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680,204贴子:42,133,204
  • 2回复贴,共1

【考研英语】2012年翻译第四句,有惊喜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2年翻译第四句:
(49) The second effort , by Joshua Greenberg, takes a more empirical approach to universality,identifying traits (particularly in word order) shared by many languages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biases that result from cognitive constraints.
第二次努力是由乔舒亚·格林堡做出的,她这次采用更为经验主义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普遍性,确定了多种语言(尤其是语法词序方面)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被认为是代表了由认知限制产生的倾向。
以上是何凯文的翻译。
然后我翻看了文都的翻译,结果发现,如出一辙,错得都一样。
句子简单分析:
主语:The second effort
谓语+宾语:takes a more empirical approach
宾语的后置介词定语:to universality
主语补足语:identifying traits【就是继续说明主语的一种成分,之所以用它是因为本来的主谓宾表达的意思不全面。至少这种理解是没错的——也许我写的这语法概念的名字有偏差。】
补足语中名词的定语:shared by many languages
最后,language的定语:which are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biases that result from cognitive constraints
前述翻译的错误在于,他们以为which指代的是那些traits。
之所以他们这么觉得,可能的原因有几个:1、太2了。2、根本没看文章。3、逻辑常识不会。
此外,他居然不知道Joshua是个男的……
索取我的翻译,回复“20130716”,相信会有惊喜。
由乔舒亚·格林堡做出的第二次努力(我知道有点歧义)采取更为经验主义的手段来研究通用性,确定了多种语言共有的特征(尤其是词汇顺序的),而这些语言被认为展现了由认知局限导致的偏见。【就是说,语言有偏见,所以这些语言应该不一样,但是它们居然有相同的特征。这才是转折。即:不同的语言有共同的特点。如果翻译成这些特征被认为代表了偏见,那么就矛盾了。因为,这些特征是这些语言的共同特征,那么它们代表的东西就不能是偏见,而是大家都有的东西。这中简单的逻辑问题……哎。我又忍不住说一句很装的话:不是所有人都能教考研英语的。】


1楼2013-07-16 23:58回复
    顶一下睡觉去。希望更多人看到。


    2楼2013-07-16 23:59
    回复
      2025-10-12 14:40: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睡觉前顶一下。。


      3楼2013-07-17 2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