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近十年的gvim,从4.2到7.3。但是,我的水平并不很高。很惭愧。
我也遇到过您提出的问题。现在,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unifonts.exe中主要包含sun-extA.ttf和sun-extB.ttf。我觉得以后还会增加的。
一个ttf文件中只能最多存储65536个字符(或许是理论上的,实际的ttf文件中更少)。
汉字 GB 6763 个,gbk 20000多, unicode CJK 最多会超过70000。所以,有一些 extB、extC之类的字符就存储在另外的ttf文件中了。
经过网络学习,gnu emacs 24.3 上配置按照内码采用多个ttf文件成功。因此,在emacs里这个文件的显示如经配置,应该是没有问题的。notepad、ultraedit、word等工具能够调用windows里的字体链接(fontlink),而gvim73,好像还不能调用fontlink。win7下能够调用?我还没有试成功。
但是,我嫌配置烦琐,已经转移到emacs阵地了,把eim输入法配置成新世纪五笔编码,使用起来能够自给自足。当然,以前我用gvim时,也是因为 当时emacs 的汉字支持很差,而且经常死机。现在也会死机,只是汉字可显示范围确实很全面。
我的观点:
gvim确实是相当迅捷的编辑工具,可主要用于编程;
emacs能够显示较多汉字,可用来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记笔记、读古籍;
另外感叹一下:我的水平真地不行,数十年了,没有为汉字文化的编辑做出一点贡献。
炫耀一下我现在的文本工作环境:
gnu emacs 24.3,git 1.8.3
汉字输入使用 eim,输入编码是新世纪五笔方案,使用 git 中的 sh.exe 做 cmd shell,于是,可以在git 中使用汉字文件名(系统编码)和汉字branch名(用的是utf-8编码,gitk 都处理不了)。
留名,求指导。 lvqy@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