的音色之间,表现力的差异。
为<面纱>唱的<梦之浮桥>中文版,有人说,作为一首童谣,是不是唱得太重了。
是,<梦之浮桥>仍然有小铜锤效果,而且是轻重自如,举重若轻的范例。故而音色表现上,既见醇厚,又见清亮。至于适不适合这首歌,见仁见智了。
我只认为,就音色而言,尚雯婕,肯定无法变身成为梁静茹那种中规中矩的主流淑女式声音,故而,唱<勇气>,唱<wanna be>,达不到应有的轻盈灵活,略有笨重之感,也很自然。
也没必要变。
珍稀的,才珍贵。
来自:天涯粉丝情书征文
焚琴煮鹤式地解剖那个华丽到邪气的奇怪声音-FOR尚雯婕
作为流行歌手,最好是能拥有一把极具特色的声音。
那就像一个拥有独门暗器的武林中人,能在你猝不及防之际,彻底击溃你的心。
特色声音是个优势,又并非所有的特色声音都能在同一个价值等级。
能否在同一个价值等级,要视乎这声音的特色有无同样强大的艺术表现力。
尚雯婕的声音到底有怎样的特色,这样的特色又有怎样的表现力?
一、感情 声音的重量
为什么老是有人说,尚雯婕唱歌有感情,有灵魂,能打动人?
从05年起,我就整日自我教导,做一个合格的超女粉丝,就要珍爱生命,远离比较。
超女粉丝的敌人太多,看不起超女的人,其他超女的粉,总之除了自己人,都有可能是敌人。
跟比她红的歌手比一比,一定会有人说你502、抱大腿。
跟不如她的歌手放一起提一提,又有故意踩人的嫌疑。
总之,人难做呀。
可是,这篇文的缘起,还是一个无意之中的比较。
我在宿舍放了几次尚雯婕版的<火柴天堂>,偶然放了一次齐秦版的<火柴天堂>。
我室友,一个基本不太听歌的生物学博士,她说,不如尚雯婕唱得有感情。
我当场倒塌,汗滴禾下土。
从十几岁开始,我就是齐秦的粉丝。一直是,永远是。
从那一刻,我才开始正视这句我一直认为是HC过度的呓语,思考这所谓感情到底存放在哪里。
其实,所谓有感情,有灵魂云云,秘密并不在于感情和灵魂本身。
这些虚而又虚,玄而又玄的东西,总得附体在一个物质基础上,一个硬件设施上,才能有形有质。
你瞧,我是一个多么无可救药的唯物主义机械论者。
有人说,听尚雯婕唱歌,每个字都像一把小铜锤,轻轻敲击在心上。
正解。
尚雯婕的音色,比市面上大批小情小爱的主流淑女型声音,厚了那么一点,硬了那么一点,重了那么一点。
梁静茹唱<丝路>,齐秦唱<火柴天堂>,梁咏琪唱<花火>,胜在清亮流畅,行云流水一样不滞不涩。
可是,云淡风清之后,留给听者的所谓感情,也就容易像断线的风筝一样,一去无痕。
同样是唱那首歌,尚雯婕音色中的那一点重量,造就了另外一个版本,另一首歌。
那就好像,在感情的风筝下面,有个小铅锤坠住了它,欲飞飞不走,欲逃无处逃。于是,淡的变成浓的,哀怨的变为痛切的,轻飘飘的变得沉甸甸。别人那里,是云淡风清的倾诉,到她这里,变成掏心掏肺的叩问。
不是每个女声,甚至不是每个女中音,都能有那一点重量。就是有,也未必能有铜锤敲击的叩问效果。
女中音们,厚而不重,如蔡琴,丰盛华丽而不失飘逸,那是经典人声,是极品。
也有既厚又重者,如徐小凤。可是当重量无所不在,以致于成了一味沉重死死压住的大石,那也与痛切叩问失了干系。
妙在那重量只能是一点点,才可举重若轻,才可在轻重之间自由来去,跳跃转换。
从而,才能在毫无防备的时刻,直击人心。
寻遍记忆库,只有一个人声,有铜锤效果。
是个男声,校长阿伦。
得听左麟右李,才更分明。
一首很多人唱过的老歌<旧欢如梦>。克勤的版本很多,阿伦只在2003左麟右李香港演唱会上唱过一次。
克勤这个歌手,声音圆润清透,唱功号称“无瑕疵”,也是个不世出的高手。
可是,<旧欢如梦>在他那里,怎么听怎么是万千酒廊情歌之中一枚。
无他,音色轻,唱腔飘,所有音符以相同或相似频率匀速划过。轻飘,有时就疑似轻佻。
到校长那里,厚重音色带来沉实和深潜,铜锤轻叩,声声痛切,粤曲特有味道立时扑面而来。仿佛那个地方的人身穿的香云纱,暗黑底色绣上大片绿油油植物,浓重艳丽,却又莫名黯然。又似亦舒笔下情景,傍晚时分一场面筋粗的大雨,独坐小楼窗前,遥望多年之前欢爱痛楚,仍有重重惆怅,乌云般凝聚,翻涌。
那才是旧欢如梦。不是酒廊情歌,是失恋圣经。
这就是,不同的音色之间,表现力的差异。
为<面纱>唱的<梦之浮桥>中文版,有人说,作为一首童谣,是不是唱得太重了。
是,<梦之浮桥>仍然有小铜锤效果,而且是轻重自如,举重若轻的范例。故而音色表现上,既见醇厚,又见清亮。至于适不适合这首歌,见仁见智了。
我只认为,就音色而言,尚雯婕,肯定无法变身成为梁静茹那种中规中矩的主流淑女式声音,故而,唱<勇气>,唱<wanna be>,达不到应有的轻盈灵活,略有笨重之感,也很自然。
也没必要变。
珍稀的,才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