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麻烦你睁大眼睛看看,明道给安徽台带来收视奇迹这个不是一、两个人再吹,是有事实报道。
==================
《王子变青蛙》,安徽卫视的独门利器
安徽卫视独播剧发力
王永连
2007年01月08日13:5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通过对包括《王子变青蛙》在内的首批独播剧的成功运作,安徽卫视进一步夯实了剧行天下的独门利器
案例背景:
* 在中国当前的收视环境中,电视剧是频道获得基础收视份额的重要节目形态,拥有全国覆盖力的省级卫视为寻求竞争突围就纷纷开始尝试独播剧的运作。
实施要点:
* 以《王子变青蛙》为例。
* 选择合适的播出时机;
* 制造新闻热点,推动多级传播;
* 通过整合传播找到游离在频道外的人群;
* 借助品牌延伸对剧元素进行再度开发利用。
成效点击:
* 《王子变青蛙》刷新了安徽卫视同时段收视的最高纪录,全国市场份额历史性地突破5%。在次黄金段(22∶30~24∶00)取得了同时段最高增长390%的优异成绩,平均收视率0.85%,最高1.2%的好成绩。
* 收视率的提升对全频道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在《王子变青蛙》的带动下,安徽卫视同期全国收视份额突破2%。
2006年7月12日~27日,安徽卫视全国独播台湾偶像剧《王子变青蛙》,经过良好的前期策划、新闻媒体公关和整合宣传,观众反响强烈,网络上更是热评如潮。该剧也刷新了安徽卫视同时段收视的最高纪录,全国市场份额历史性地突破5%。以剧行天下的安徽卫视,对独播剧的运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独播剧:省级卫视突围的必经之路
在中国现有的电视版图中,省级卫视是一个最尴尬的群体,虽然理论上与央视一样,可以覆盖全国,但是收视率和影响力,特别是与中央一套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央视一年可以做到200亿元,而省级台(纯电视广告收入)目前还没有一家超过20亿元。虽然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第一主导的因素就是高收视独有资源占有的匮乏。
省级卫视中,包括湖南卫视在内,依然依靠电视剧来获得频道基础的收视份额。但是省级卫视中播出的电视剧基本都是“重播剧”。因为中国现行的对省级上星频道的电视剧发行方式是,一部电视剧首先在地面播上半年,才能上星播出。而央视则不同,播出的电视剧绝大部分是地面完全没有播出过的、真正意义上的独播剧。也就是说,撇掉其他的因素(如其国家背景带来的新闻垄断优势和政策要求的覆盖优势),单就电视剧资源而言,央视与省级卫视没有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所以说,省级卫视要完成由一个选择频道向必看频道的转变,缩小与央视的差距,占有真正意义上的独播剧是必经之路。
鉴于这些思考,在2006年以电视剧立台的安徽卫视在电视剧资源垄断领域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花费巨资购买了包括《王子变青蛙》在内的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独播剧。
播出时机的选择
占有了独播剧资源,带来的一个直接好处就是播出不用再受到电视剧统一上星时间的限制,给电视剧的编排带来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空间。选择合适的播出时机,就是找到电视剧目标观众最集中的时间。偶像剧的最佳播出时机毋庸质疑就是暑假,再加上广电总局对引进剧播出时段的限制,所以,安徽卫视选择了暑期档的22∶30播出《王子变青蛙》。
制造新闻热点,推动多级传播
传统的电视剧推广,宣传内容大多仅仅停留在剧情、拍摄花絮、主要演员介绍的层次上。在《王子变青蛙》的推广上,“传播”的概念被真正引入,充分地运用到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和“多级传播”。推广人员先建构一个可辩性议程,投入到相关媒体中,随即媒体之间开始第一轮传播,再通过网络、口碑等形式得到第二次传播,传播的层次越多到达率就越高。而要实现这一点,制造受众感兴趣的“新闻点”成为其中的关键。
==================
《王子变青蛙》,安徽卫视的独门利器
安徽卫视独播剧发力
王永连
2007年01月08日13:5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通过对包括《王子变青蛙》在内的首批独播剧的成功运作,安徽卫视进一步夯实了剧行天下的独门利器
案例背景:
* 在中国当前的收视环境中,电视剧是频道获得基础收视份额的重要节目形态,拥有全国覆盖力的省级卫视为寻求竞争突围就纷纷开始尝试独播剧的运作。
实施要点:
* 以《王子变青蛙》为例。
* 选择合适的播出时机;
* 制造新闻热点,推动多级传播;
* 通过整合传播找到游离在频道外的人群;
* 借助品牌延伸对剧元素进行再度开发利用。
成效点击:
* 《王子变青蛙》刷新了安徽卫视同时段收视的最高纪录,全国市场份额历史性地突破5%。在次黄金段(22∶30~24∶00)取得了同时段最高增长390%的优异成绩,平均收视率0.85%,最高1.2%的好成绩。
* 收视率的提升对全频道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在《王子变青蛙》的带动下,安徽卫视同期全国收视份额突破2%。
2006年7月12日~27日,安徽卫视全国独播台湾偶像剧《王子变青蛙》,经过良好的前期策划、新闻媒体公关和整合宣传,观众反响强烈,网络上更是热评如潮。该剧也刷新了安徽卫视同时段收视的最高纪录,全国市场份额历史性地突破5%。以剧行天下的安徽卫视,对独播剧的运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独播剧:省级卫视突围的必经之路
在中国现有的电视版图中,省级卫视是一个最尴尬的群体,虽然理论上与央视一样,可以覆盖全国,但是收视率和影响力,特别是与中央一套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央视一年可以做到200亿元,而省级台(纯电视广告收入)目前还没有一家超过20亿元。虽然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第一主导的因素就是高收视独有资源占有的匮乏。
省级卫视中,包括湖南卫视在内,依然依靠电视剧来获得频道基础的收视份额。但是省级卫视中播出的电视剧基本都是“重播剧”。因为中国现行的对省级上星频道的电视剧发行方式是,一部电视剧首先在地面播上半年,才能上星播出。而央视则不同,播出的电视剧绝大部分是地面完全没有播出过的、真正意义上的独播剧。也就是说,撇掉其他的因素(如其国家背景带来的新闻垄断优势和政策要求的覆盖优势),单就电视剧资源而言,央视与省级卫视没有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所以说,省级卫视要完成由一个选择频道向必看频道的转变,缩小与央视的差距,占有真正意义上的独播剧是必经之路。
鉴于这些思考,在2006年以电视剧立台的安徽卫视在电视剧资源垄断领域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花费巨资购买了包括《王子变青蛙》在内的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独播剧。
播出时机的选择
占有了独播剧资源,带来的一个直接好处就是播出不用再受到电视剧统一上星时间的限制,给电视剧的编排带来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空间。选择合适的播出时机,就是找到电视剧目标观众最集中的时间。偶像剧的最佳播出时机毋庸质疑就是暑假,再加上广电总局对引进剧播出时段的限制,所以,安徽卫视选择了暑期档的22∶30播出《王子变青蛙》。
制造新闻热点,推动多级传播
传统的电视剧推广,宣传内容大多仅仅停留在剧情、拍摄花絮、主要演员介绍的层次上。在《王子变青蛙》的推广上,“传播”的概念被真正引入,充分地运用到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和“多级传播”。推广人员先建构一个可辩性议程,投入到相关媒体中,随即媒体之间开始第一轮传播,再通过网络、口碑等形式得到第二次传播,传播的层次越多到达率就越高。而要实现这一点,制造受众感兴趣的“新闻点”成为其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