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竹园 共青森林公园的另一半风景
文/甘世佳
曾几何时,共青森林公园还因为其上海最大面积公园的称号一时风头无二,不过,你或许不知道,森林公园还有一个小弟弟,它就安静地躺在这个东北角最大园林的对面,这一躺就是半个多世纪,安静、俊秀、幽深。万竹园——森林公园被遗忘的另一半风景。
上海几乎人人都知道共青森林公园,然而仅仅一墙之隔的万竹园,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究其原因,倒并不能怪人们无知,而是这万竹园本来便是作为共青公园的南园而存在的。1958年整治黄浦江沿江滩涂,这一带超过2000亩的江边滩涂地带,全部改建为绿化亩圃。后来在这里的江边又修筑了嫩江路的车渡码头,于是嫩江路便将苗圃一划为二。1986年,被苗圃建成为共青公园开放,而南圃继续作为苗圃存在,直到1995年才改造为万竹园,以共青森林公园南园的名义开放。由于共青森林公园的名头响亮,大多数前往共青森林公园的游客都只会去占地1725亩的北园主体地带,而南边240亩的万竹园,就这样被忽略了。万竹园干脆也改变政策,以钓鱼为主营项目,于是这里除了周末游人稍多,平日里几乎在这里看不到游人,只是偶尔有三两的钓客而已。
虽说是共青森林公园的南园,万竹园的风格,与大气的森林公园是迥然不同的。万竹园的主题是“江南竹韵”,一草一木以幽静、细巧为主,处处都显示出一种对江南传统园林的回归。中国人向来讲究“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像这里的竹林片片,间或夹杂着小桥流水,亭台水榭,那恐怕是最惬意的人居了。万竹园的左侧是按照江南水乡的传统布局建造的,明清风格的建筑,水岸上的茶楼酒肆,虽说是假古董,却至少比真古董少了游人如织的喧哗,倒是别有一番风味了。有时候你甚至能看到好几只大乌龟爬到岸边的石头上晒太阳,还有迁徙途中休憩的水禽就在园子的河里啄鹭鸶,在其他公园或景点,恐怕是看不到的。
另一半的园子是更美的。那是一片茂盛的竹林,中央环抱着一个清澈的湖泊。这里就是人们说的上海市区钓鱼的首选之地了。这里的钓鱼配套设施完善,鱼塘中的鱼既大且多,另外,园子外面还有一个难得一见的老汽车停车场,在这里,你还能找到小时侯常坐的三门大电车呢,那份怀旧的意味让人流连。
万竹园 杨浦区嫩江路码头(共青森林公园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