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仙人吧 关注:5,495贴子:279,368
  • 56回复贴,共1

关于心念相关的一点描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种种条件满足之下,他才真正看透心念生发的模式:
每当鬼厌生出一个念头,相应的情绪就攀附而上,根本就是一个个魔头,从中汲取养份,壮大自身,又将原本集束的心念分散,像是开叉的枝叶,散射向四面八方。
散射不是终点。
事实上,每一个分散的心念,只有稍有注意力加持在上,就会再次有“魔头”攀附,并再度进行分裂散射,没有休止,永无终点。
两三次之后,想要从中捕捉准确的、有用的部分,已经很困难,更别说到得后来,干脆有“魔头”直接拟化为心念,误导其思路,而一切都源于其自身,难以分辨。
心念的力量、本来的目的,就在这无休止的散射中削弱,并且混淆。
就像是把一个孤零零的人,扔进枝桠藤蔓交错纵横、不见天日、更没有边际的黑森林,迷路才是最正常的,能从中超脱者几稀。
他于是知道:那些“降伏心念”的法门,其实就是教授“黑森林”里的“旅者”,如何分辨方向、如何保存元气、如何汲取营养,配合多种修炼方式,最终破开物性法则的禁锢,凝化阴神、铸成金丹、成就阳神……这么一路走出去。
但想要根除情绪心魔的干扰,永远知晓方向,明断不迷,仍然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这些情绪心魔,本就是人身所遵循天地法则的一部分,更受人身物性所限——脑宫之结构法理、人身之新陈代谢,注定如此,除非能够彻底改变形神性质,摆脱天地法则的禁锢,否则概莫能外。
还丹修士做不到,步虚强者做不到,长生真人也做不到。
现在,仅是掌控了鬼厌分身的余慈之念头,自然也做不到。但从这么一种超脱的角度去观察,就像在高空……不,是在用照神铜鉴那样圆转无碍的视角,将整座“黑森林”,都纳入到视野中来,细可观微尘,大可见世界。
此时此刻,核心念头真正“看透了”这座“黑森林”,纵然鬼厌念头此起彼落,但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有一点必须要明确,这个由各类心念、肉身的基础结构、分泌物形成的“黑森林”,是人心变化的最底层,是“形”与“神”的交界地,各种信息丰富、详实,但也缺乏规律,过于庞杂,有大量毫无意义的杂质。要整理出条理,不是一是半会儿的事情,也毫无效率可言。
我认为,这段文字可以看作大师关于心念描写的简化版,众道友怎么看?


1楼2013-05-26 13:17回复
    二楼备份
    种种条件满足之下,他才真正看透心念生发的模式:
    每当鬼厌生出一个念头,相应的情绪就攀附而上,根本就是一个个魔头,从中汲取养份,壮大自身,又将原本集束的心念分散,像是开叉的枝叶,散射向四面八方。
    散射不是终点。
    事实上,每一个分散的心念,只有稍有注意力加持在上,就会再次有“魔头”攀附,并再度进行分裂散射,没有休止,永无终点。
    两三次之后,想要从中捕捉准确的、有用的部分,已经很困难,更别说到得后来,干脆有“魔头”直接拟化为心念,误导其思路,而一切都源于其自身,难以分辨。
    心念的力量、本来的目的,就在这无休止的散射中削弱,并且混淆。
    就像是把一个孤零零的人,扔进枝桠藤蔓交错纵横、不见天日、更没有边际的黑森林,迷路才是最正常的,能从中超脱者几稀。
    他于是知道:那些“降伏心念”的法门,其实就是教授“黑森林”里的“旅者”,如何分辨方向、如何保存元气、如何汲取营养,配合多种修炼方式,最终破开物性法则的禁锢,凝化阴神、铸成金丹、成就阳神……这么一路走出去。
    但想要根除情绪心魔的干扰,永远知晓方向,明断不迷,仍然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这些情绪心魔,本就是人身所遵循天地法则的一部分,更受人身物性所限——脑宫之结构法理、人身之新陈代谢,注定如此,除非能够彻底改变形神性质,摆脱天地法则的禁锢,否则概莫能外。
    还丹修士做不到,步虚强者做不到,长生真人也做不到。
    现在,仅是掌控了鬼厌分身的余慈之念头,自然也做不到。但从这么一种超脱的角度去观察,就像在高空……不,是在用照神铜鉴那样圆转无碍的视角,将整座“黑森林”,都纳入到视野中来,细可观微尘,大可见世界。
    此时此刻,核心念头真正“看透了”这座“黑森林”,纵然鬼厌念头此起彼落,但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有一点必须要明确,这个由各类心念、肉身的基础结构、分泌物形成的“黑森林”,是人心变化的最底层,是“形”与“神”的交界地,各种信息丰富、详实,但也缺乏规律,过于庞杂,有大量毫无意义的杂质。要整理出条理,不是一是半会儿的事情,也毫无效率可言。
    我认为,这段文字可以看作大师关于心念描写的简化版,众道友怎么看?


    2楼2013-05-26 13:17
    回复
      2025-09-17 21:42: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余慈是哪部小说的主角?这段话有点是似而非,看了糊涂,没有大师说的明白白,大简化了~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5-26 13:41
      收起回复
        这是教主写的吧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5-26 13:42
        收起回复
          写的够玄乎的,“魔头 ”的比喻可能很好,但太玄乎了。


          5楼2013-05-26 13:48
          收起回复
            问镜啊...蛮好看
            养了五十多章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6楼2013-05-26 13:55
            收起回复
              问镜........不错养了很久了 心念解释属于简化版 是从身体感官推演 大湿的推演则更加深入


              7楼2013-05-26 14:04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8楼2013-05-26 18:13
                回复
                  2025-09-17 21:36: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起来,相似罢了。认为情绪干扰不可除,就与大师的无量大道,相差千万里了。
                  这段话里体现的水平还不到,物我两忘,能所双泯。直截根源,当下了,物我两忘,何来念我相对。
                  这还在识神里打转呢,还在受用,连取用的水平都不到。换到神境里,三层都过不了,仙戴尔水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5-26 18:33
                  收起回复
                    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10楼2013-05-26 22: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