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郭正勋,1954 年 11 月出生在嘉义,自六岁起便跟的家族练习拳击,少林拳启蒙老师为李孔延,李云腾启发了跆拳的学习,上了辅仁大学体育系更专攻跆拳道,一路走来获得了跆拳七段的段数,此外亦跟陈阿明、卢文锦、郑显气等武术名家学习武术,为求武术的实战性曾参加不少搏击散打比赛,在不断的研讨学习与经历大小挑战与竞赛,深感中国传统武术的奥妙,在接触古传杨式太极拳后,让他更深深的着迷,并进而期许发愿终生专研。
1995 年开启了他与古传杨式太极拳的不解之缘,当时听蓝清雨讲解与示范太极拳的精义,深深感触到这是一们高深的学问,虽然之前已经跟过十位太极拳老师学习,但没有这次令他感受如此深的震撼,古传杨式太极拳每一招式都有其口诀、内功、拳理及运用,当时虽仅仅是二十二式的拳架,三十分钟的盘架子,却开启他前所未有的太极拳经验领域,之后每星期六便前往学习。
之后前往北京拜会魏树人,在经交谈之后,为了应证古传杨式太极的实用性,郭正勋先生使出了全力攻击,但终究不能伤及魏树人半分,而魏树人的发劲攻击,郭正勋先生不仅无法转化掉劲道,更不知此劲道何时所发,被劲道发出时除身体弹飞出外,五脏六腑有碎裂的感觉,但是其妙的是之后又觉得通体舒畅,对于古传杨家太极拳的精妙更深感佩服不已,事后数次前往北京向魏树人请益太极拳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内功劲法,魏树人后来受邀到台湾来宣扬古传杨式太极拳,郭正勋先生也如愿的于 1997 年 1 月 12 日在台北正式依古礼拜师,为杨式太极第六代传人,是魏树人第 17 位弟子。
古传杨式太极拳为杨式太极创始人杨露禅之子杨建侯传汪崇禄,其子汪永泉传魏树人,观郭正勋先生演练太极拳,拳架高动作紧凑,讲究「意在先」、「以意导形」、「招中有术」、「术从招出」,与人揉手,意不在手、不在彼,在彼之前、后、左、右、上、下,这样便不会跟对手相抗,可以随处随意空化掉对手的劲道,意念招式配合阴阳之理,动作上升就会有一个螺旋下降的意念,同样的有前进的动作就有一个后拉的意念。
所以郭正勋先生说古传杨式太极拳精妙难解,深奥奇妙,随时都有不同的体会,每一次体会就有一次的境界,让人身心舒适与喜悦,他认为古传杨式太极拳每个的动作、招式与劲道都符合太极拳拳经与拳论,并且可以实战,不是空有理论的拳架,注重人的意、气、神,练习须能配合天、地、人三才之气,目前他觉得学习以来身体改善非常的多,常常有轻松自在的觉受,希望能将此宝贵的拳法发杨光大,薪火不绝的传承下去。
1976年.开始学习太极拳.刚开始是跟苏笠彰老师学陈延熙前辈所传的陈式老架.后来断断续续又跟了9位老师学太极拳.1993年.经由朋友介绍.在台北市跟蓝清雨老师学拳.1995年9月.蓝老师推荐.到北京拜访魏树人老师.跟魏老师聊了几小时.无法理解.隔天再见面.还是听不懂.要求一试.以前所学.完全用不上.才迷上杨式太极拳汪永泉师爷传下来的巧妙太极拳.发愿终生学习.转眼间.已经快20年.
我认为无论那个门派都好,都有优点,有高手,有时是我们没碰到而已,因缘未到,只要你好好练,练到程序,谦虚点,多说好话,多做好事,福气跟缘份就会到来,有些修得很好,有真功夫的人,他也在择人而传,名师好找,明师难觅,真师难求,但是因缘俱足,他会找上你,我相信我们漯世都在修行,每个人都有佛心道性,武术练到程度,也是开发潜能,修行,武术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修行更重要,这是我的经验谈,我碰到太多,我周遭朋友也是,大家可以思考!
联系如有时间.会到处走.可以约见面.大家善意的交流.一起研究.台湾手机 886982578342 内地手机 18666159366。
《网络集锦以便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