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嘉一样想得开的还有神舟国旅旅行社。据神舟国旅这次项目的负责人张彦龙介绍,作为音乐节的合作方,神舟国旅原本希望借音乐节做一次从传统旅游向主题旅游转型,即以一个大型活动为依托,为参加这个大型活动的人提供交通、食宿、观光。在计划中,神舟国旅将从北京、西安分别开出一列直达银川的摇滚专列,但由于时间太仓促,报名人数不足,摇滚专列未能开出,只是意外地开出了110人的摇滚专机,每人2780元包来回机票、门票、食宿、旅游。张彦龙说:“这次摇滚节并没有让神舟国旅赚到钱,但比起来,积累的经验和开拓的领域显然更为重要。”
是“中国的伍德斯托克”还是“摇滚版同一首歌”
35年前,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发起人将预算定为50万美元,希望能够卖出10万张票,每张5美元。没想到几天之内45万人的蜂拥而至使收取门票变成了一件不切实际的梦想,而这场狂欢最终的花费是240万美元,投资人约翰·罗泊茨(JOHN ROBERTS)几乎破产,不得不动用整个家族的力量来还债。1994年,宝丽金和百事公司出资3000万美元举办“重返伍德斯托克”,会场中可乐2美元/罐、门票135美元/张、节目单16美元/份、T恤32美元/件、冰棒3美元/根,会场中的900家小吃店还要每家缴纳1万美元的租金,其高额利润使同样的活动在1999年又原地COPY了一次,一个自由精神的神话彻底成为一个成熟的商业运作的模式。
同样的轮回发生在贺兰山,尽管投资人陈嘉始终在强调“不以赢利为目的”,贺兰山摇滚音乐节的商业指向却是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策划人黄燎原在现场发出了“商人是伟大的”的呼声,他说,他在《北京青年报》写了一年的专栏呼吁摇滚乐要和商业结合,因为只有这样摇滚乐才能和孙楠、那英一样成为音乐市场的主流,打破目前这种唱片公司不签摇滚歌手、评奖不带摇滚乐玩的现状。
商业烙印清晰地打在每一个环节上:限量发行的《中国摇滚的光辉道路》图书;总数只有100个的草绿色军挎;30元/瓶的青岛啤酒; 2元~10元/瓶不等的矿泉水;380元/3天的演出套票。
门票卖出一万多张,就演出而言,这是一个盈利的数字。对策划并举办过同样以“中国的伍德斯托克”命名的丽江雪山音乐节的崔健来说,这是个令人感慨的数字。2002年的丽江雪山音乐节以环保为主题,得到了当地政府支持,也成为到目前为止中国摇滚乐迷心目中最具有“伍德斯托克精神”的音乐节,但从商业运作上来说却是失败的:现场去了1万多人,购票入场的不足半数,首日180元、次日150元、两日240元的门票在演出当天便打了5折。
其实,盈利的结果几乎是从乐队的选择那一刻起就决定了的。丽江雪山音乐节的演出者是崔健、爻释·子曰、舌头、窦唯·FM3、朱哲琴、王磊·泵、废墟、CMCB、野孩子,许多乐队都是圈内人熟悉,而一般人知之甚少。而贺兰山音乐节的名单则是全明星阵容,从第一代的崔健到第四代的二手玫瑰。黄燎原说他开始想做“百团大战”,从国内目前存在的约1万支摇滚乐队中挑选出100支新乐队展示给观众;这个方案被陈嘉给否决了,陈嘉说:“100支新乐队的知名度太低,只有圈子里的人知道,在银川这个小地方没有人会感兴趣。”
事实证实了陈嘉的判断,现场去了3万多人,有许多人并不热爱摇滚乐,但他们知道崔健、唐朝、黑豹。从现场的气氛上看,尽管很多“老”乐队确实疲态已现,比如唐朝乐队已经不得不降调演出,张楚唱第一首歌的时候因为忘词困在台上十几秒钟,汪峰从唱腔到台风已经彻底地“华纳”化了。但他们熟练的控场能力和现场技巧依然造就了乐迷们连续三天的激动和兴奋,连续三天的全场大合唱。
在成熟的商业运作下,“安全第一”成为这次贺兰山音乐节的一大原则,甚至是目的:“做这次演出的一个目标,是想促进摇滚乐向主流发展,希望给大家看到,摇滚乐是安全的,是给大家带来快乐的。”黄燎原这样说。这一目的也是陈嘉选择用“老”乐队的重要原因,“新乐队的现场无疑会更有激情,他们会从很高的台下跳下去与乐迷交流;但是同时现场气氛如果过于高涨,显然会增加不安全的系数。而那些老乐队的舞台经验很丰富,能够做到既把观众的情绪鼓动起来又有一定的控制”。