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皇后吧 关注:189贴子:796
  • 6回复贴,共1

“福色”背后隐藏的秘密——福康安曾出家为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清代服饰中曾有一个极富特色的颜色——“福色”:
对襟马褂,初尚天青色;至乾隆中期流行玫瑰紫,乾隆晚期流行福文襄公福康安所穿的深绛色,称为福色。《扬州画舫录》则说,“扬郡著衣尚为新样,十数年前(乾隆初)缎用八团,后变为大洋莲,拱壁蓝,颜色在前尚三蓝,朱墨、库灰、泥金黄,近尚高粱红、樱桃红,谓之福色。”(《啸亭杂录》说福色出自福安康)
一个时候有一个时候的风尚、再以服色为例。比如“福色”,是因为福康安当年喜欢这种颜色衣服,于是贵族世家争相模仿,使它流行一时。福康安逝世后,这种风尚自然也就随着逐渐衰落了。(《红楼识小录》序文之一 端木蕻良)
扬州老城区一些街巷得名的由来:多子街,原名缎子街,街两畔多缎铺,故名。俗以谐音“断子”为不吉,遂易名“多子”。清代中叶,扬州衣着多尚新样,每货至,先归绸庄缎行,然后发铺,谓之“抄号”。乾隆时,福康安征台湾,过扬州,身着肆内樱桃红缎装,风靡一时。后世称高粱红、樱桃红为“福色”,本此。 (《扬州的历史》)
以上这些记载和传说都有一个共同之处:“福色”缘自于福康安,具体颜色则认为是高粱红、樱桃红或深绛色,总之应该是偏深暗的红色。


IP属地:北京1楼2013-06-27 23:54回复
    因为福康安在当时可谓是风云人物,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拉风”,他的衣着打扮就成为众人的模仿趋向,尤其是当福康安在衣着上有着明显的偏好时:爱穿所谓的“福色”——偏深暗的红色。于是乎,当时的人们就把男子穿“福色”作为时尚来流行。
    可是,从审美的观念上来看,无论如何这个“福色”也不能算是多么美、多么潇洒的颜色,这种颜色不但不能突显出穿着者的风姿,还有着一种暮气沉沉或是过于宁重的感觉。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福康安长年喜欢穿的这个“福色”是为了让自己好看、潇洒吗?这个“福色”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就牵扯到了福康安人生中的一段隐秘的历史:这位历史上战功赫赫、尊贵不凡的拉风人物,居然有曾经出家为僧的经历。


    IP属地:北京2楼2013-06-28 00:33
    回复
      2025-07-30 01:55: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对于福康安的这一段奇异的出家经历,在史料上基本不可能查到记载,但有一些地方却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些蛛丝蚂迹。
      在福康安吧里,那位花吧主大人,曾为了驳斥我关于福康安出生于乾隆七年的说法,发表了一篇名为《说福康安生于乾隆7年的都是高级黑吧》的贴子,里面非常不忿地提到:
      “三十二年,闲散袭云骑尉,授三等侍卫,命在乾清门行走。
      三十四年,擢二等侍卫,命御前行走。
      三十五年,擢头等侍卫。
      生于乾隆7年的话,25岁才是三等侍卫,27才是二等侍卫,28岁才是头等侍卫。傅恒儿子哪个有这么窝囊的。凸(艹皿艹 ) 就是侍卫里也没这么奇葩的。 ”
      那么,我们就看一看在乾隆三十二年至乾隆三十五年,对于福康安来讲,都发生了什么大事:
      乾隆三十二年,(福灵安)授正白旗满洲副都统,署云南永北镇总兵,四月赴木邦军营守龙陵,会缅匪犯猛卯缴副将哈国兴驰援贼退遮罕事闻,上嘉之,六月卒于任。谕曰:副都统福灵安去冬奉命前往云南,朕因其从前征剿回部宣力行闲、谙习军务,是以暂留彼处,令其查看军务,以便回京时面奏,嗣以其行走奋勉勇往任事特授为副都统并令署永北镇总兵统兵进剿,今据明瑞奏福灵安前从永昌力疾趋赴木邦中途病势加剧,复回永昌调理不痊,于六月初旬身故,朕心深为轸惜,著加恩交部议恤所有应得恤典,该部查例具奏,其灵榇还京,著官为照料办理,赐祭葬如例,所遗云骑尉世职以其侄袭。 (http://baike.baidu.com/view/7748440.htm?fromId=3272174
      三十三年,乾隆对缅甸用兵,首战不利,傅恒在此请缨。四月到达前线,八月一切准备就绪率兵出发,连打数个胜仗,取得初步胜利。十一月,傅恒围攻老宫屯,清兵因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大批染病,傅恒也因病不能再指挥作战。三十五年三月,傅恒返京。五月,病情加剧,七月病逝,享年不到50岁。(http://baike.baidu.com/view/7745558.htm?fromId=329431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看到:三十二年大哥福灵安卒于缅甸;三十三年父亲傅恒亲临缅甸;三十四年傅恒染病;三十五年傅恒返京、病逝。
      所以说,从三十二年开始到三十五年,乾隆给福康安的爵位、官职都是因为他的父兄相继去逝而赐予的恩典,与他本人是否有功绩没多大关系。花吧主不平的地方是因为若按乾隆七年出生,福康安获侍卫加封的年龄太大了,她以为以福康安的身份他应该少年得志,十几岁就应该有这个荣耀,否则就是不合理,就是“黑”。(这个逻辑也太想当然了吧?)


      IP属地:北京3楼2013-06-28 01:23
      回复
        慈禧当政时期光绪每隔五年的“万圣节”,各个旗都要颁发“寿坎”——便是棕色的


        5楼2013-07-31 08:38
        收起回复
          哦哦


          6楼2014-05-13 1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