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与蛊惑吧 关注:154贴子:7,976
  • 7回复贴,共1

【历史】§纳粹空军的建立,发展到灭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东山再起

  按照1919年《凡尔赛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德国空军被解散,德国销毁和交给协约国的飞机约1.6万架,航空发动机2.7台,只保留140架飞机和169台航空发动机。

  1922年,协约国废除了禁止德国制造民用飞机的禁令,德国的航空工业开始复苏。德国迅速研制出Do-X,Ju38,Ju52/3M等民用飞机。在设计这些飞机时都考虑了在必要时可迅速改为军用的要求。
  
  德国利用1926年英、法、德、意签订的巴黎协定:取消原来在生产民用航空器的种种限制,开始研制和生产军用飞机。1934年,德国已经有多种军用飞机投产,如:He-51战斗机,He-45和He-46侦察机,Ju-52/3M轰炸机,Do-11.Do-23轰炸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已经为自己的空军“东山再起”打下伏笔,在德国各部门安插了一批军事航空部门的指挥官。

  另外,成立了许多滑翔机俱乐部,培训大批飞行人员。1926年后,更抓住巴黎协定撤消对民用航空的限止这一机会,扩充民航事业,培养出大批空地勤人员。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德国和苏联1922年签订的《拉帕落协定》所附秘密军事条款精神,由德国提供航空工业的科技情报,苏联提供场地,生产飞机和培训飞行人员。

  容克公司由德国政府出资8000万马克在莫斯科附近建立一个飞机制造厂;从1926年到1933年,德国在苏联利别斯克训练中心和设在高加索的一些机场,培训了大批飞行员。

  那些后来在二战时担任德国空军重要指挥官的军官,许多都是在苏联培训出来的。这就为德国空军的重建准备了大批人才。



1楼2007-07-22 21:03回复
    ◎入侵比利时

      和入侵荷兰同时,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比利时。

      此役中最突出的空中作战是空降突击“埃本、埃马尔要塞”。

      当日凌晨,41架Ju-52牵曳DFS-230型滑翔机运载突击队在要塞顶部降落,在10分钟内炸毁了10座碉堡,并和守军展开激战;Ju-87俯冲轰炸机同时对通往要塞的道路进行轰炸,阻击比军的增援部队。天亮后又空降了300名突击队增援第一批突击队。

      32小时后,要塞守军投降,马斯河和阿尔贝特运河渡河场门户大开,德军地面部队迅速突破比军防线。

      5月28日,比军宣布投降。

    ◎闪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国空军大约出动3500架飞机,对法国空军基地进行系统袭击,将法军大部分飞机摧毁在地面上,取得了制空权。

      在空军掩护下,德军“A”“B”两个集团军穿过阿登山脉,强渡马斯河,于20日推进到英吉利海峡,将英法联军拦腰截断。

      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英法联军33万人被围困在敦克尔克附近的狭小区域内。

      索姆河以南的法军曾试图反攻,解救被围困的联军。但从5月13日开始,德国空军对马斯河对岸的法军阵地猛烈攻击,双方在色当地区展开激烈空战,战斗以英法联军失利而结束。

      德空军随即将主攻方向转向敦克尔克。

      从敦克尔克撤退开始的第一天,德国空军第1、2、3、4、54航空团和第2航空队的300余架轰炸机和500架战斗机,对海滩、港口进行猛烈轰炸,并和竭力保护滩头阵地、登船点、停泊区的200余架“喷火”“飓风”式战斗机空战。

      德空军共击沉英军舰船243艘,飞机106架,德空军自身损失140架飞机。

      德空军的空袭未能阻止大撤退,5月27日到6月4日9天时间中共33万8千英法联军撤到英国本土。

      6月3日中午,德国空军100架He-111.Do-17.Ju-88在200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对巴黎附近的机场和飞机制造厂进行大规模轰炸。

      6月14日,巴黎投降。

      6月22日,法国与德国签定“停战协定”。


    5楼2007-07-22 21:12
    回复
      2025-08-21 02:09: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德国对英国的火箭袭击

        1944年6月13日到1945年3月29日,即将战败的德国又利用火箭武器对英国进行袭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即着手研究火箭武器,将火箭武器作为未来战争中的杀手锏。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又建立了研发火箭武器的专门机构。

        1942年,V-1火箭已能成批生产。

        1944年6月13日,德国从法国北部的发射场向伦敦发射第一枚V-1火箭。

        在6月15日的3次袭击中共发射200枚V-1,其中33枚被击落,77枚命中伦敦,其余失的或失败。

        从6月13日至7月15日,共发射4361枚,有2500枚射入英国境内,被击落1241枚。

        9月,英美地面部队占领法国北部发射场,德军便从荷兰境内使用He-111型飞机携带V-1进行空中发射,但空中发射效果较差,只有66枚命中伦敦。

        1944年9月8日,V-2火箭开始使用,到1945年3月2日英美军队攻击荷兰境内的海牙发射场为止,共向英国发射1403枚,其中1115枚射到英国境内,517枚命中伦敦。

        对于这种导弹,完全无法防御,曾在英国朝野造成恐慌。

        在10个月的火箭袭击中,德国共发射1.1895枚火箭(V-1 1.0492万枚;V-2 1403枚),射到英国境内4646枚,击中伦敦市区2937枚,被击落(V-1)3954枚。

        英国因火箭袭击死亡1.16万人,伤6.6万人,炸毁房屋2.6万余幢。

        英国对V-1的袭击,使用战斗机、高射炮、阻塞气球布成多道防线截击。

        在1944年8月上半月,每7枚V-1中,仅有一枚命中伦敦。

        8月28日,接近英国海岸线的97枚V-1,被击落90枚,其余7枚仅有4枚击中伦敦。

        英国在火箭袭击未开始时,曾根据空中侦查判读结果,在1943年8月17日派出570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对佩内明德火箭研究中心进行轰炸,投弹2000余吨,炸死德国火箭技术人员和工人700余人,使工厂和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自1943年12月5日开始,英、美空军对V-1发射场进行多次大规模空袭,到1944年6月,共出动2.51万架次。在袭击中损失飞机154架,飞行员771名。

        据美国战略调查委员会估计,轰炸使德国计划开始使用火箭袭击的日期推迟了3个月。

        当第一枚火箭射向英国时,盟军已在诺曼底登陆一个星期了,用火箭袭击阻滞盟军登陆行动的计划破产。

        皇家空军从1943年8月17日到1944年9月1日,对V-2发射场进行空袭,共投弹2.126万吨,但效果不佳。

        所有的破坏都被德国人在短期内修复,直到英美地面部队占领海牙附近地区的火箭发射场后,V-2火箭的袭击才停止。


      7楼2007-07-22 21:23
      回复
        ◎克里特岛空中作战----《水星行动》

          1941年4月25日,希特勒签发第28号指令(水星行动),命令德军对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发动大规模空降行动,以求结束巴尔乾战争;为其入侵北非和苏伊士运河争得前进基地;保护罗马尼亚普罗耶什蒂油田免遭皇家空军驻克里特岛飞机的空袭。

          德军计划投入的兵力有:德国空军第8航空军、第11航空军,共有轰炸机223架、俯冲轰炸机305架、战斗机230架、侦察机50架、运输机500架、运输滑翔机72架。

          计划运载第71空降师、第5山地步兵师、滑翔机独立突击团,总兵力22000人。

          其中,第7空降师和独立突击团分为东、西、中部3个突击群,分别在北部沿海的三个机场和乾尼亚市空降,山地第5步兵师为战役预备队。

          守岛英军和希腊军队约44000人,但装备较差,只有24架战斗机和6辆坦克,火炮也严重不足。

          5月20日凌晨5时,德国空军对马利姆、伊拉克林及乾尼亚市进行了两次空袭,完全控制了岛上的制空权。

          7时许,西部战斗群抵达马利姆机场上空,滑翔机空降团第2、4营伞降机场,第1、3营乘滑翔机机降,遭到守军的猛烈射击,2/3的的士兵被歼灭。

          中部突击群伞兵第3团3个营在乾尼亚市近郊伞降,落入英军防御圈内,大部分被歼灭。

          伞兵第2团,由于是乘第二批(即返航后重新起飞)运输机,起飞序列混乱,伞降过程随之零乱,时间持续约3个小时,着陆点也十分分散,原计划的空中掩护无法持续如此长的时间,伞兵基本上没有空中支援。

          到黄昏时,该团已伤亡400余人。东部战斗群的伞降过程大致和中部一样混乱,损失一样严重。另有600名德军因原计划的飞机被击落而无法装载,留在机场上。

          21日午夜,德军两个班夜袭马利姆机场旁107高地得手,德军乘机将东部战斗群剩下的600人和山地步兵第5师空降到马利姆机场。

          战场形势发生逆转,德空军全力进行火力支援,致使英军撤离马利姆机场。

          23日,德国海军加强海上行动,迫使英国海军撤回亚历山大港。27日,德军攻占乾尼亚市。

          28日,英军从克里特岛撤退,来不及撤退的6000名官兵被俘虏。

          在克里特岛战役中,德空军损失飞机220架,其中运输机110架。尤其对今后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伞兵伤亡6500人,使德军空降兵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没有进行较大规模空降行动,直到1943年下半年才开始了一些活动。


        9楼2007-07-22 21:30
        回复
          ◎西西里岛战役和意大利战役的空中作战

            1943年7月开始的西西里岛登陆作战中,德国空军出动500架次战斗机在袭击西西里机场时掩护机场,但未能阻止盟军的登陆。

            德军轰炸机同时对登陆地域的盟军舰船进行轰炸,取得了一些战果。

            意大利战役期间,由于盟军掌握制空权,德国空军只能有少量战斗机偶尔在空中进行游猎活动,未能发挥作用。

          ◎苏德空战

            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在开战初期,苏联空军遭到巨大损失,德国空军由于夺取了制空权,为其地面部队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他们在短时间内长驱直入苏联领土。

            从此以后,德空军和苏联空军为了争夺制空权的激烈战斗,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自有飞机参战以来从未有过的。

          ◎德国空军的战斗准备和兵力部署

            袭击开始之前,德国空军专门组织力量,用2个远程侦察机中队的伪装民航飞机(Ju-86P高空侦察机)对苏联国土纵深进行侦察。

            苏联当时虽已发现有不明飞机频繁临空,但由于这些飞机飞得很高,苏联飞机无法截击,加上普遍的麻痹,未引起重视。

            经过侦察,德军将第一攻击波的突击目标规定为31个前线机场、3个被怀疑为高级参谋部的机构、2个兵营、2个炮兵阵地、1处筑垒地域、一个油料库、及塞瓦斯托波尔港。

            德国空军在进攻苏联前,已损失了5500架飞机,为了弥补损失,德国迅速扩大了原有飞机厂的生产,并建立了一批新的飞机制造厂。

            1940年,德国制造了10247架各型飞机。

            1940年8月1日到1941年6月22日,通过制造飞机和修理战损飞机,德国增加了7682架作战飞机。

            到1941年5月29日,德国预定用于进攻苏联的作战飞机已达4000多架,战役兵团和军团航空兵已达306个战斗中队,其中127个轰炸机中队、89个战斗机中队。中央预备队387架飞机。

            此外,投入侵苏行动的欧洲仆从国中,芬兰空军投入作战飞机307架,罗马尼亚投入623架,匈牙利投入48架,意大利投入70架。

            德军的主战机型为了入侵,Ju-87.Ju-88.He-111.Do-17都换装了大功率发动机。


          10楼2007-07-22 21:31
          回复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空军首次获得战役制空权

              1941年9月30日,德军坦克第二集群向布良斯克方面军防御地域进攻,拉开莫斯科会战序幕;10月2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也开始向苏军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发起进攻,逐渐演化为莫斯科大会战。

              在战役进行的半年时间里,争夺制空权的战斗特别激烈,规模也十分巨大。

              苏军防御阶段。

              10月2日,德国空军密集突击,支援地面部队很快突破苏军防线,德军主力在维亚济马方向合围了苏军4个集团军,并在布良斯克合围了苏军3个集团军。

              12月2日,德军已攻占了距莫斯科只有20公里的伊斯特拉和亚赫罗马。

              德国空军准备在10月12日到13日对苏联的工业中心、航空中心、铁路枢纽、桥梁、渡口、指挥机构进行大规模空袭。

              苏联空军先行行动,10月11日至18日,出动飞机937架次,对德军全线机场进行集中突击,击毁飞机500余架。

              11月5日至8日又出动飞机300余架次突击28个机场,击毁地面飞机121架,空战击毁61架。

              11月12日至15日,又突击德军机场19个击毁飞机88架。

              德国空军被迫将飞机后撤到离战线较远的机场,作战效能受到影响。
             
              苏军为在莫斯科方向夺得战役制空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41年7月到12月,德空军一共对莫斯科进行空袭122次,出动飞机7146架次。

              但由于莫斯科防空力量组织严密,作战效能较高,仅有229架次得以飞入市区上空,德国空军损失飞机952架,莫斯科的建筑物未遭严重破坏,人员未受严重伤亡。

              在两个月的防御作战中,德空军损失飞机1400架。

              到12月初,德国空军在苏德战场的飞机已从战争初期的4980架下降到2830架,在莫斯科方向只有700余架。

              苏军由于得到补充,在莫斯科方向的航空兵力已首次超过德军。

              苏联空军获得了局部战役制空权后,在第二阶段的反攻(1941年12月5日~1942年1月5日)和第三阶段的总攻阶段(1942年1月5日~1942年4月20日)中,对地面部队进行有效地支援,使苏军部队在不受德国空军袭扰的情况下调动预备队和进攻,莫斯科会战以德军失败而告终。


            12楼2007-07-22 21:36
            回复
              ◎斯大林格勒会战----苏联空军再次夺取战役制空权

                斯大林格勒会战前,德国空军为准备新的进攻战役,从本土和其他战场向苏德战场调集空军力量。

                1942年5月,协约国投入苏德战场的飞机又达到3395架。

                在斯大林格勒方向部署的是德国空军的王牌第四航空队,约有飞机1200架。

                从1942年7月17日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开始,苏、德空军就展开了激烈的空中搏斗。

                德空军仍采用过去的战法,出动大批轰炸机对苏军地面部队实施多次密集袭击。

                如8月23日,德国空军出动2000架次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轰炸。

                德、苏空军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广大地域展开激烈空战。

                每天进行空战60-70次,每次双方各出动飞机50-60架。

                从1942年7月17日至11月18日,双方进行空战1792次,德国空军在空战中损失飞机1638架。

                德空军的机场还遭到苏空军的轰炸,在机场上损失飞机513架。

                空战的结果,德国空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德活动能力逐渐被苏军压制,为在反攻阶段苏军夺取战役制空权奠定基础。

                1942年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反攻战役开始。

                此时该段战线空军的兵力对比为:德军1216架飞机,苏军1350架飞机,苏军的飞机数量略多于德军,战斗机的数量苏军占优势,昼间轰炸机的数量德军占优势。

                到11月30日,苏军出动飞机共6741架次,德军出动飞机1381架次,德国空军损失飞机约200余架。此时苏军已取得了战役制空权。

                11月23日,苏军对斯大林地区的约20万德军的合围已完成。

                希特勒命令被围德军就地坚守,由德空军空运解围前的给养。

                但被围部队每日的需要是至少750吨,德国空军缺少足够的运输机来完成这个任务。

                即使有运输机,在风雪交加的天气中,在苏联战斗机已占优势的地区,也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在竭力运进一些补给物资和运走29000名伤病员后,1943年1月24日最后一条临时小型跑道也在苏军的进攻中丧失。

                2月2日,被围德军向苏军投降。

                另外被包围在杰米扬斯克地区的10万余德军,德国空军进行了大规模空运。

                从2月20日40架Ju-52在杰米扬斯克机场降落空运第一批物资起,到5月18日德军打通一条通向包围圈的“地面桥梁”为止,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被围部队依靠这座“空中桥梁”来支撑。

                共运输各种物资24303吨,平均每天276吨(占需要300吨的92%),运出伤病员22093名,补充人员15446名,飞机共出动14455架次。德空军损失飞机265架,伤亡空勤人员383名。

                除了在此役中德军损失大量飞机之外,德空军最大的损失是飞行人员。

                这些经过长期训练、富有战斗经验的人员的损失,对德国空军的力量是一个很大的削弱。


              13楼2007-07-22 21:39
              回复
                ◎穷图末路

                  最终,德国空军被强大的英、美、苏空军彻底消灭。

                  从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3月3日,德国空军战死的人员为511307人(包括飞行机组、地勤、空军高射炮手、伞兵),113514架飞机绝大部分被击毁,余下部分被缴获。

                  但是,德国在战争后期研制的大批新型武器,虽未能影响战争进程或未来得及使用,却深刻地影响了战后各大国的武器研制和人类文明的进程,直至今日。


                16楼2007-07-22 21: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